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某本书上讲过:看看一个人的电话号码表,就知道这个人是否成功,因为电话号码表反映了一个人的人脉。以前看到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王二就手脚冰凉、大脑当机,未见内脏如何,先见四肢不举。王二的电话号码中除了同学、老同事,就是亲戚、几个好友,让人非常惭愧。
人脉,不知是何时出现的词汇,估计以前叫做人际关系的(没考证过)。列入人脉中的人,大约应该是身份、地位、声誉都比较强的人。如果人脉的对象比自己差得多,大约应该改个名字,或称“老家的穷亲戚”。
对于人脉,人们经常报以很高的热情,从书店里所谓成功学的书中能够看出来,想找介绍人脉的书,比找国学经典容易的多。书中给人的所谓经验不由让人热血沸腾,有了人脉,天下无敌。工作搞不定,找个关系,办了;工程招标没戏,找个关系,办了;贷款不合条件,找个关系,办了……
有好的人脉,无所不能,想来真是个好东西。但是,王二一直弄不明白,所谓的高人,凭什么帮忙呢,人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男人有时间,上街看看姑娘;女人忙着购物、忙着美容,忙得很,谁有这么多时间帮别人呢?即使有时间,帮忙有好处吗?须知人与人真正的好处来自于交换,不是来自于施舍。
现在的人,雷锋好像是比较少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没有多少人喜欢做。进一步而言,别人帮忙办事,也需要欠人情,也需要意思意思嘛,凭空帮别人的忙,未必那么情愿。况且,找这些人去帮忙,估计自己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高手是不需要人们协助的,不然就不叫高手了。“世风日下”的时代,一切都是需要交换的,你帮我办一件事,当然我也会想着欠对方一个人情,以后有麻烦了,还会再找回来;哪怕别人请吃饭,也要想着什么时候回请。对于资源跟“人脉”差很多的人,有什么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帮忙呢。有资格请别人帮忙吗?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讲人脉的书里,应该是混淆了一个概念,混淆了因果。王二觉得正确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不是成功源于人脉,而是成功了才有人脉。一个人成功了(暂且不论成功的程度如何),那他必然占有了较多的资源,这样他就有条件、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了。别人帮助他,以后也是有利可图的,因而与他搭讪的人就会多,他认识的成功人士就比例大一些。估计这就是人脉的由来了吧,先人有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人寻”,应该就是说的这个。
这年月,凭空手套白狼的方法去发展人脉,想来不会太容易;交酒肉朋友不难,但没有太多的用处。不如自修内功,提高自己。而仅把自己的未来希望寄托到飘渺的人脉上,王二认为,并不怎么明智。
在仓库工作的员工,平时接触面有限,认识的人着实不多。有几个员工曾经刻意的在增加自己的人脉,如努力地帮助门店做些违反规定但并不严重的小事;帮助某些经理做些跑腿但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对诸如此类的事情,王二一直持反对态度,经常告诫他们:无利益、无人脉。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反而去“热心”的帮助别人,属于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