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谚语源于生活,决非臆造。能善待父母、很好地赡养老人者,往往心地善良而敦厚,受人尊重,应该是家庭和美、生活幸福、妻贤子孝,工作事业顺风顺水……似乎是在描绘一幅春晖景明图,让人有点怀疑其真实性。
但生活中的真实故事,确实在不断地印证着“老人金口,越吃越有”的可信度。
村里有这么两口子,养大两个儿子,均已成家。两个儿子各育有一儿一女。随着岁月流逝,老俩口日渐年迈。两个儿子就商量着如何为父母养老。
大儿子和媳妇的意思是,老俩囗最好不分开,两个儿子轮流各照顾半年或一年。小儿媳却算计着,公公能养牲口能下地,婆婆干不了重活,便提出一家养一人,他们要养公公。这样,婆婆就跟了老大。
时隔不久,公公伤寒感冒,卧床不起,不但不能下地,还要不停地寻医问药。小儿媳心里很烦,嫌弃老人不能干活还总花钱,真不如婆婆,好呆还能做些家务。就向老大提出,要接回婆婆,送走公公。老大两口子也不说什么,遂其心愿。
公公到老大家后,在儿子儿媳的悉心照料下,很快好了起来,能喂牲口能下地,成天快快活活的,只是常常想起老伴。
说来也怪,婆婆自从进了小儿子家,成天感觉头晕身虚,恋床卧枕的。只因小儿媳妇的脸色难看,话音难听,就强挣扎着起来,做饭并收拾屋子,很快就支撑不住,一病不起。
小儿媳妇气得牙根痒痒:“老不死的,偏偏和我作对!”就撺掇丈夫,送婆婆再去老大家,将公公换回来。小儿子气愤难耐,偏又惹不起媳妇,只好来到老大家。老二坐在炕边,低着头,不住地唉声叹气。
问清缘由后,老大媳妇就对老二说:“别换来换去的,搞得老人心里怪难受的。干脆将妈再接过来,老俩口都住这里吧。”
老二自知理亏,不好意思地说:“那怎么行啊?你们不就太吃亏了?”
大儿子厚道地说:“你俩若是过意不去,每年送来一些粮油,就是孝敬老人了。”
小儿媳乐得甩开“包袱”,后来还总以“收成不好”、“孩子花钱”等为借口,拒绝往老大家里送给养。
老大两口子什么也不计较,每天忙着地里和屋里,照顾着老人和小孩。老俩口在一起,心情舒畅了,身体也硬朗了。公公依旧喂着家里的牲口,在农活忙时,还到地里帮儿子儿媳干活;婆婆则收拾屋子,做饭,照护孩子。因家里有老人,大门经常不上锁,孩子什么时候回来,都有饭吃有水喝。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过得令人艳羡。
小儿子家呢,送走了老人,媳妇儿确实感觉轻松清静,但丈夫心里烦闷,成天价也没个好脸色好语气。因邻居们私底下的议论,两个孩子也开始数落妈妈。没有好心情,何来好生活?
似乎是上苍有眼。大儿子地里庄稼的长势好,收成好,远不是小儿子家能比的。老大的子女,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不错,先后都考入好的大学;小儿子的两个孩子,父母管不了,小小年纪就辍学,到这儿打几天工,到那儿打几天工,日子过得蛮辛苦的。
……
听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我不想发表什么言论。但我相信“家有老,胜似宝”,也相信“老人金口,越吃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