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曾说自传难写,在我看来写读后感也不易。读完一篇文章,真正有感而发的思考才彰显深刻,真正发自肺腑的感慨才饱含深情。如果我看完一篇文章而没有任何感思,你却硬要我矫情地挤出一丝体会,那么我只好胡言乱语,老生常谈。
几乎所有成功类书籍都在教我们如何走捷径,如何更快更好地接近自己的目标,这份资料也不例外。资料中大量叙述了历年各科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及心得,罗列了一系列的应试技巧,以及畅谈心理素质与考试成败的因果关系。统筹求知全局,立足学习整体,毋庸置疑,这些方法、技巧无一不贴合考生实际,诚然是对付应试的不二法宝,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但是聪明的,走捷径真的对我们有益吗?我看不一定。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所以我们才有“回到原点”之说。那么,回归到教育本身,我们是否应该少一些功利与浮夸,多一些追寻与探索。
说到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它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因为古而有之。从隋唐开始,应试教育就以“科举制”的身份“横行”中国千百年,读圣贤书从此与考取功名挂钩。所以,从小家长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读书是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是为了将来有出息。他们总是给我们灌输这样的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改变命运”,却没有一个老师告诉我们,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已。而在我看来,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理解这个世界,因为它真的不那么公平。
就教育而言,在我看来,教育的实质,不应该只是使优秀生变得更加优秀,更应该是使差生也能成为优秀生,甚至是精英。而尤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差生,都应该塑造其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仁”。所以,教育的真正目的应是:以人为本,天下大同。但是可惜,现实世界不是象牙塔,在应试教育优胜劣汰的“分数”方针之下,天下大同不过是痴人说梦。优秀生从来都是“万千宠爱在一身”,而后进生则成了“没有娘的小白菜”。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物质利益的浸淫下,当代教师群体开始变质,他们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倾向,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和追求个人私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不负责任,只把学生当成是炫耀工作成果的工具。他们是人世间庸俗势力的大合唱,一边做着自私、虚荣、逢迎,一边唱着宽厚、正直、坦荡,谁一旦对它屈服,就永远沉沦了,真是可惜。话虽然是说到了这个份上,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亵渎“教师”二字。尽管应试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大部分老师角色错位,但一定会有那么一小部分老师,在物欲中恪守本心,在盲流中坚守自我。在讲台,他们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在黑板,他们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在教室,他们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仍然是自己。为什么这一小部分老师这么傻(又或者说是尽忠职守)?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信念,一是年轻。有信念的总能忠于自己并走得长远,而年轻的却终有一天会年华逝去。
不扯这些没营养的了,免得遭老师恨。
下面扯点有营养的吧。
人的一生,或长或短,或悲或喜,或浮或沉,摆正位置很重要。步子迈大了容易扯蛋,所以别说什么“在你以后的人生的道路上,你还会容忍自己目标比别人低,成就比别人少?绝对不会!你不允许,也不相信,自己会比别人差!因为你是清华的!”,真心觉得蛋疼。难道清华的就一定要目标比别人高,成就比别人多,能力比别人强吗?俗不可耐。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农民岂不是成了一无是处的废物?现实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重要的是找准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不能成为风景,那就做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吧。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忘了哪位老师如是说。
他们都歌颂玫瑰香,我偏开出仙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