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拳架的基础分析——立身中正与人体平衡
2018-02-02 和美太极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分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棚、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
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上段是王宗岳所著“太极拳释名”,以此说明太极拳名字的由来。
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被称为八门劲法;
进、退、顾、盼、定,则是五种步法或叫身法,
它们合起来称为八门五步。
把太极拳中的这些动作与八卦、五行相联系起来,是古人为太极拳所找的哲学上的依托。实际上,不明白八卦和五行,并不影响我们去理解和使用太极拳。若硬要从八卦、五行中去寻找太极拳的根源,反而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就太极拳的八门五步来说,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确实是概括了太极拳的行拳特点,且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被,这八门劲法,是练习者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内容。而进、退、顾、盼、定,的行拳身法(或叫行拳步法)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其中最后一势“定”,是从练拳的初级阶段一直到最高级阶段,都必须留心注意的。
“定”也叫中定,下面我们看看“中定”如此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1、太极拳的无极式——立身中正与人体平衡
太极拳是对敌搏斗之术,属于中国武术的上乘功夫,因其劲道隐藏于内,从外形上不容易看出发力的动作,却能触敌而发出丈外,犹如闲庭信步,制敌于无形。因此太极拳被称之为内家拳。
太极拳的技击方法与称之为外家拳的少林功夫和国外所知的种种格斗法都完全不同,太极拳家在遭受对方袭击时,决不采取上架,下档,左右格打的方式,亦不采取相互顶抗的拼力形式。而是用手轻轻的沾上对方进攻来的肢体,顺其方向,引其落空,在对方落空失重的瞬间顺势打出。这便是太极拳与其它格斗术的根本区别之一:引劲落空,借力打人。
这里引出太极拳对敌的基本思想:以自身稳定的状态,引导对方到不稳定的状态再打之。
请看下面例子:
对方一拳击来,此时对方的拳,手臂处于运动状态,有一定速度和动能。如果此拳击中目标,则动能转化为伤害机体的冲力,手臂的运动会在动能完全释放后最终停止。如果此拳没有击中目标而被躲过,则手臂会继续沿速度的方向前进。直到手臂受到身体长度限制的拉力而停止运动。如果出拳时的动作太大,会导致运动的动能增加,身体重心垂线可能移出支撑面外,从而需要更大的阻力来让人体停止运动。从拳击落空到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就是太极拳的引劲落空,借力打人的时间。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此时顺运动方向打出,只需要很小的力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正因为有以上的认识,人体稳定性的研究就成为太极拳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先要明白在静止状态下的一些相关问题。对太极拳的无极式的分析,或者说对人体站立的力学分析将会帮助我们清晰的理解这些。
各流派的太极拳都以无极式作为太极拳套路的开始。所谓无极式就是人体自然站立,双脚平行分开一肩的距离或脚跟靠拢,双手自然下垂,目视正前方。外形与立正站立类似。
(无极式)
先作受力分析:1.人受到重力的作用。2.地面对人的支持力。3.地面和脚的摩擦力。
人体重心的垂线在两脚围成的面积之间,这是人体保持平衡的最重要的条件。因为一旦人体重心垂线落到两脚围成的面积之外,就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向地面运动,同时因为失去脚腿的支持而无法恢复到平衡状态。(两脚围成的面积起到支撑人体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支撑面。)
当人体双腿直立时,重心垂线一定在两脚围成的支撑面内;当人体单腿站立时,重心垂线一定在支撑脚所围的面积之内;更多精彩微信搜索和美太极,当人体用四肢爬行时,则重心垂线一定在与地面相接触的肢体部分所围成的面积之内。
支撑面和重心是人体保持平衡的重要因素:支撑面越大,人体就越容易保持稳定,也就是稳度越大。重心越低,越靠近支撑面,稳度也就越大。重心垂线在支撑面上的落点越靠近支撑面的中心,稳度越大。
