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刘瑜《送你一颗子弹》
看完《月亮与六便士》,感觉与自己的预想差别很大,或许是因为这本书太过有名,看过一些相关评论,所以对内容有一个基本预判。我以为我会喜欢主人公的,毕竟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但没有,我不喜欢斯特里克兰,无关乎他的作品。
“斯特里克兰是一个可恶的人,但我依然认为,他很伟大”,这是作者对他的评价,“他一心一意,追求理想,为了实现它,不惜牺牲自己——这一点,很多人都能做到——甚至牺牲他人。他心存幻想”。斯特里克兰对理想和艺术的追求让人敬佩,甚至不惜舍弃工作、家庭、友情等等。但我始终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与周围人的联系和交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因素。人的价值体现无非就是内在和外在,内在靠的是内心的心灵诉求得到满足(斯特里克兰就遵循了自己的内心),外在靠的是社会的认同和名利的回报(可能有点俗,但却是最透明的一把尺)。一个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存在,哪怕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作品的“伟大”也是被世人定义的,或者说是被世人选择的,很多“伟大”的作品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流传下来,就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所以,内在和外在孰轻孰重,就看个人选择了,文章中的一段话道出了真谛: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怎么能叫作践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月亮,六便士,没有高低贵贱,只是不同的选择而已,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认同自己的选择。
图片发自简书App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