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章)
另一种理解
故事来到这里,好像已经圆满了。
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将会得到新的见解。
其实,严格来说,唐•谢利和托尼最终的和解,如果被理解为黑人与白人的握手言和,有些勉强,倒不如认为它是两个被歧视人种的内部矛盾的消解。
怎么说呢。
首先,托尼并不是一个纯种的白人,他是一个意大利裔白人。
在当时来说,意大利人在美国本土也被认为是有色人种,虽然他们也被当做是白人的一份子,但是却处于白人的底层。
正如逮捕托尼的那个警官所说:托尼自己也是半个黑鬼。
而托尼之所以可以在美国南方横行无忌,只是因为他顶着一张白人的脸。
一旦他的种族被说破,他将受到来自白人同胞的无情鄙夷。
所以,说得较真一些,这个故事的“黑白和解”,只是一个真正的黑人和一个边缘白人的和解。
而且,电影中的黑白和解,只是唐•谢利和托尼两人之间的和解。
从印第安纳州汉诺威的演奏开始,唐•谢利就不断地受到来自白人的刁蛮和伤害,直到最后一站阿拉巴马州伯明翰,酒店总经理固守传统,拒绝唐•谢利的就餐要求。
唐•谢利的惊世才情和坚定意志,始终无法改变美国南部白人对黑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他一开始时就得不到南方白人的尊重,最后离开美国南部也没有得到。
他改变的,只是他身边的这个边缘白人,托尼。
所以,严格来说,这算不上一部正宗的“黑白和解”主题的影片,电影中的各种情节安排,更多的是为了体现两人的觉悟和成长,而非两个人种间的和解。
那么,怎么理解《绿皮书》它的中心主旨呢?
或许有更好的角度,那就是“自我救赎”。
唐•谢利这角色十分有趣,他生为黑人,却有着白人上流社会人士的身份;他有着黑人天生的音乐天赋,却学习了白人的音乐;他是一个同性恋者,却曾拥有着一个普通的家庭。
在遇见托尼之前,唐•谢利的生活就像他影片开头的打扮一样,华丽的白袍闪耀夺目,而内在依旧是那接近泥土的黑——高贵的钢琴家只是他华丽的装扮,他的肌肤始终是黑色的。
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在,否认自己生而带来的身份,为的就是打进白人上流社会,企图用自己杰出的一面,改变白人的人种偏见。
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唐•谢利太过弱小了,仅仅依靠他一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改变整个美国。
这时,唐•谢利就直接陷入了“四难”境地——他在白人群体中只能得到虚伪的欣赏,在黑人同胞那里也不能得到认同,普通人也接受不了他的同性恋身份,家人也无法忍受他繁忙的公务。
唐•谢利被彻底孤立了。
在这种孤立中,唐•谢利渐渐迷失,一方面他同情黑人同胞的处境,也为自己受到的委屈而悲哀,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接受黑人同胞的文化。
他变成了一个不够黑,不够白,又不够男人的人。
正在他挣扎着想为他的黑人同胞做点什么时,托尼出现了。
托尼是一个硬汉子,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当汉诺威那个无礼保安取笑托尼是油腻意大利佬,托尼毫不犹豫地赏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白人向他们投来异样的目光时,托尼头也不回地向他们竖中指。
当白人警官说托尼是半个黑鬼时,托尼立刻将白人警官扇得晕头转向。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托尼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即使要付出重大代价。
而且,托尼也没有跻身上流社会的想法,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他一生都住在布朗克斯的同一个街区里,和他的父母,他的兄弟,还有他的妻儿——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定位。
这样的托尼对唐•谢利的影响是巨大的。
托尼先是在车上向唐•谢利展示了唐•谢利黑人同胞的优秀音乐家和优秀音乐,而后又让唐•谢利品尝了来源于黑人文化的肯德基,再者就是在后来的角色冲突中引导唐•谢利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唐•谢利在雨中向托尼咆哮的那一句:所以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我甚至不够男人,告诉我,托尼,我是谁?!
这代表着唐•谢利开始对托尼这个白人展开心扉,吐露真情,他也开始明白,自己的自我定位出现了问题。
然后,在阿拉巴马州伯明翰那场演奏,托尼鼓励唐•谢利做回自己,唐•谢利当即拒绝了在伯明翰演出,即使总经理百般劝阻,唐•谢利依旧不回头地离开了。
这时,唐•谢利知道,忍气吞声并不能为他争取到白人的尊重,做自己才能。
他的白人低音提琴手乔治也笑了,对此表示赞赏。
当唐•谢利来到橘鸟餐厅,弹奏了肖邦的《冬风练习曲》时,他的高超琴技打动了他的黑人同胞,他们给予他掌声和赞赏,连托尼都激动得呐喊起来。
虽然这个餐厅看起来简陋破败,虽然那架钢琴看起来破旧不堪,虽然那些黑人同胞看起来毫无高雅风姿,但身穿燕尾服的唐•谢利却融入其中,像是他本来就属于这个地方。
唐•谢利终于被黑人同胞重新接纳了。
最后,回纽约的路上,托尼已经疲累不堪了,唐•谢利亲自驾车,送托尼回家。
当托尼到家时,托尼要求唐•谢利和他的家人一起过平安夜,唐•谢利拒绝了。
但是,回到他的城堡时,唐•谢利意识到了,让自己无法与白人正常相处的原因,除了来自白人的鄙视,还有自己戒备心和该死的“自尊”。
于是,唐•谢利带着礼物,登门拜访,加入都托尼家的平安夜聚会去,他受到了托尼家的热烈欢迎——我想,唐•谢利找到了与白人和平共处的正确态度。
唐•谢利不再拒绝融入他黑人同胞的文化圈,不再鄙夷同胞的文化,同时,他不再用权利和地位装饰自己,把自己打扮成国王,坐在高高的王座上,分隔他和白人朋友。
他甚至愿意,为他的雇员托尼开车,加入托尼的家庭聚会。
他重新找到了自我。
这也就是《绿皮书》的主题:救赎始于自我救赎,自我救赎源于自我认同。
结束及一些想法
《绿皮书》这部电影,让我想到很多。
特别是种族歧视。
其实,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上,受歧视最严重的不是非裔,而是亚裔。
而在亚裔中,受到歧视最甚的是华人,特别是大陆华人。
国际上,大家对非裔的歧视并不明显,至少,在明面上,没有人会说非裔的是非。
但是亚裔华人不同,几乎是就业,教育,法律等全方面公开压制。
甚至有时候,亚裔华人还会受到非裔的歧视。
那面对这样境况,我们亚裔华人,又该怎么办呢?
答案,或许就在电影《绿皮书》里。
-end-
呐,等你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