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马上开学了,听老师的建议,周六把被子什么的都提前送到了幼儿园。
周六下午玩了1个多小时,女儿觉得幼儿园很好玩,想再多玩些时候。想着自己平时也只是偶尔周五来接孩子,平时对幼儿园了解地也很少,于是建议周日和她在幼儿园玩一天。另外,自己是真心喜欢幼儿园里的阅读角,能读很多有趣的绘本,孩子又有很多活动可以参与,操场上有那么多她喜欢的运动和玩耍设施。于是,周日一吃完午饭,我们就去幼儿园玩耍。读了三本绘本,随后女儿就去操场划船、走独木桥、爬空中管道。
在女儿玩耍的时候,我还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勇敢表现。后来知道她也是女儿的同班同学。
有个年龄稍大的男孩因为小女孩说了一句什么话,撩起自己的滑板假装要打她。
女孩小脸上透出一丝恐惧,随后就变得很淡定,很大声地回答:“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又没有说你坏话。你再这样,我就告诉我妈妈。”
当时,我很感慨,这小女孩可真老道,特别勇敢。
等到女儿和她一起玩耍的时候,我特意表扬了她,觉得她刚才特别勇敢。
到了16:00多,老师们陆续下班,我发现,原来小女孩的妈妈是幼儿园的老师。
等女儿玩得尽兴,她又要到学校前面的操场去沙坑玩沙子。
想到还没有准备盆栽,我就和女儿商量她在这里玩耍,我到门口边上的花艺店看看。
女儿同意后,我就迅速跑出边上的校门。
一看花艺店还关着,我就立马折回来了,前后估计就不到3分钟。女儿正想拿一截水管当模型,往里倒沙子。结果边上的小男孩就把那截水管拿走了。见我回来,女儿就对妈妈诉说了,说“皮皮不让我玩。他说沙堆是他的,不让我玩。”这小男孩不是女儿的同班同学吗,应该不会吧。我内心还是有点迟疑,觉得不可能的。
于是,就帮她拿了另一截的水管。“皮皮要玩那个,那你玩这个吧。”女儿正想往新水管段里装沙子,那小男孩居然真的又来拿女儿的水管,嘴里还叨念着“不给你玩。”
我当时真的很诧异,这小男孩怎么这么霸道。我趁着他拿之前,直接先把水管拿到了手里。
“哎,小朋友,沙池是大家的,怎么能不让其他小朋友玩呢。”“我就不让她玩。”“那可不行,要不你问问你妈妈,幼儿园的池子是不是你一个人的哈?”
小男孩看我有点严肃了,也就不再搭腔,回到边上那个和他玩耍的小姐姐身边了。
后来,我总算搞清楚了一点。那就是这两个小孩的妈妈都是幼儿园里的老师,所以,在幼儿园里就比较霸道。后来想到,女儿似乎提到过,平时皮皮还欺负过她好几次。估计,那两个孩子平日经常在一起玩,他们自己玩的时候就比较排外了。
这么一想,我突然觉得,幼儿园的社交环境也是社会交际的一个小窗口,当有的孩子觉得有妈妈当靠山的时候,可能就会多点信心。如果孩子在家里就是被宠的,什么事情都是当孩子王的,在幼儿园里可能也会对其他同学颐指气使。
女儿平时在家里,我们其实也是很多事情都由着她自己安排的,她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有什么不同意见,我们都是好好沟通,细细说。但为是独身女,平时都是妈妈陪着玩,在和同龄孩子共处中缺乏很多社交技巧。未曾经历独自面对霸凌,也很少经历挫折,孩子遇到不顺的时候,就自发地选择大哭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等到回家的时候,我问女儿“下次遇到小朋友不让你玩,但你又很想玩,你可以怎么做呢?”女儿看了我一眼,小眼咕噜咕噜转,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一眼。“我知道了,我可以告诉老师呀。”“嗯,这是个好办法,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没有其他选择呢?可不可以先和自己的朋友玩一下别的,等小朋友不玩这个了,你再去玩呢?”“嗯嗯,我可以和小哥哥玩。”“真棒,下次我们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哈?你想到了,就可以分享一些给妈妈呢。”“嗯嗯。”
经历过这事,我真觉得在幼儿园里当老师,能够不定时陪伴孩子,确实能给孩子更多的信心和保障,从那个小女孩身上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但是大多数的妈妈们是无法有这样的机会的,要么因为有更好报酬的工作,要么没有必要去当幼儿园的老师。这样的羡慕可能只能持续一小会,毕竟孩子不会永远读幼儿园,妈妈的角色也可能不在单一的维度。如果能够活得通透,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与正确的指引,多给孩子自己面对社交和学习锻炼的机会,孩子的成长可能会超乎我们的预期。
想到这里,我也不再纠结了,纵然心疼孩子面对某些方面的不公。但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下一次当孩子聊起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之后,我一定要更加自己的聆听,读懂孩子的感受,通过好奇提问的方式,多了解孩子的想法。
妈妈虽然不能时时陪着你,但妈妈会通过努力用最好的方式来陪伴你、鼓励你。
你有遇到类似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