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年人都期望孩子按着自己的要求去生活,不自觉的又延续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方式。妈妈和婴幼儿的关系的影响会伴随一生。如果我们能够认识觉察到,变可以改写自己和孩子的命运。
当孩子出生后,父母是孩子唯一所依赖的人,是安全感建立的源头。孩子越小,亲子关系对其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越是严重的心理创伤,越是来自于生命早期。如果婴儿在孤独中学会坚强独立(很多大人反而觉得这是好事情,孩子省心),例如:很早学会独立入睡、自我安抚、那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很多人就算事业有成,夫妻关系和睦、各方面看似都比较好,但就是体验不到发自内心的亲密和快乐。
然而如果在婴儿期为孩子的一生奠定温暖扎实的人格基础。就像定海神针,无论外界的风浪有多大,都能安住于内心,度过难关。
婴儿出生后,仍然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如果延迟5分钟再回应哭泣的孩子,婴儿会觉得整个世界开始崩塌,无助的承受痛苦的煎熬,因为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用哭来呼喊。在出生的两个月里对外界反应很少,就是吃了睡。像还在子宫里一样,母亲给予积极关注和陪伴,就会维持婴儿的觉得世界与我一体,我可以想喝奶就有,想拥抱就有。妈妈对婴儿的微笑、哭了给予安抚、与他同在及时回应给够关注,会让婴儿得到较充分的满足。那么婴儿的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在分开,开始关注自己,同时也开始关注别人。主客体得到分化,对世界产生了基本的信任。不会在未来遇到挫折就想毁灭一切。
现实中我们很多母亲自身就得到的爱比较少,逻辑思维比较强大,容易遵循教条而不是心灵感应。用训练式做主导,缺少爱的流淌。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爱,而是时间安排到点干嘛。
如果婴儿没有得到父母的及时回应,而感到绝望,他未来的人生容易有两个方向:一种非常乖,不敢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讨好别人,生怕自己做错事;另一种是无法忍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会经常情绪崩塌,无界限的索取。让一个无能为力的婴儿在没有父母呼吸声、没有妈妈味道的地方睡觉,是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但却对孩子施加了冷暴力。过早让其独立睡,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独立,反而让他产生被遗弃的恐惧和对亲人的依赖。
我们可以和自己结合,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父母陪伴少不回应或是被敷衍是怎样的感受。现在呢是否对另一半渴求爱的呵护,得不到时又会崩溃。在得不到及时回应时,婴儿会累积大量的恐惧和愤怒,到了儿童期,会为一些小的挫折而大爆发,对父母拳打脚踢,当面对没有什么危险的事物时,会惊恐发作,害怕得钻角落躲桌子下就像要躲进子宫里。真正普通的儿童在面对新鲜事物时,虽有点害怕,但还是满怀好奇的要去探索。
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告诫年轻的父母们:“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