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梦魇,它带给后人的是无尽的哀伤,但更多的应该是人类集体的自觉性反思:是什么诱发了这场集体性的战争狂热?又是什么导致这样的世界性战争悲剧一再重演?这段历史无疑是沉重的,它不容人类去抹杀和遗忘,否则不过是“后人而复哀后人”罢了。那么,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必须冷静,去理性的分析二战爆发的根源,才能做到从源头上防微杜渐,让历史真正成为一面影射实现的镜子。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笔者必须事先说明两点,它们是本文立论的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所谓“根源问题”并不等同于“开端问题”。“根源”(source)更多带有一种隐性的成分,它是一种无形的蓄势,犹如江河的源头,往往是众多暗流,难以辩说。而“开端”(beginning)则是显性的,是一个事件得以发展的“元节点”,它是单元性的。因此,在讨论二战根源的时候,它必然会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民族传统(心态)、地缘环境等综合因素的考虑,本文仅就“德日民族精神之比较”这一途作为切入点进行纵深叙事,希望能够管中窥豹。第二,所谓“假说”,即是尚没有被证实或证伪的结论性假设。其实,作为人文社科类的历史学,它的结论多半都只能称得上是假说,因为历史学的结论要么是对史料的钩沉升华(实证主义),要么是史家个人体验“了解同情”(历史复原)的结果,但它们都是“今人说旧事”,难以得到证明(年代越久远,这种感觉就越明显,此说好似顾颉刚先生所谓的“层累的造成古史说”)。因此,所谓的权威性史学结论也不过是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罢了,算不得绝对的真理。
在明确这两个前提后,笔者便可以就个人认识发表一己之偏见了。笔者认为二战之所以会在西欧的德国和远东的日本相继发生(暂不谈意大利),绝非巧合,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共同原因左右着这两个国家对外政策的相似性,即德国和日本传统民族精神中的极端性造成了它们在面对外来经济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极度的不适应感,从而使得国家内部结构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对外寻求嫁接危机的机会便在情理之中了。
具体而言,德国和日本的民族精神中都包含着两种完全相反的极端性成分。众所周知,德国自近代以来一直都是一个文化学术的大国,从十八世纪以来的近两百年里(至二战前),其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可谓大家辈出、不胜枚举,像哲学领域的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文学领域的歌德(注:德国所出的诗人数量远不如英国与法国,日耳曼民族的理性精神可见一斑),艺术领域的贝多芬等,其实,这里面所体现的恰是德国人性格中的两种独特精神,即“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是一种哲人的气质,具有形而上的抽象;“脚踏实地”是一种学人的精神,作学问严谨、彻实、令人信服。黑格尔说过,“德国的精神中心在柏林,柏林的精神中心在柏林大学。”这句话本身就是这两种精神最好的浓缩。其实,这两种精神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理性主义精神。这种理性主义精神既是一个民族的优点也是缺点,它的缺点在于:由于理性的民族多少缺少了些浪漫的风度,有时难免显得有些实在的近乎于刻板了,难得变通,因此便特别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所利用,煽动民众狂热的爱国情绪,以致于发动战争。特别是日耳曼又是一个过于理性的民族,且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所谓“过犹不及”,在面对一战战败后“凡华体系”所带来的耻辱(精神高压)与世界性经济危机带来的双重打击时,那种德国人骨子里非理性复仇情绪便会一触即发。而德国纳粹元首希特勒恰是一个极富演说天赋的人,他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以达到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这一点,在希特勒灭犹运动中表现的犹为明显)。因此,在这种极端理性的民族精神的推动下,各种因素便会合流成一股强大的诱发力量,二战的爆发也就再所难免了。
再看日本。日本民族的精神充分体现在《菊与刀》(鲁斯 本尼迪克特)和《武士道》(戴季陶)这两本书里,它们都是外国人看日本文化(前者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后者是中国民国时期有名的政客),有一种“旁观者清”的心态,或许这更有利于看清日本文化的本质。就“菊与刀”而言,这两种物化的意象分别代表了日本民族的两种精神(刚柔并济),菊(阴柔)是日本皇家的家徽,刀(刚直)是日本武士道的象征,如果将菊看成是大和民族向内的艺术人文操守,那么刀便是大和民族向外的征服精神(它看似是一种民族的自信,实则是由于外在资源的先天性不足与地理环境的天然限制所造成的变态的民族优越感)。而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核心是绝对服从与殉道精神。因此,日本精神相对于德国而言又显得过于感性,是另一个极端。特别是在富有军国主义传统的日本,这种过于极端的感性精神同样容易被一些右翼军国主义分子所利用,使之不可避免地朝着法西斯战争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二战之所以会在这两个典型的法西斯国家形成战争策源地,其极端化的民族精神是不可忽视的根源之一,德国人过于理性的民族精神与日本人过于感性的民族精神在无形中都被一些战争投机分子所利用了,使得这两个国家在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时,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向外侵略扩张,以求转嫁危机。事实证明,当法西斯国家选择走上这条非正义的强权之路时,等待它们的终点必然是颠覆性的失败!
关于“二战根源问题”的一个假说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段时间,一部由中国导演执导的动画长片,入围了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有“政治管教所”之称的柏林电影节,向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