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道德经》第十五章赏析
――――牧童对蔽而不成的认知
浊而静之徐清, 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欲盈,故能蔽而不成。
阴阳动静可以互换,在适当的时、势作用下有着无穷的变数。浑浊的水是因动而浑浊的,浑浊的水若静下来,过段时间会分离出杂质与清水。居住的地方长期不住人会死气沉沉,有人居住了洒扫庭除生火做饭欢声笑语才会有生气。这就是动静相益相倚。水置放时间长了会馊,居住的地方太静没有生气太喧嚣便会嘈杂。要保持“物为己用”(致用)的宗旨即适可而止以致不“过”。
大家看前边这句“保此道者不欲盈”,老子说这悟道之人他不想做到极致的状态,因为悟道的人看清楚了那个极致的“盈”的状态是幻象,您所认为的完美、圆满、极致,换一个角度有可能就是残缺的,这些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蔽而不成”到底是什么状态?牧童认为就是不追求那种别人所谓的圆满、完美的状态,而是刻意保持一些有条件的放弃。
您越从容可能做得越好,外人看来所谓的“蔽而不成”,所谓的缺憾,实际有可能是你有意的放弃,您抓住了最核心的东西,对一些不重要的您做了放弃,但这个放弃在别人看来是“蔽而不成”的,能做到这点放弃的,其实这是有智慧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
老子是提倡节欲的,老子也认为欲是万恶之源,是有原罪的。要好好生活,生活的更好是应节欲的,不能放纵。“功成身退”“不争是争”等充分说明欲的危害。一是自己害了自己――纵欲,二是别人害了自己――妨碍了别人的欲。应此,老子认为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人亦没有完人。既不可能是通才也不可能全部契合他人意愿。这一切都是“欲”的做祟。
“夫唯不欲盈,故能蔽而不成”。牧童以为这句话多少有些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意味。
前面讲了“得道”“持道”之人的状态,外观看不出与常人不同,但他们的严谨豁达谦虚温和自是不同于常人。他们“悟道”“得道”“持道”的根本法宝就是“不欲盈”,外在表现就是将自已隐藏(蔽)起来,看起来和大众没什么区别(不成)。
本章中老子勉强通过比喻来形容得道之人的言行举止、相貌特征、以及他们好像具有深不可测的思维能力和无所不能的行事能力。总之,这样的人,无论是他们的行事能力,还是精神境界都远远超出一般的人,但他们的外在相貌和风格却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比一般人还表现得毫无个性和特点。
或许坊间一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从某方面道出了蔽而不成的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