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宋神宗钦定为汝州团练副使之前的苏轼,以其在仕途上跌宕起伏的经历生动地诠释了”以退为进,有舍有得”的真味。而作为《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三卷本传记的第二部,作者截取苏东坡身处壮年时期在官场风雨洗礼中遭受的几段典型经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栉风沐雨中苏东坡一步步完成的人生蜕变。
少年得志的苏子瞻在凤翔小试了治国之才的牛刀。因为一心为公、全意为国,所以即使屡犯圣意、屡悖祖典,也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纵使有奸佞宵小在背后诋毁,因为治理有功,深得民心都有惊无险地渡过。而与拗相公的硬扛,加上鼠辈在背地里进谗言、使绊子,注定苏子瞻接下来的仕途之旅必然会乌云密布、荆棘丛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拗相公执意推行新法,其初衷是为大宋、为生民,但是因其太一意孤行,加上用人不当,使新法在推行过程中渐渐背离预先的设想。面对此情此景,苏子瞻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听之任之。尽管自己官微言轻,但是以自己刚正不阿的耿介性格,他自然会不惜一切地加以反对。与王安石面对面的激辩,借助朝廷元老的威仪阻止,但是都没有阻挡住《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等新法的推行。改革本是革除弊政,改善民生,安民强国,可是新法的实施除了增加国民的负担,收到积极成效的微乎其微。从本意上看,新法的理论设想是好的,如果真正能够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确实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只可惜,由于王拗相公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加上自己的独断专行,让伟大的改革偏离了正轨。
目睹变法的变质变味,苏子瞻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只会国体不牢、生民受难。借助负责监制瓷器的机会,苏轼只能冒死面见皇帝面陈“治国三策”——上策,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中策,纲常并举,有为而治;下策,劳师天下,夺民而治。听罢苏轼的“三策”,“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的宋神宗似有所悟,但是身为一国之君,又怎能轻易承认变法的突进、冒进,伤民、害民呢,所以明知苏轼之言中肯有理,也只能在内心接受,至于变法,还要继续,因为他要振兴大宋,要成为一代明君。
经过几次三番的抗争,始终没有阻挡住变法强行推进的势头,苏轼只能以一己之力尽可能地降低变法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向皇帝进《万言书》,石沉大海;“谏买浙灯”,解除灯民的困难;“青苗之狱”,不仅化解了官民之间的冲突,也让高层知道了《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弊端......
可是,在佞臣把持朝纲的大环境下,好人、忠臣是时刻被人惦记的,尤其是苏子瞻这样耿直有才之人。因为秉持“君子无党”的做人行事之风,拒绝王珪等人的拉拢,无形之中树了大敌,“一道试题”和“青苗之狱”落宵小把柄,谗言与诋毁时时在皇帝耳畔萦绕。“苏轼真麻烦!”圣上一句牢骚话把苏轼外放到了杭州。对于一位有才有情有义有担当的真性情的汉子而言,人间天堂的山水风物对苏轼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馈赠。远离京城,也就远离政治的旋涡,没有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份清净,终于可以偷得浮生一时闲。此处安放是吾乡,投入到山水之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杭州三美”,一段佳话的永流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摹状出西湖的神韵,更惊艳了四方。一段远离纷争的清静,一个修身养性的佳处。问道山水、参悟人生,固然很好,但是对于修行者的苏子瞻而言,这种生活固然可以获得暂时的耳根清净,但是目之所及身边事,耳之所闻朝廷声时时搅扰心绪,让他无法完全清空自己的内心。不平则鸣,给自己带来只能是麻烦。从人间天堂到更远的密州,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密州救灾”,相较于协理凤翔,遇到的挑战更多。当时的密州,四害——龙王懒,蝗虫盖,盗贼如毛,官逼债,把老百姓逼到死亡的边界。干旱、蝗害、匪患、官昏,如果不及时解决,民不聊生的惨状不可能得以改观。既然为官一方,必须解民之困,安定民心。
只有亲历了,才能真正体会到苦难的意义与价值。经过众志成城的攻坚克难,密州旧貌换新天。带着对结发妻子王弗的思念,苏轼再出发,前往徐州。可能是真正印证了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还没有到徐州,徐州洪水肆虐的消息已经送到。洪水无情,如果不及时组织抗洪救灾,徐州很快将会城倒人淹、尸横遍野。事不宜迟,亲力亲为,与军民同吃同住,抵御洪水。也许是感动了上苍,经过齐心协力的奋力抗争,徐州洪患终于解除,徐州又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三年任满,继续行走。湖州赴任,对苏轼来说本是好兆头,因为距离皇城越来越近。可是,一路行走,一路有小人跟随,加之朝廷有佞臣始终怀着对苏轼“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决心,两相叠加,于是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文字冤案——乌台诗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庙堂之上以王珪、吕惠卿、张璪、李定、沈括等为集团,他们构筑强大的诋毁陷害苏轼的攻势,江湖之远再选派贴心的爪牙收集证据(莫须有的),然后进行嫁接,并添油加料。在“铁证如山”的证据面前,宋神宗自然龙颜大怒。如果没有祖宗的律令和老臣们的以死相谏,十个苏轼也不可能保住性命。100多天的牢狱生活,备受小人的折磨;100多天的炼狱,也让苏轼切身体验到政治斗争的残酷;100多天的方寸栖居,尽管傲骨依旧,但对世事人情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苏迈相伴,苏轼以戴罪之身,以黄州团练副使身份前往黄州。牢狱之灾、仕途的磨难、生活的动荡不宁,安居黄州因为没有官务,苏轼就有了更多时间修炼自我的心性。拜望高僧,参禅悟道,悠游山水,吟诗作赋。一首《赤壁怀古》词、两篇《赤壁赋》似两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一片东坡地、一道东坡肉,成为苦中取乐的佳话;一件农具秧马、世界最早的孤儿院——救儿会,诠释了一心为民、兼济天下的宅心仁厚的真意。
中年苏子,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用行动践行着范公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的济苍生的情怀。生活多艰、命途多舛、仕途诡谲云涌,但是生活、仕途的苦非但没有吞噬一位伟大的修行者,反而让他经过苦难的淬炼之后变得更加坚韧。这就是苏子瞻,用他的身体力行演绎了“以退为进,有舍有得”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