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队友身体不好,频繁往返于工作厂区和市里,去医院检查,拿药。心有挂牵,自然顾不上别的。更文懈怠了。
孩子6月10日是初二的生地会考。看之前学校并不像微机中考那般重视,只是发了套模拟卷让做做,备考范围什么的一概没有。或许真的不像其他省市会考成绩那么重要吧。不过,还是让她认真做了准备。翻看之前的几本课本,她说看那些知识点好像没学过一样了。
考完,她说生物比较简单,地理有些难。也不知道出不出具体成绩,还是只给等级了。
北京天堂超市疫情又起,已经有期末考试提前的风声传来了。无论怎样,在到处网课的时候,这半年孩子们能在学校上一整学期课感觉像是赚到了。这可是学习难度升高最关键最难应对的八下啊。
它的难度我们算是真刀真枪的领教过了。物理力学到现在都不能保证说彻底掌握了,没问题了。语文文言文不能再吃老底,稍微复习不到就会在特殊句型和实词那里翻车,原本薄弱的英语就更是一言难尽。
好在,孩子一直在慢慢追赶中。
这段时间下了很多功夫在英语上,练听力,练词汇题。每天一道完型填空题,从一开始的错很多红红一片,到慢慢五六个空,三四个空,一两个空……看得见的进步。
这段时间,她也利用零碎时间读了几本书。前几天把《苏菲的世界》读完了,说越到后边越有点看不懂。
换了《花季雨季》去读。原来这书竟然出版20多年了,当年刚出版就迫不及待买来读,并送给朋友们做生日礼物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一样。我的很多书,她都可以读了,也正在经历着我当初经历的。
读《穆斯林的葬礼》,她也读哭了。
有一个可以讨论下故事情节,和对书中人物的喜厌程度的“小书友”也挺好的。
还记得当初读《穆斯林的葬礼》的时候比她现在也大不了两岁,傻傻的盼着新月能好起来,重返校园。读到后来哭得稀里哗啦,这才明白原来书名已经透露了一切。
重读一次,就会读哭一次的书。青春里的阅读记忆啊。
因为檀健次,被同学安利了《猎罪图鉴》追了下。她边看边给我普及一些素描知识。问她是不是特别喜欢素描,她说并不是,她更喜欢水墨画,因为有意境。她说自己喜欢中国风的东西,像汉服,喜欢听古筝曲。最喜欢中国的园林,中国风的建筑。喜欢的歌也是《青花瓷》张云雷的《听潮》这些有点意境有点柔软的。
她说她学了课文,挺喜欢庄子的哲学的,觉得挺有意思。所以才去看《苏菲的世界》。她也会跟我讨论李商隐的《锦瑟》到底在写什么。让她去听窦神的解析了。
有时候讨论,她也会说其实挺感谢我,给了她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不干涉她去喜欢德云社,也让她去探索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好多同学都是偷着看漫画,刷视频,而她想看什么,想做什么都可以光明正大,真好。
因为,我也曾经如你一般年少过啊,所以,我才尽我所能愿你拥有美好的学生时代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