有些时候,当重心垂线没有直接落在支撑脚上的时候,人体还需要脚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保持重心垂线的稳定。
把以上所说通俗的讲来就是:保持人体平衡的最好方法是让人体重心的垂线保持在脚底的支撑面内(脚所围成的面积),并且尽量靠近支撑面的中心位置。
太极十三势中的最后一势“中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从一开始就锻炼人控制重心的能力,整个行拳过程中重心始终保持在支撑面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人会自觉的形成让重心不出身体之外的习惯,并且人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会得到增强。所以有报导说老年人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后会减小跌倒的机率,这当然不是信口胡诌的。
增大脚所围成的面积是保持人体平衡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陈式太极拳通常采取比较低的身架,同时两脚分得比较开,这就是陈式太极拳倾向于低架的原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两脚拉的太开,人是更稳定了,但移动转换的速度就会变慢,招式的变化就没有那么快了,所以太极拳并非是架子拉的越低越好,在稳定与变化当中需要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才行。
知道了人保持平衡的条件后再谈论如何打人是不是就太简单了,只要让平衡条件不成立就可以了,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武林中的一则轶事,它与刚刚讨论的人体重心有关。
据说有一次孙禄堂先生在上海参加一次武林会议,在座的有数百位武林人士。大家都想见识孙先生的轻功绝技,孙先生因为推托不过,就表演了一个轻功入门动作,并说这个是轻功基础,练会了这个动作,飞檐走壁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这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就是走到墙边,用右脚和右肩贴住墙,然后左腿抬起在空中十几秒钟后再还原。据说当场的所有人,包括杜心武、刘百川、尚云祥、薛颠、杨少侯、杨澄甫、李景林等当时的大名家都没有能做出这个动作。
大多数人因为孙先生做了这个动作就认为他是中国功夫最高的人,而其它的名家心中恐怕更多的是不服气,只是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低头罢了。这个故事来源于互联网,它是否真实?现在恐怕无法验证,我们关心的是这个动作成立的可能性和条件,下面用力学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这个动作:
(单腿独立)
注:这张图看起来可能有些奇怪,因为左脚下的板凳被处理掉了。事实上,没有人能完成这个动作
先看无极式这张图片,从正面来看,正常站立的人体是一个沿中轴对称的图形,所以,人体的重心在中轴线上,具体位置大概在腹部周围。当人体张开双腿站立的时候,重心就落在中轴线上,所以人体容易保持平衡。
再来看单腿独立这张图片,人体要单腿独立的时候,就必须把重心的垂线放到独立的支撑腿上,由支撑腿完全承担身体的重量,另外一条腿才能抬起。
而当一个人的右脚和右肩同时靠墙的时候,因为墙体的阻挡,人体的重心垂线无法完全摆放到右腿上,所以左腿必然无法抬起。
原理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孙禄堂先生是如何做到的?
可能做到的方式有两种,1改变人体重心的位置。2通过外力来平衡掉重力的影响。
先说第一种方法,人体重心的位置是可以被改变的,只需要通过改变身体或四肢的相对位置,摆成不同的形态,重心的位置就会随之而改变。比如体操运动员在跳马落地后,经常会利用手臂,头,或腿的弯曲及摆动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孙先生如果要通过改变重心的位置来完成这一动作,也只能通过这个方法而已。但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的右脚和右肩都靠墙的时候,右边的身体运动空间被墙壁所限制,而身体左边无论做什么动作都无助于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因此,在这个特定的姿势下,重心的垂线还是在两腿之间,所以左腿仍然不可能抬起。
再看第二种方法,如果我们在头顶吊一条绳索并用手拉住,这时重心的垂线还是在两腿中间,其中一部分的重量由右腿承担,另外一部分重量由手对绳索的拉力平衡,所以左腿可认为没有受到重力影响,因此左腿可以抬起。如果不利用绳索,而另外叫人施加一个由左肩指向墙壁的水平力,利用其产生的向上的摩擦力同样可以平衡掉重力的影响,这个动作也可以完成。
