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年级不可怕:50个亲子游戏让数学变有趣》有感
文/陈秀玉
张文质老师特别强调亲子关系最重要的是陪伴,但现实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陪伴是假陪伴。
近几年,我接到的家庭教育求助问题中最多的是——如何帮孩子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戒掉手机游戏?特别是这两年,因为疫情防控,大人和孩子居家的时间变长,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当我让求助的家长描述一下他们家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特别关注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时,一部分家长沉思后,觉得大人也是有一些问题的。约有80%的家长表示:在家里,不只是孩子对手机很依赖,很多时候大人也是机不离手,或者是人不离电脑。当然大人使用手机、使用电脑不全是娱乐,有的时候是在学习,有的时候是在工作。
当聊到要放下手机、远离电脑,多陪伴孩子时,有很多家长也很无奈,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和孩子做些什么?话聊不到几句,就聊不到一块。亲子之间没有有效的互动。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提供几个小游戏,让家长去尝试做,反馈都不错。从家长的反馈中,我意识到,一起活动一起做游戏,是促进亲子关系很好的方式。只是我所知道的适合亲子活动的游戏很少又不成体系。
看到张文质老师和几位老师一起编著的这套《一年级不可怕》系列书籍(包括语文、数学、学习三个系列),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吗?
这个系列的三本书,每本书都提供了50个亲子游戏。而且这些亲子游戏都是结合一年级教学要求,根据不同科目训练重点和孩子的认知规律编排内容体系的。不乏系统性,又很有针对性。
如果能一个一个跟着做下来,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和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都可以,有很大的提升。
这些亲子游戏实操性高吗?仔细阅读,并分享给家长尝试,还是很好执行的。
书里每一个游戏都分为这么几个部分:游戏目标、游戏准备、游戏步骤、后续活动(高阶玩法)。只要以书为活动地图,一般的家长和孩子都能够很好地开展游戏。
游戏中所用的素材都是随手可见,随处可得的日常的素材,比如手指、卡片、乒乓球、椅子等。对场地的要求大多也不会挑剔。基本上是随时可做,随地可玩。
比如《一年级不可怕:50个亲子游戏让数学变有趣》这本书的第1个游戏"手指游戏——会数10以内的数"。
游戏目标是:系统的数感训练,会帮孩子打下数学学习的基础。本游戏训练孩子用手指来准确表达数,以及用两只小手配合进行10以内数的组合和拆分。
所需要的准备就是我们的双手,并讲清楚游戏规则。所以这个活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做。甚至在等吃饭的间隙,等车的间隙都可以玩。
玩法也很简单,可以是家长报数,孩子出手指头。也可以是孩子报数家长出手指头,孩子来评判。孩子数感好一些,就可以玩奏十游戏。
比如第33个游戏"整理书包——应用分类归类方法(一)"。需要准备的就是孩子的书包及书包里的东西。其实是很真实的场景。当然还要加一个可以拍摄的摄像机或手机。
可以让孩子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在大桌面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拍照。再用另一种标准分类,再拍照。最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分类方式整理存放。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绘本和玩具。
书里提供的游戏,基本上都是在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做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带孩子建立数学思维、学习基础知识、提升计算能力、了解数学的应用。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亲子关系会更为亲密。这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陪伴方式。
现在的孩子都很鬼精,很有主见,见识面也广,他们很多道理其实都懂的。你跟他们讲道理,他们根本不理你。但是,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一起玩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事。真正陪伴孩子,绝不是大道理灌输,更不是指责,而是陪着他们活动,陪着他们游戏。这一套书所提供的游戏,正好为父母的游戏陪伴提供导图,提供抓手。
这套书既有理论高度,有系统性,又非常实用。可以让父母和孩子在游戏中增进感情,也可以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与能力,值得每一位一年级的家长拥有。
当然,里面有很多游戏,也适合师生、生生一起做。一年级的老师也可以选择性地运用于课堂或指导孩子课间游戏。
看这一套书,爱不释手。特别期待有其他年级的相应亲子游戏指导书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