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时,关公率部前往荆州驻防,路过丰都鬼城,见丰都鬼城景色迷人,很想停下来玩上几天,却因军务在身,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到了荆州,丰都鬼城的美景不时出现在关公眼前。
荆州驻防,久久不见战事,关公渐渐放松了警惕,东吴大将吕蒙探得虚实,趁机起兵夺了荆州。关公败走麦城,被吕蒙伏兵捉住斩首。孙权为了嫁祸于人,俯首称臣将关公的头割下来献给了曹操;曹操一眼看穿了孙权的阴谋诡计,以王侯之礼,在洛阳厚葬了关公头颅。
从此关公身首分离,身在荆州,头在洛阳。
生来心高气傲的关公,哪忍受得了这身首分离、无头之苦?魂魄在空中久久游荡,今天游到这里,明天游到那里,没有个定准。游到哪里,便大喊一声“还我头来”!其喊声如同炸雷,震得地动山摇。
关公这人记恨心强,吕蒙和孙权害死了他,他一直记恨在心里,时时都想寻找机会报复,出出胸中的一口恶气。
机会终于来了。
孙权夺取荆州后,好不高兴!这天,大摆宴席为吕蒙庆功。就在文武大臣到齐、各就各位、孙权为吕蒙评功摆好的时候,关公魂魄缠上了吕蒙,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借吕蒙之口大骂孙权,把孙权骂得个狗血淋头,体无完肤。骂完,吕蒙七孔流血而死,文武大臣见了这般情景,一个个吓得心惊胆战,魂不附体。
是夜,明月当空,星斗满天,关公的游魂荡荡悠悠来到了玉泉寺上空,大喊一声“还我头来”!玉泉寺里一老僧,法名普净,正静心在禅堂打坐,听见空中传来喊声,赶紧走出禅堂张望,一看是关公,禁不住一声叹息,随即招呼关公魂魄降下云头,停在了玉泉山上。
普净对关公说:“将军大喊还我头来,我区区一老僧,上不能通天,下不能通地,有何办法将头还给你?”
关公说:“我不能没有头!”
关公不依不饶,很是蛮横。
普净说:“将军这就有些不讲理了。”
关公问:“我怎么不讲理?”
普净说:“你的头是头,别人的头,难到就不是头了!”
关公问:“此话怎讲?”
普净说:“想当年,将军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斩文丑,他们的头难道不是头吗?又叫何人还呢?”
关公闷着不吭声了。
普净接着说:“再说,将军死后,一直在寻找机会报复,魂魄缠上吕蒙,东吴庆功宴上大骂东吴国君孙权,骂得孙权在文武大臣面前脸面丢尽,无地自容。到后来,缠得吕蒙七孔流血死在宴席上。要说,你人也骂了,仇也报了,还有什么不好想的呢?”
听普净这么一说,关公心里平和了许多。
普净见关公不再吭声,便好言相劝:“将军寿岁已尽,这是天意。天意是不能违背的。再说,将军一生征战,身心疲惫,死后应该早早找个安身之处歇息才是。丰都鬼城景色迷人,将军何不到那里去落脚。”
普净一说丰都鬼城,正中关公下怀。
关公喜出望外,来荆州之前,自己不是被丰都鬼城的景色迷住了么?丰都鬼城山清水秀,实在是一个安身歇息的好去处。生前军务缠身不能游丰都鬼城,死后游丰都鬼城不是蛮好么?老僧普净说得好哇,自己一生征战,杀了那么多人,死后还要了吕蒙的命,这些头谁来还呢?该早早了却阳间的一些烦恼事,求得一个安神为好。
难得普净指点迷津!
关公谢过普净,游魂荡荡悠悠地向西边飘去了。
这天,关公游魂进西陵峡,穿巫峡,出瞿塘峡,听见有人在喊:“将军请留步。”关公朝喊声飘去,降下云头一看,此地正是丰都鬼城,好不欢喜!这时,关公见白无常拿着链子大步走了上来,不由得一愣。
就在白无常要把链子抛向关公时,崔判官上前一把拉住了白无常,说:“不得无礼,这是关将军。”
白无常赶紧收回了链子。
崔判官向关公作了一个揖,说:“让将军受惊了,将军请随我来,阎王爷要召见你。”
关公随崔判官进了天子殿,施过礼,阎王爷说:“关将军一生征战,成震四方,又讲究个“义”字,很是招人缘!该是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闻将军阳寿已终,遂召你来地府养神。我特下旨为你修了一座殿堂,以便将军安息,你随崔判官去看看吧!”
关公谢过阎王爷,随崔判官出了天子殿,走不多远,果然看见一座新修的殿堂,飞檐画廊,金碧辉煌。大门上方横着一块扁额,上书“上关殿”三个大字,好不气派!
崔判官说:“阎罗天子很是看重将军,要你住在他的身边,随时有个照应,因此专门为你修了这座‘上关殿’。”
关公点头称谢,进了殿堂。
就这样,关公魂归丰都鬼城,安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