有解释说孙先生能完成这个动作的原因,可能是功夫练到极高的阶段,所以产生了人体生物磁场从而抵消了重力的影响(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只是改用磁力来提供这个外部支持力)。这种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理论或行为可以证明人体的生物磁场强大到能抵消自身重力的程度。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没有人可以仅仅通过意识的控制或人体生物磁场的运用,去捡起地上一根小小的绣花针。
很多故事都在传播的过程中丧失了它的本来面目,被人们添油加醋的重新描绘。为了寻找真相,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带着怀疑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始终把握实事求是的态度。把一个普通的武术家说成了神仙,把一种实实在在的武术搞成了巫术,除了满足某些人的癔症之外,只怕再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了。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身法要领中的纲领
和美太极 今天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长期以来,“立身中正”都是被当作太极拳的基本要领而出现在各种现代太极拳著作和教学要求中。立身中正是“太极拳练习基本要领”,立身中正的具体要求是“练拳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正直,中正,不能前倾后仰,左右歪斜,要保证尾闾和脊椎成一直线,处于端正状态”。
拳家们历史强调“虚领顶劲”为法,但具体理解和做法却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重形重劲,一是重神重虚。
重形重劲者是主张,“顶”。不但要形顶,还要力顶、劲顶。
“形顶”,是注重头形的立顶。如收直项、百会冲天,后脑直射、耳轮上冲,还有“提顶”、“吊顶”、“悬顶”等等说法。有的老师要求学生要意想头上顶着一碗水,不能洒出一点。为了练习这种顶的功夫,不但站桩顶、行架顶,走路也要顶。
“力顶”,是主张拔头提气、以头领身、力透毛发,把个脑袋顶的硬梆梆、僵乎乎。
“劲顶”,则主张“内劲冲头”。要求在发(放)劲时头上要有沉、重、胀、憋之感。并说这就是劲,是真正的内劲。光有“外劲”去顶不行,还必须加上这“内劲”才是“真功夫”。
太极拳的虚领顶劲,实际是不要“顶劲”,而是要“神顶”,其形为虚,神为实;神为主,形为次。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观点:清轻之气上升,重浊之下降,乃盖天地形成之理,万物不可越出此理。依太极拳架的传统说法或当今的大众说法,都主张上虚下实。即清轻在上、重浊在下,总之,头乃清轻之府,思维重地,精神之宅,断不可将劲力、气血填实之。
那么怎么样才能获得虚领顶劲之形呢?诀窍是极简单、极朴素的自然之形。就是平平常常的将脖子竖起来,把头放正即可。务要保持一种自然之态,不需要任何做作,不需要丝毫的劲力贯注,不需要任何的细微“艺术加工”。
虚领顶劲之意则是精神领起。谓之“神领”其意有二:一是正头竖项之形是用精神领起来的;其二是头上的精神一定要饱满,谓之神贯顶。行架时,若精神不能领起,就会萎靡不振。疲塌懈怠,不但“心静用意、神为主帅”成一句空话,就连拳架之形也不能维持。所以,有了“神贯顶”才算获得了太极拳之魂。
如何才能实现神领?
首先是心意在神而不在形,在形则生力,生力则入旁门。
其次是神敛于内不可外驰。一心在拳,全无杂念,心里“没”了许多事,连自己的头也忘掉了,才可以真正实现用意不用力,才能向纯以神行境地迈进。
第三是防止“内劲”冲头。我们练拳时总觉得体内有一种劲力或说“内劲(或说气血)在聚散运行。合势时,即所谓蓄、吸、吞之势时,“内劲”由四梢收至腰脊,出现气贴背之感。此时头易竖起,轻利清醒,无可多虑,当开势时,即所谓发、吐、呼之势时,随身势下落,气沉丹田,向上的“内劲”则向两肩臂和头上运发,这时五梢两手、两足和头,会出现沉、重、胀、憋之感。若四肢有此感尚可,但头上乃清轻之地,断不可有!有则生弊。如何才能防上“内劲”冲头呢?当“内劲”山腰腹达脊背上行至大椎时做一下竖头升顶之想,就不会再产生沉、重、胀、憋之感了。我把这种化实为虚的“竖、升”之想,冠之名曰“化劲为神”。细细体悟这种“化劲为神”的感受,实在是一种常人事受不到的神仙之受,是极舒服的一刻,如缕青烟,如系白云、如带素练扬飞兰天。
第四是两眼平视,以主平衡。头的平衡提携全身平衡稳定。身势摇晃趔趄,劲力不能顺达,呼吸不细不匀,均与丢顶、丢神相关。头上失却了轻灵就会头重脚轻。太极拳因为是拳,人们就把眼神往手上捆,提出“眼随手运”,甚至要求眼睛盯手。这样做的结果是眼神的低视、仰视,斜视和近视的交替,从而引起头的低、仰、歪、斜之病,这是“丢头”的主要原因之一。若以眼神保持平远视仅仅在手经过“视区”时顾它一下,超出了“视区”就不再管它,即可保持竖头不丢,让头保持了一种相对的静态(外形)。
排除了肢体作势和行气用劲对头部的干扰,让头部能够统领周身,真正成为形神意气的司令部,上身中止就有了保证。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要贯穿始终的要领吗?
