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便成了周围街坊邻居家长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方圆几里的年纪相仿的孩子,一古脑儿地被一所小学收下。由于当时年龄小了一岁,入校被拒,苦于孤独一人,无孩子陪我玩耍,便极力央求母亲去学校找校长讲情。
校长倒也开明。在已经开学十多天的情况下,我便用妈妈买的一块手帕,包着语文、教学两本书,和一个铁皮文具盒正式上学。
那时候,两门功课,两节课时。之后便是满世界疯玩儿的节奏。
背课文永远都是我的强项,每逢期中和期末考试,所有的复习题都是必须提前背出来的。临近考试前的几天,也是我既开心又纠结的日子。
开心的是永远都是全班同学中第一个背诵完复习题,被老师表扬得体无完肤,而后蹦出学校大门的那个人。
纠结的是一同上学来的同学,不能一同回家,更加烦恼的一个人的玩耍是不快乐的。
但是老师的鼓励,却伴随着我的成长过程,足足使我自信了几十年。
去年参加了简书版权组织的“更无用的写作课”,在王小麦老师的指导下,应该说对写作的理解也深刻了许多。
虽然没有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过,但小麦老师那细语呢喃式的讲座,却力道十足,让我受益匪浅。
前段时间,在给我作业的留言中,那充满期待的鼓励,虽然迟到了许久,仍然让我激动不已,动力满满。
无论是儿时老师的鼓励,还是现在得到写作指导老师的表扬,都会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