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咱们做份 周一清单 吧!”

周一的早上,我和孩子吃过早饭,便急匆匆往学校赶,刚走出200米远,就听孩子就说:“哎呀,妈妈,我忘记穿校服啦!要回家……”

“不行,你不能老是这样,丢三落四,我快要迟到了,你该长长记性了!”我严厉地打断她的话说。

女儿无语,很担心受到老师批评、也自己懊悔没有操心。

我一边紧张地骑行,一边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计划:晚上,和孩子讨论确定从容应对周一上学的“周一清单”。在每周末晚上,孩子应检查好第二天要准备的上学事宜,以避免遗忘、疏漏等情况的发生。


我初步思考下,“周一清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周一当天要用的书、本子、文具,

2、周末的作业,包含常规作业和特殊作业(特殊作业就比如交费、手抄报、读书卡、安全问答题、又比如这一次的家长签字条等)

3、红领巾、校服等

很快,我们就到了学校南侧路口,如同见缝插针一般,进入一段又长又窄人行道之后,我也无语了。太多太多的学生和家长停在这如鸡肠一般细的人行道的两边,导致交通严重堵塞。

你猜,他们在干什么呢?有的学生着急地翻书包找东西,有的学生让家长趴在电动车上赶快签字,有的学生急得转身要跑回家拿东西,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胸有成竹、整整齐齐地排队准备入校。

原来,都是“两张需要家长签字的纸”引发的堵塞。女儿已经提前让我签字了,唯独忘记了穿校服,而这些孩子们都是临到校门口才想起让家长“补作业”。无论哪种疏漏,看来需要“周一清单”的不仅仅只有我们家呀!

在这现象的背后,探讨其本质是什么呢?我认为,那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没有帮助学生建立起整理的意识。


试想,如果在周末家长提醒孩子或者孩子已经养成了好习惯,已经查看、补充上学所用的物品,还会出现这种家长趴在电动车上“集体”签字的情形吗?

恰好,我昨日看到写作群内的秀娟校长在分享自己关于整理的故事,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喜欢整理、善于整理的人,也是一个通过整理而受益的人,值得学习。

也恰好,去年我看到了一本关于整理的好书,得到启发很多,也立即运用于实践,开启了自家的整理。正如作者感言,整理不仅仅发生于自己的房间、桌面等物质空间,也可以存在于自己的手机内存、电脑系统盘等空间,更可以引发整理者心灵和思维的明亮与通畅,产生可喜的变化。整理无处不在,影响深远,应当值得重视、学习。

这似乎也正应了唐朝神秀大师的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整理,可以迎来我们家的好运气、好福气、好财气!”这是我和孩子去年开始专注整理时,讨论确定的整理口号。每当口号一亮,我便带动孩子一起学习整理、定期整理,一起感受整理后的清洁有序,带给我们的喜悦与成就感!

然而,好的整理习惯需要慢慢培养。扪心自问,我们一直在努力,但仍然出现了这样的慌乱的周一,而我也不是一个擅长整理和规划的家长。那就从我们家的“周一清单”开始吧,今后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改进,不断提升整理水平吧!

读罢此文,也许,您会认为我是在小题大做,可我觉得细节决定成败,我也想到:播种一个好习惯,就会收获一种好的性格,或许继而改变一种命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