浦汉健 和美太极 今天
长期以来,“立身中正”都是被当作太极拳的基本要领而出现在各种现代太极拳著作和教学要求中.最近出版的一本由余功保编写的《中国太极拳辞典》中说,立身中正是“太极拳练习基本要领”,并说,立身中正的具体要求是“练拳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正直,中正,不能前倾后仰,左右歪斜,要保证尾闾和脊椎成一直线,处于端正状态”。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吗?是练拳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的吗?
翻开192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太极拳术》(陈微明著),其中有“杨澄甫口述”、“陈微明笔述”的《太极拳十要》,依次为:
虚灵顶劲;
含胸拔背;
松腰;
分虚实;
沉肩坠肘;
用意不用力;
上下相随;
内外相合;
相连不断;
动中求静。
显然,在《太极拳术十要》中不包含“立身中正”。
我们知道,太极拳是内家拳。那么其它内家拳中是不是讲“立身中正”呢?
翻开《形意拳十四要则》,其中清楚地写道:
一、胸宽腹实;
二、虚灵顶劲;
三、含胸拔背;
四、 沉肩坠肘;
五、急起急落;
六、虚精实灵;
七、上下相随;
八、阴阳结合;
九、内外如一;
十、相连不断;
十一、动中求静、静能治动;
十二、用意不用力,意能使力;
十三、尚守不尚攻,守能御攻;
十四、尚柔不尚刚,柔能克刚。
显然,在《形意拳十四要则》中也不包含“立身中正”。
我们再往前追溯。翻开李亦畲手书、郝和珍藏的《太极拳论》原文影印件,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太极拳论》的第三篇《身法》中只写有“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还是没有“立身中正”。可见,在传统太极拳或形意拳中都不仅不把“立身中正”作为身法,而且还不当作练习要领来看的,更没有要在练拳过程中“始终保持”的说法。
这么说,是不是就不要“立身中正”呢?当然也不是。因为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有这样的记载:
“1、摹练时头部不可偏侧或俯仰,所谓要顶头悬~”
2、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节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功夫虽深,难以得益致用矣。”
——这段文字如此清楚明确,既讲了“身躯宜中正而不倚”,又指出“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这难道不就是告诉我们,在运动过程中或在开合变化时,身躯是不宜中正的吗?并且,杨澄甫大师还告诫我们,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将会“日久难改”、“流于板滞”;虽然看上去功夫很深,但“难以致用矣”。
凡是稍加思考和稍有武术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杨澄甫所谈的“身躯中正”是有条件的,不是“始终”贯穿的。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这里杨澄甫只提“身躯中正”,同样不提“立身中正”。这里有什么讲究呢?先让我们看看“立身中正”在太极拳论中的位置吧。
我们知道,武禹襄在“身法”中没有说过要“立身中正”,而在《打手要言》中说了,并且一共说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打手要言》开头的第三句,叫“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另一次是在此文后面谈发劲时说的“立身须中正不偏,能支撑八面”。
我们看李亦畲的《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其中只字未提“立身中正”。
我们再看《拳论》中的其它篇章,同样没有提。
因此把“立身中正”提到“要领”和必须贯彻始终的讲法是没有根据的,又没有实际意义的,是错误的。
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理解上的错误;二是个别“权威”人士别有用心的误导。
从理解的角度讲,把“立身中正”作为在一定情况下对身体姿势的一种要求,这是正确的。然而把一个“在一定情况下”的要求,延伸为在打拳过程中“始终”要遵守的原则和要求,则是错误的。事实上“立身中正”从来不是走架打手行工的过程始终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要求,而是特指在走架打手行工的过程的某一种行动之前要注意的姿势。
立身中正的立,原义是住的意思(见《说文解字》),住,就是停留、停止、静止的意思。立也是站。站和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同义的。如:“立住”就是“站住”。习惯上也有“双足为站,单足为立”的讲法。如“更鸡独立”,是一只脚直立,不是指“鸡”的两只脚都站着。但无论是立是站,还是住,都是指静止、停止的状态。
