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享,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易经,六十四卦,很少,在卦辞中,出现这么长的文字的。事实上,这个不是卦辞,是彖辞。但不知道怎么就弄到卦辞里去了。但是也说明,古人对于教育的重视。
很显然,这里指出了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时机,教育的原则。教育的对象,是童蒙,这也是教育的时机。唯有童蒙,能够求我。求我就是教育的原则。
初筮告,再三渎,大家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的,很多股民,刚刚进入股市。不管是自己操作也好,听别人的操作也很,开始的时候,很容易赚上一笔。然后,就以为自己聪明,就喜欢再三操作了。而再三的结果是什么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喜欢折腾的散户,没有一个能赚钱的。
这里提到了险。山水蒙,山为止,水为险。股市有风险,如果不知道行止,是多么的可怕。教育也是一样,要学会怎么开始,怎么结束。否则教育不当,其中的风险,是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难道我们可以不慎重吗?
在蒙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对象,一个是童蒙,一个是我。童蒙,只要我们放低姿态,倒空杂念,我们就可以成为童蒙,但是,这个“我”在何处,“我”是谁?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如何能谈教育?大家找到童蒙求我的“我”了吗?如果你没找到,恐怕你想学习,想成长,不是开玩笑吗?
很多人也以为是找到了的,所有不少人,去学弟子规,也有人去学论语,大量读经,社会纷繁,到处都是大师,一时真假难辨。所以,我们能不能找到好的“我”,能不能找到代表大道规律的“师”,何其重要。
这点,蒙卦里没有特别指出,但是却指出了待师之道,那就是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表面上看,是学生对于师,如果不尊重,不信任,师是不教的。
但真正的意义,却是提醒作为童蒙,作为学生,需要的待师之道。那就是真正的尊重,真正的信任。不随意提问,更不需要怀疑,质问。提问题,只能提一次,再次,三次,都是渎,都是不尊重。这就是经典里告诉我们的,也是教育上,必须达到的,待师之道。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教育,才有利贞可言。
蒙卦,有享,利,贞,唯独没有元。请问,元在哪里?
在屯卦,也可以这样说。元,就是有没有。就是开始。显然,到了蒙这里,蒙已经有了。蒙,就是一个人,对于很多事,都是蒙察察的。不是有没有这个人,而是这个人很蒙。所以,不用讲元。只讲享,享者通也。能不能学习到规律,能不能启发出智慧,就是享的目的。把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时机,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原则,都弄清楚了,利贞就是必然的了。
这个蒙卦,主要也是我的卦。山下出泉,蒙。泉,全也。没办法,怪只怪我妈妈给我起的名字。大家现在是不是需要泉,需要全?这就是童蒙求我。童蒙求全。这也是只有我们这里,才能出现的象。所谓天垂象,现吉凶。
今天就给大家讲第一句吧。讲多了,也不好消化。而且很多文字的东西,我也要慢慢玩味,易经,就是如此的耐人寻味。不学易,何以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