街道上挂满了红灯笼,各个商超经过精心布置,也已“年味”浓浓,很多饭店都挂出了“春节不打烊”、“年夜饭预定”的宣传海报,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最近十几年,我们基本上是在深圳过年,前几年的年夜饭一直是爸爸掌勺,近几年,因为不想让爸爸太辛苦,我也早早在饭店预定了年夜饭,不过,不管是爸爸做的年夜饭还是饭店的年夜饭,总感觉不如小时候吃的年夜饭那么香,那么有年味。
按我们家乡的风俗,年夜饭还真的不能叫年“夜”饭,因为除夕那天我们是中午吃团圆饭,过小年那天才是晚上吃团圆饭。
除夕中午,大概十一点左右,鞭炮声就开始响起来了,家家户户像比赛似的,你家放罢我接力,“噼里啪啦”的响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除夕中午的菜一般是前几天就准备好了的,不管人多人少,有四个菜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全家福、扣肉、鱼、鸡,全家福寓意全家美满幸福,扣肉寓意和谐圆满、蒸蒸日上,鱼寓意年年有余,代表富饶、充足,鸡肉寓意吉祥。不过一般的家庭在除夕这一天,扣肉和鱼是不能吃的,因为它们代表和谐、完整、富足,不能被破坏,所以要保留它们的完整到过完整个春节,孩子们常常不理解,为什么菜端上桌却不能吃,但大人们不允许,就是馋得流口水也是不敢吃的,只能吃吃别的菜。
我们家人少,只有爸爸妈妈、我和弟弟四个人,所以只需要备这四个菜就行,不过爸爸妈妈非常开明,不会像别家的大人不允许我们吃肉和鱼,但我还是最喜欢吃全家福和鸡肉。全家福其实就是一个大杂烩,有点像广东人的盆菜,或者福建人的佛跳墙,只是用料不如盆菜和佛跳墙那么高级,我们的全家福一般由肉丸、鱼丸、蛋肉卷、炸肉皮、笋片、鹌鹑蛋、腐竹、木耳、肉片、肚片、墨鱼片等等主料配上盐、胡椒粉和鲜肉汤做成,颜色鲜亮,味道鲜美,丸子、肉皮、蛋肉卷软软的,木耳、肚片、笋片、墨鱼片脆脆的,鹌鹑蛋粉粉的,肉汤鲜鲜的、浓浓的,孩子们可喜欢吃了。鸡肉,爸爸妈妈通常的做法是用桂圆、红枣、板栗炖着吃,桂圆红枣甜甜的,板栗粉粉的,鸡肉因为渗入了它们的味道,也是非常鲜甜的,孩子们也很喜欢吃。因为有了这两个菜,鱼和扣肉对我们就失去了吸引力。
吃完年夜饭,收拾好碗筷,就是贴春联的时间了,贴完春联,妈妈就会拿出新衣服,让我们洗完澡以后换上,我和弟弟就吃得饱饱的,穿着好看的、暖暖的新衣服,准备好鞭炮、烟花,等待与小伙伴们在烟花爆竹的声光中守候新一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