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阅读《建构解决之道》,今天读书的内容是焦点解决的基本精神。基本精神是重中之重,所以读书更加需要精细化。我们一群人花一个半小时共同探讨第一条基本精神——SFBT基于建构解决之道,而非问题解决。集体的智慧总是无限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碰撞出的思维犹如万花筒,真是一百个人读书,就读出一百个哈姆雷特。估计许维素老师当初写这本书时,也不一定能想到有一天会被解读出这么多丰富多彩的内涵吧!
每个人说的都是自己的理解,我也分享一下自己对第一条基本精神的理解。
“基于建构解决之道,而非问题解决”,整体的理解是以建构解决之道为基础,而不是以问题解决为基础。这里的“基于”是“以什么什么为基础”的意思,“建构”一词来源于建筑学,原指建构起一种构造,在这里粗浅地可以理解为“建设与架构”,建构着重在系统的建立。“建构”也可以是一个动词,“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在当事人的参照架构或思维脉络下,建构起一个让来访者可以正常工作的系统,引领我们思维方式的转变。“解决之道”里的“道”指方法、策略、方向、框架、系统等。
“而非问题解决”是指“不是围绕着问题的解决”,而是更侧重于建构解决之道,即“受之于渔”而非“受之于鱼”。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可能解决的,比如有人得了很严重的疾病,这个病很多时候是不能解决的,但焦点的“建构解决之道”理念是,我们怎么在“病症”存在的情况下,有什么样的资源和方法可以利用,让生命的质量相对好一些。 其实建构解决之道的过程也是在陪伴人们长出独立应对问题、与问题和平共处的能力的过程,而不是彻底解决问题 。
焦点的解决之道很多时候不是围绕着问题进行的,很有可能谈论问题会引发更多的问题,还会被问题带走,让当事人陷得更深。但不侧重谈论问题也不是一点儿也不谈论问题,谈论问题与不谈论问题,是要看当事人的意愿,谈与不谈问题都是为了更好地建构解决之道。
如果遇到倾诉欲望特别强烈的当事人,一定给他时间倾诉,但如果对方翻来覆去说的都是类似的情况,需要及时地打断,趁他喘口气儿的机会打断,运用摘要加提问掌控谈话方向。
越来越喜欢这种读书方式,看似一个早上只读了一句话,好像特别慢,但读出来的内容特别丰富,感觉比一个人读一个月的书读到的还多。感谢刘老师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