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咏去世了,在异国他乡,安静地就像一片落叶。
没有人不感到错愕。太可惜了,50岁,正是人生最丰硕、最醇美的年纪。
印象中,他总是一头夸张的卷发,金色挑染,雕塑般棱角分明的脸,一身Blingbling的燕尾服,站在舞台上叉开手指冲向你,或故作神秘地问,砸金蛋还是银蛋?
知道《幸运52》、《非常6+1》这些名字的,至少也快奔四张了吧。二十年前,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视机,每台电视机都会在周末固定播放几个节目,他这张面孔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就算是课业最紧张的高考生,也一定在屏幕前看过他50分钟,也一定会在复习时听到过隔壁传来的“Yeah!”的声音。
后来,你考上了学,远离了家,有了新的娱乐和消遣,从此不再关注电视节目。再后来,你知道他从央视离职,去了传媒大学任教,有一个名导妻子,信息越来越少。慢慢地,这个人连带着你的回忆,一点点从脑海中淡去,隐藏在无人问起的角落。就像儿时家乡,你常去一个剧场,里面的生旦净末、神仙老虎曾带给你简单的快乐,你记得他们陪你度过了童年时光,只是不知那些角色,如今都在什么地方。
作为一名电视人,生活在90年代是幸福的,那是电视的黄金年代。彼时网络还不兴盛,手机还不智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而不是刷微信,一方小小荧屏几乎就是娱乐的全部。
那个时候的我们也是幸福的。留着分头,吹着口哨,我们把变速车踩得飞快,穿梭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我们会比较学校附近哪家大排挡好吃,会琢磨如何偷出明天的考卷,会嘲笑舍友写的诗幼稚,会争论哪个班的女生好看。我们的精神像欧洲一样富裕,口袋像非洲一样贫瘠,电视节目里几百块钱的奖品就能让我们羡慕不已。是的,人生刚刚开始,充满无限可能,幸运大奖属于我们,砸开金蛋,里面的宝贝多得拿不完。
很多年过去了,一切都变得不同。电视风光不再,没有哪个主持人还期望在电视台成名。各路媒体汹涌而至,人们的注意力像一块破布,被撕扯得支离破碎。在抖音和直播时代,人们一边鄙夷着主播的搔首弄姿,一边点击着下一次播放。
我们也变了。经过多年奋斗,当年的多数人已经在二线城市拥有一套三居室,分头遮不住发际线,变速车换成了SUV,客厅的电视机落满了灰尘。无数个夜晚,我们一边修改PPT,一边低头吹开保温杯中的枸杞。我们开始戒烟戒酒,忘了诗歌是怎么回事,许久没遇见过美丽的女子,也几乎不知道娱乐是什么东西。我们越来越明白,生活中并没有什么金蛋,也不用准备上台领奖,那手指叉开的奋力一举,似乎从未有机会上演。
只是,在这样的时刻,在得知当年陪伴过我们的人离开的时刻,我们会心下一动,继而感到深深地失落。不只李咏,还有单田芳、朱旭、盛中国、常宝华……每一个人离开,我们就失去了一段过往,没有人再呼应我们的回忆,这是一种内心的孤独。正因如此,我们会介意窦唯的苍老落魄,会心疼星爷的满头白发,会愤慨李奥纳多的不修边幅,会感叹约翰尼德普不再出演杰克船长。但现实如此,在光阴面前,很多美好的事物一去不返,如诗歌、电视、电影、音乐,还有我们的年华。
让我们再回到那个儿时的剧场。多年以后,它早已破败不堪,舞台斑驳,布幔滑落,落日的余晖从窗户的破洞穿过,带来一丝最后的光亮。空旷的观众席,你坐在童年最喜欢的座位上,依稀听到了熟悉的回响。散戏了,眼前身影闪动,后台脚步匆忙。你知道那大幕终将落下,只是想再看一眼,记住现在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