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本还没看完就开始写文章的书。是因为这本书太好,虽是古文,但文字优美,通俗易懂。书中关于夫妻二人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雅致,其中相互珍视的深情不经意流露。并且,最重要的是,书里的内容都是清朝的蒋坦据实而作,为了纪念和妻子生活的点滴而写,更像是他们共同的回忆录。因为真实,所以更为感人。舍不得很快的读完,怕太快读到结局。
和其他的文人不同,写文大多为抒发自己的抱负之类,清朝的蒋坦把他和妻子秋芙日常相处的点滴写成了一部书,取名《秋灯琐记》,书名紧扣“秋”字,一是因为这书是写给其妻秋芙,二是因为他书中所记之事大都发生在秋天。
和《浮生六记》中沈复和芸的婚姻相似,蒋坦和秋芙从小就相识,双方父母也早已为他俩定了姻缘。秋芙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熟读诗书,蒋坦也年轻有为,考取了进士。新婚之夜,夫妻二人对对联,互考诗才,直至“檐月暖斜,邻钟徐动”,天微亮。
在封建落后,男女不平等的清朝,蒋坦却对其妻秋芙的才华极为肯定,他教秋芙弹琴,下棋。俩人常坐在楼阁上看夕阳西下,她弹琴,他听。
夏日酷热,夫妻二人黄昏时出游灵隐寺,途遇大雨,但二人游兴方炽,于雨中大树下观景。蒋坦写的一手好的描景文。
“···而黑云四垂,山川日冥合。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觉竹风骚骚,万翠浓滴,两山如残状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
雨停,俩人夜游灵隐寺,于寺中吃斋饭,主持赠画,秋芙题词。回来的路上。路过石洞洞中乱石堆砌成拱形,宛若几案,秋芙把琴安放在石几上,弹起《平沙落雁》之曲,洞外暮云四起,夫妻二人“相坐对望,忘乎犹在凡间”。多美的意境~
秋天,二人在虎跑泉的桂花树下饮茶,秋芙折了一直桂花插在鬓间,“额上发被树枝拂乱”,蒋坦蘸泉水为她轻轻抚平。可见心之细,爱之怜。饮茶末了,临走之时,他俩还折了好几枝桂花插在车背上,把新秋到来的讯息带给住在城里的人们,好有趣的一对夫妻。
“花神有灵,亦忆去年看花人否?”
蒋坦是个极为有趣之人,曾为秋芙画了一件满是梅花的衣裳,让她穿上,然后形容她是:
“香雪满身,望之如绿萼仙人,翩然尘世”。
秋芙也是心灵手巧之人,喜习书法,抚琴,对弈。她曾把葵叶捣成汁,又掺云母粉,把诗笺染成银光闪闪的蔚绿色,为蒋坦抄录《西湖百咏》。且秋芙极为聪慧,常和蒋坦辩论古今,蒋坦也称赞其妻之才在自己之上,常说自己妻子是仙子下凡。
夫妻二人的生活中处处充满雅趣。秋芙在院子里种了芭蕉,叶大成荫。秋夜雨落芭蕉,蒋坦听了心里难过,就在芭蕉叶上题诗:“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第二日秋芙见了在芭蕉叶上回他:“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好有趣的秋芙。
俩人结婚十五年了,蒋坦用尽笔墨详细的回忆了自己和妻秋芙从小时相识,“绕床弄青梅”到而今“与秋芙皆鬓有霜色”的日子;
“忽忽前尘,如梦如痴,质之秋芙,亦忆一二否?”
读到此处,心里说不出是感动还是酸楚,有多少夫妻能如他二人,到老了还是恩爱如初,甚至感情更加深刻,丈夫把俩人这十几年来走的路、趣事一一记录,给妻子看。问妻子,你还记得那一两件吗?蒋坦做此书时,秋芙已在病中。
秋芙回娘家久了,蒋坦思念她,写到:“时秋芙归宁三十五日矣,群季青绫,兴应不浅。亦忆深夜有人尚徘徊风露下否?”(秋芙已经回娘家多日了,身边有年龄相当的兄弟姐妹陪伴,应该兴致很高吧,她是否知道有人深夜在屋檐下徘徊,想念她呢?)
蒋坦虽考取了功名,但是并未为官。他们两家祖上应该都还不错,所以即使不为官也能度日。蒋坦有次出远门去了很久,夫妻二人写很长的书信。他回家那日,她提前出门,而把瓜皮置于小路上给他引路,又命丫鬟提前把小舟放在湖里,夫妻二人“相遇于苏堤第二桥下”。秋芙鼓琴做《汉宫秋怨》曲,蒋坦披襟而听。
“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风声环佩声也。”
蒋坦和秋芙夫妻二人皆信佛,常常感叹人生苦短:‘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之一二耳····一月欢娱,得四五六日。想亦自解语耳。’(末了安慰自己,一月有五六天快乐的日子也是挺好的了。)
蒋坦写此书时,秋芙尚在人世,所以应该是看到蒋坦为她写的文了。他夫妻二人一生淡泊名利,是忠诚的信佛人。蒋坦惟愿尽完家中为人子,为人兄的义务后“与秋芙结庐华坞河渚间,夕梵晨钟,忏除慧业。花开之日,当并见弥陀···即或再堕人天,亦愿世世永为夫妻···当持此誓,证明佛前。”
(在佛前起誓,愿生生世世永做夫妻)
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没有雾霾,物资匮乏的年代,蒋坦与秋芙夫妻二人以书信,陪伴,志趣,了解,尊重,欣赏和关爱诠释了一段最好的姻缘。这样的感情太少,如今读来,仍是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