立身,是指走架打手或行工之前要调整好姿势;
中正,就是要站稳,控制好重心;
安者,静也。是指要平静,镇定,稳定。亦即内家拳所谓“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者也;
舒,则从容不迫之谓也。
走架打手行工三者,虽然互有联系,但有区别,其练习之侧重点也不同。走架即打拳,俗称盘架子。其习练以技法为主,属武练。是个人单独操练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操练中,当快则快,该慢则慢;可以快慢相间,全凭技法之需要。其中,间或有发劲动作。打手是指推手,是两个人配合进行的练习进身用招的训练方法。假如是您一个人,那么无论练得多么起劲,恐怕也不会被人认为是在练打手。李亦畲说,“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打手是知人功夫”,点明了走架和打手二者之间的不同之所在。那么,行工是什么呢?与以上二者如何结合呢?行工就是练功。太极拳快打为拳,慢打为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太极拳是拳也是功,是一种动功。工,在这里就是功。行工属文练,即慢拳。它讲究意念、呼吸、动作、速度相互配合;它以动作为导引,以锻炼内气、增强内劲为目的。久练之,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阴阳平衡。行工和走架在现代太极拳练习时常常难以区别,主要是看速度和发劲与否。
专练行工可以健身,故《十三势行工歌诀》中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之说。而不是笼统地说练太极拳仅仅是健身,或只能健身。我在《传统太极拳的文练和武练》中讲了这两种练法的异同及内在的联系,指出“有功无技难成艺,有技无功浑身空”,文练和武练不可偏废,也不能截然分开。李亦畲在《走架行工打手要言》中说,“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这是典范的功技合一练法: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慢中有快,快中有慢。表现了太极拳“走架即行工,行工即走架”的特点。也就是内家拳所谓“打拳即练功,练功即打拳”的功技合一的特点。而不能以为辛亥革命后的那种一味文练就是太极拳,因为太极拳除了文练还有武练。
用《十三势行工歌诀》解释《打手要言》,即武禹襄在打手中融进了行工的要领。《十三势行工要言》中只有“尾闾正中神贯顶”的要领,没有“立身中正”的说法。《打手要言》中第一次提及“立身中正”是指什么呢?它是指打手之前要站好姿势,从容不迫,所以强调的是“中正安舒”;第二次提“立身”是在发劲之前,所以用“须”字强调中正“不偏”。可以明确地看出“立身中正”是有针对性的。那种把“立身中正”理解成“练拳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正直、中正,不能前俯后仰,左右歪斜”的说法不仅是认识上不符合其本义,也不符合打拳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让我们先看看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的拳照。只要稍微认真一点就不难看出,无论是他早期的武练拳架还是后来的文练拳架,在做揽雀尾的棚势、挤势,海底针的采势,以及指裆捶、下势等动作时,上身都是前倾(前俯)的。有人以为只有吴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打拳有身姿前倾(前俯)的动作,这是片面地理解“立身中正”的结果,也是不懂武术(包括太极拳)身法和少见多怪的结果。
为什么在打拳时有时会身体前倾(前俯)呢?这是由于技法的需要。因为任何拳势都是为技击服务的,都是技法。技法中需要前俯就应该前俯,需要后仰就应该后仰。刘晚苍先生在《太极拳架和推手》中解释“披身踢脚”一势时说:“身体向后倾斜作斜披姿势,起脚前踢,称为披身踢脚。”他在书中所附的此势拳照后仰得几乎与地面平行。
试想,怎么可能一套太极拳打下来始终直着身子?怎么会没有俯仰伸屈?可以说那种没有阴阳开合、没有避让、没有俯仰伸屈的练法是错误的,就是杨澄甫批评的“流于板滞”。杨振铎先生曾批评林秋萍练太极拳多年而在做搂膝拗步等动作时上身太正太直。这个批评是完全正确的。可以看作不仅是针对个别人的批评,并且是对整个太极拳界对“立身中正”的误解的批评。
谈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顾留馨先生在立身中正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说实话,顾留馨先生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一位有着突出贡献的太极拳家。多年来我一直不愿写“立身中正”的误解问题,与我对其本人的尊重有关。但是,如果我们再不澄清事实,还“立身中正”的本来面目。我们将不是对个别人的态度问题,而是对太极拳本身不负责任了。顾留馨先生在《太极拳术》一书的59页“身法中正”中写道:
