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喜欢摇着两根长长的麻花辫,跪在圆桌旁的凳子上,迅速地打开棋布、摆好棋阵,拽着爷爷奶奶来跳棋。
那时候一直觉得这种跳棋方式是我家自创的,它既不像围棋那样耗费精力,也不像象棋那样耗费时间,更不像猴棋那样迅速结尾,却在“围堵”和“进攻”上显得格外具有吸引力。
夕阳西下,眼睛被照得看不清棋布,笑声却可以穿得到小巷幽深处。
我从不遵循“观棋不语”的规则,不管爷爷奶奶重申多少遍,我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时候,爷爷奶奶便很少能够赢我。
渐渐地长大了,西屋便成了工具房,棋局也转换了阵地,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每次回家,不能够忘记的,便是和爷爷奶奶下盘棋。
每个夜晚,阳台的灯总是要开着,端走桌上的大盆花,还是我,依旧打开棋布、摆好棋阵,拽着爷爷奶奶来跳棋。
我总是作为“帮手”,会在他们对阵的时候选择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插手插嘴”个不停,这时候带来的不是下棋的技巧,而是期间的欢声笑语。重要的不是结局,而是难有的陪伴。
到现在,桌上的花很少被端下来,棋子也多成为小孩子的玩物,而我心中的那盘棋却一直在那里,没有变动。
爷爷奶奶也上了岁数,喜欢安安静静地看看书,闲闲散散地散会儿步。
我也渐渐地学着陪着奶奶选择鞋垫的花型,陪着爷爷听听戏曲,陪着他们去早市转转,陪着他们旅旅游。
慢慢地寻找,享受着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