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过年了,真快!
人上了年纪,一到过年就想起小时候。妈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花子(乞丐)也有三天年。那个时候家里穷,到过年时,孩子高兴,大人发愁,攒了一年的钱,就是为了过个年。
刚记事那会4、5岁,70年代初,计划经济,物资极其贫乏,但过年的景象却是非常热闹。尽管住在城市,进入冬月,不少家里开始计划过年的事宜。我们家住在一个国民党大官的宅子里,他在解放前逃到台湾,解放后房子收回公有,归街道房管所管理,专门解决家庭人口多的本城无房户,那是一栋二层楼的洋房,占地约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多平方米,井字形的洋房,前面是一个大院子,房子中间有个天井,共住了9户人家,我记得有7户人家都超过了5人,另外两户一个三口之家,还有一家四口人,想想吧,一个大院四五十人,一到过年过节,家家户户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冬至一到,家家户户开始腌鱼腌肉,很肥的那种,据说买肥肉还要找熟人,条件好的家里,会腌只蹄膀腌只鸡,多半是乡下的亲戚送的,每月肉票要计划家家几乎都不够。那个时候,家里有个人在菜场和商店工作,简直是神气得不得了。十天一到,院子里就开始晾晒腌好的鱼肉,我便会在院里数着张家王家腌了几条肉鱼,看着它们慢慢变轻变小变色,想象着它们的美味。
如果说冬至是过年的餐前酒,那么腊八节便是过年的前菜了。我依稀记得并不是每家每户都熬腊八粥过节,说是北方人的习俗,好像农村更盛行一些,当时粮食都要计划,所以找不齐腊八粥的食材,反正我小时候没喝过腊八粥,但记得外婆在撕日历时会说上一句,都腊八了,我便问:腊八是什么?外婆说:不是什么,快到春节了。
那个时候买春节物资,既要计划又要排队抢购。因为春节,国家给每家增加春节物资的供应,凭户口和购粮本到居委会领副食票,有白糖、黄花、木耳、猪肉、专供的米油面、糯米、糍粑、香烟、花生等等。舅舅、小姨他们早上二、三点就起床去菜场、粮店排队,也经常听他们回家讲抢购物资那惊心动魄的场面,然后为能买回那些东西颇为自豪。后来我们搬离外婆家,我也和姐姐、爸爸一起干过这事,担心卖完了,只有早早把东西买回来才能安心。
到了过小年,家家户户才正式拉开过年的序幕,从这个时候开始,张家李家杀鸡宰鱼,王家刘家剁肉熬汤,砧板砍的咚咚响,天天都能闻见鱼肉香。我们家外婆做的炸肉丸子最好吃,纯手工相当费功夫。炸十几斤丸子,几个人要剁上半天的肉和鱼,剁好的肉馅要用手顺着一个方向边加水边搅拌一、二个小时,直到肉糜能立起筷子才好了,还要剁细姜葱等配料,用提前劈好的木材生火,架上大铁锅,倒上半锅油,等烧开就可以开炸了。这活必须是休息日趁大家都在才能作,一个人是干不了的,我爸和外婆是主力军,小姨舅舅也帮忙,妈妈身体不好,只能干点小活,我也很忙,里里外外都出窜,开始炸时,我便站到锅旁边,看到外婆左手抓起一坨肉泥用拇指和食指挤个小圆球,右手用瓷汤勺把左手挤出的小肉球刮下来,又轻又快地放到滚开的油锅里,丸子顿时在油锅里翻着油花,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强烈的食欲使我不自觉地又向油锅靠近了些,妈妈在一旁看到了,就会吼一声:慌么事,边上去,烫到了,炸好了喊你吃。
先炸的丸子要炸的嫩一点,就是不要炸的太久保留些水分。因为没有冰箱,而这些丸子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所以遇到过年时天气好气温高,怕丸子坏掉,四五天左右要回锅再炸一遍,除去水分便又可多存放几天。最后炸的一锅丸子,是不下饭白口吃的,那要炸的黄黄的焦焦的,外皮酥脆一点才好。我在傍边,边看边吃,不等最后一锅已经吃撑了。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零食吃,副食店一年四季除了桔子罐头、饼干、桃酥、水果糖,几乎没有其他的。妈妈会在过年的头几天,想心思炸点麻花翻散,炸点糖猪耳朵,其实都是用面粉做的小食品,过年家里来客人不至于桌子上没有零食点心,也让我们过点嘴瘾。瓜子也是我们平时吃西瓜和南瓜攒下的,妈妈会把生瓜子洗干净晾干收藏起来,否则被我们发现早就吃光了,等到春节前用大料煮或用盐炒,一部分收起来待客用,余下的给我们吃。
儿时的年,吃是留在脑海里最深的记忆。以至于自己曾想等自己长大了,争做做一名大厨和巧妇,摆上一桌超乎想象的飨宴,欢欢喜喜和家人一起品尝美食佳肴。后来长大了,成家了,有孩子了,虽然常年驰骋在厨房灶台,日复一日的主妇生涯并没有把我塑造成大厨和巧妇,但对煮饭做菜却有无限的热情,这一切源自于儿时家庭里,长辈们对食物的尊重和对家人的爱意,老公及儿子只要能回家吃饭就绝不外食,出国或出差时都会对家里的饭菜念念不忘。
昨天下午到超市去逛,想看看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买回去过年,诺大的超市堆满了各种物资,喇叭里传出“迎新年、贺新年”的喜庆欢歌,可超市却静静的没有几个人,一点人气也没有。溜达了一圈,却没发现有什么好买的,不甘心空手回,买了一包蜜饯橄榄回家了。
晚上吃饭,跟老公儿子说起超市冷清之事,担心那么多东西没人买,是不是经济萧条了,儿子却说,妈妈你out了,现在都是电商快递打年货,还有微信发红包,哪个还到超市买东西,过两天超市就有生意了,因为快递放假了。老公也说,这几天外地的人都回老家了,不少本地人趁假期出行了,还有要回来的人在路上,大部分单位还没放假没时间打年货,因为现在什么都买得到,不用提前准备,你还担心东西没人买吗?
弟弟打电话来,说马上来接我们一起去订好的酒店吃饭过小年,本来想亲自做,但被家人劝住,说是不能让我一个人太辛苦,因为他们都很忙不可能帮我。我说外面的油不好,菜又怕没洗干净,他们说,好歹只一餐,不是想吃什么,只是聚聚就好。
以前过年一家人围着锅台转,现在厨房只要一个人就行了。是啊,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新的购物和支付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过年的方式,手指轻点一切都能搞定,过程简单了,年味也就愈来愈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