“太极拳的身法,主要为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按:此处行文有误,原文应为“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或“发劲须上下相随,乃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能八面支撑”。),处处不使身体各部散漫失中,要表现出中正、大方、严正、舒展、和顺的形象。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时,四肢动作不论如何转换,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须形成一条垂直线(“上下一条线”)。凡是身向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失去重心平衡的,都是不符合要求的,都是身法上的缺点”。在这里,顾留馨先生已提出了“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须形成一条垂直线。”,并称之为“上下一条线”。
然而他又说:“但是练拳不能不有伸缩,身法有时也有歪斜,有时弯腰幅度极大,只要仍然保持虚领顶劲的原则,这就是所谓“中正之偏”。
我们已经无法想象顾留馨先生在写这几段自相矛盾的话时确切的内心感受。不过可以肯定,作为一位武术家、著名的太级家,他是完全知道并懂得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须形成一条“垂直线“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于是又提出了“中正之偏”的新论,以图弥补前说。然而,人们似乎只“青睐”前一段话,而无视他后面的补正。
其实,早在1959年7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国家体委审定的《武术规则》中,就肯定了在行拳的过程中身体在一定情况下应该前俯。当然得有个“度”。例如,其中126页对“栽捶”的规定是“身体前倾不得超过30度”;128页对“海底针”规定“上身前俯不得超过45度”。这些规定无疑是正确的,合乎理法的。怎么能说“立身中正”是要练拳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正直、中正,不能“前俯后仰”呢?现在的《武术规则》是否改为不准前俯后仰了,我不清楚。如果改成不准前俯,肯定是错误的。说明修订者不懂太极拳身法。照此要求,那么倘若杨澄甫转世真要重新学习太极拳了,否则参赛怕是拿不到及格分的。也难怪有人看可了董英杰先生半个世纪前的录象,竟说他没有“立身中正”,真叫人不知说什么好。
对于立身中正的误解所引发的争议,最多的莫过于对吴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先生在做搂膝拗步时上身前倾的问题。有人认为“在太极拳理论和实践上,斜中与立身中正相违”。这是因为不懂太极拳的身法原则和内家拳身法要领造成的误解,是把“立身中正”当成是太极拳要领造成的错误认识。有人甚至拿出宗师学生的拳照作比较,以为宗师错了,学生是对的。这是十分典型的因误解立身中正内涵和不懂内家拳身法和步型造成的结果。其实,上身正直与前俯后仰或侧倚束展等都是太极拳的身法,即太极拳《身法》中腾挪闪战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根据走架、打手、散手技击之需要而拟定的技法。吴鉴泉宗师在做搂膝拗步时的步型,是内家拳中固有的一种弓箭步,叫牮柱式弓箭步。这种弓箭步对身形就是要求自头至后足如一直杆,上身前倾;步型上双足尖均向前,成川字步;前腿弓后腿直,前弓之膝与足尖上下垂直。曾有人担心此步型会损伤膝盖。那时因为担心者按杨式大弓步之步幅来揣摩的结果,带有浓厚的主观臆断性。他们不了解传统太极拳中拳架大小是和步幅大小密切关联的。大架的弓箭步两足之间约距离三足长,故后足尖必须外展,不能朝前;而中架和小架只有二足和一足左右的距离,只相当于向前迈出一步,跟正常走路的步幅大体一样,是不会伤膝的。请想一想,你正常走路会伤膝吗,正常的一步迈出去,后足尖要外展吗?内家拳多为小步幅,是“打人如走路”的内涵之一。如果连这些内家拳的基本常识都不清楚,还奢谈什么太极拳是内家拳呢?须知,内家拳都是小步幅,这是由于小步幅便于重心转移,进身速度快,有利于发挥近身短打这个内家拳的技法特点而决定的。“步大劲塌”。弓箭步太大,重心移动慢,在实践中要吃亏。正是吴鉴泉宗师采用牮柱式弓箭步和俯仰、侧正、斜直、束长(缩展)等灵活多姿的身法,才进一步丰富了太极拳的技法,加快了朝内家拳迈进的步伐,推动了太极拳的发展。
至于吴鉴泉宗师早年那位学生的拳照上身较直(正),是因为他当时是为了健身才求学太极拳,主修行工,对其它内容知之不多,而且也仅仅是“搂膝拗步”、“海底针”等拳式的定势上身较直而已,在其做“ 野马分鬃”、“斜飞式”等拳式时,上身也是倾斜的,怎么可能在一套拳中“始终”保持上身正直中正垂直呢,有必要吗?
把立身中正当成身法,并以为贯穿于走架打手行工之始终的观点,除了没有根据,不符合理法实际,也是不准确的。这一方面是误解了立身中正的本义,另一方面是误解可太极拳中身法的确实内涵。因此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身法,其次要明确方法和要领的关系。
什么是身法?在武术中,身法主要指打拳时身体在各种运动样式(即技击)中的方式方法及其要领;通常特指方式方法。
讲身法,先要明确身体的概念及其在武术中是指什么。因为身体这个概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包括头颅、躯干、四肢在内的整体。《现代汉语词典》上称之为“一个人或动物的生理组织的整体”;二是指人体躯干部分。《现代汉语词典》上说“有时专指躯干和四肢”。但在武术训练中主要指人体躯干部分,并不连带“四肢”。在医学上通常也不连带“四肢”。比如说“我身上不舒服”,一般不是指四肢上有什么不舒服。武术上的四击八法十二型,统称“二十四要”。其中的“八法”指“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可以看出,这里的“身法”是不带四肢和头颅部分的。有的武术著作将“身法”分为身和法。这是把身法分为方法和法则两部分来讲的。其实,身法中已经包含方法和法则这两个层面的东西。在武术中身法属于技法,故重点在讲方法,而将法则放在“要领”中另外讲述,如形意拳除了十四要则,另有“身法”。
应该明白:法则(要领)是贯穿始终的规则性原则性的要求;方法是针对具体情况而采取的间或性的手段,它不贯穿始终。
“太极拳十要”和“形意拳十四要则”中都有“涵胸拔背”、“沉肩坠肘”等要求。这些要求是从整体上讲的,要贯穿始终的法则要领,而不是方法。
《太极拳论》中的“身法”,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身法,或者说它不是习惯意义上的身法。因为它含有方法和要领两个层面上的内容,不利于解释。其中“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六项为法则、要领,是所有内家拳在行拳过程中“始终”要遵循的;“腾挪、闪战”则是方法,是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的具体手段。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一套拳中始终腾挪闪战,因此方法有间或性(暂时性)。
当然,在武术(包括太极拳等内家拳)中,身体任何部分的运动往往都不是完全孤立的。将手眼身步分开来讲解,是为了教学讲述上突出某一部位的需要。因此,我们讲“身法”只是相对独立。而在技击中身法的任何运动变化,无不由头颅和四肢一齐配合行动。例如,进身动作,往往由步法和头部的配合。故在拳谱中分述“手眼身法步”时,又强调“一动无有不动”,“一枝动百枝摇”,强调手足齐到。
身法问题是一个大话题,鉴于本文主旨不多赘述。
总而言之,“立身中正”从来就不是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也不是练拳过程中始终要保持的姿势,它主要是练拳或发劲之前的一种要求而已。
任何一门武术的要领都是为武术的作用、目的服务的。武术要领的确定(制订)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成功、浸泡了无数前人的血汗和智慧,甚至是用生命作为代价的经验的总结;绝不是毫无实战经验的人坐在书斋里摇着笔杆凭空想出来的。“立身中正”可以作为练内功时的某种要求,但却无助于太极拳的身法和其它技法。就像练书法之前也要“正其手脚”一样,“正其手脚”并不是书法本身的技法和要领。错误地将“立身中正”当作贯穿太极拳练习始终的要领,盲目地扩大它的运用范围,甚至将其作为太极拳的“主要”身法等等做法,极大地阻碍和影响了太极拳的正常发展。致使原本极为灵活圆转的“腾挪闪战”,变成了僵化和“板滞”的身体蠕动,像一块木板,直来直去,成了挨打的活靶子。
必须看到,对太极拳理法的误解,远不止一个“立身中正”。诸如,太极拳身法中明明写的是“裹裆”,偏有名家说动势时“裆须开”、“胯根须松开撑圆”等等。难怪一些运动员行工走架时跟患有严重小肠气似的,揸着腿,怎么看都让人觉着别扭;若要实战,能行吗?
所有这些,都应该引起太极拳界认真思考。对每一个问题都想一想,在实战中试一试,问一个“为什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应该盲从。只有这样才是继承和弘扬传统太极拳的正确途径。否则,太极拳真的要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