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是什么?
什么人可以拥有领导力?
我们拥有领导力能够做什么?
01
领导力是责任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领导力不是头衔、特权职位或者金钱,领导力是责任。但彼得.德鲁克并没有将责任展开来讲,那领导力到底是种什么样的责任呢?
刘澜老师告诉我们:领导力就是解决问题。领导力的责任:就是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不过不是任何问题都是领导的责任,是你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你一个人要带着一群人才能去解决的问题,这才是领导力所面对的问题。
刘澜老师用甘地的例子来给我们分享领导力。甘地,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领导者之一,他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领导了印度的独立运动,使印度取得了独立。这个问题不是甘地一个人解决的,是甘地带领许多人一起解决的。
从个人、家庭、组织、社会乃至国家都有问题,都有矛盾需要去解决。这些问题有些是你能够自己解决,有些是你不能够解决的。
领导力的本质:就是承担责任,解决问题。
因此,领导力就是责任;领导力就是去解决问题。
02
领导力与领导职位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把领导力与领导职位等同起来。其实,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有人会说:我今天坐到这个位置上就是领导力的证明。
你不难理解他的逻辑是什么?他是这样想的。因为我们是总裁,所以我们能做到这个位置上,而我们能当上总裁就恰恰证明了我们有领导力。
但这在刘澜老师认为: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并不代表你们有领导力,只能证明你们有领导职位。
确实如此,我们身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昨天上课听我们教授讲关于他同学的一个故事:他的那个同学是给人做手术的,是个外科大夫,名气特别大。现在是一名博士生导师,但是你想不到他一年一共才给病人做三台手术。
我们都知道关于技术性的东西都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的。他一年才给人做三台手术,那其余时间都忙着干嘛去了呢?他忙着去挣钱了,因为他已经营了好多店,人家要忙着做生意。至于很多人都夸他手术做的好,那是他自己“吹”出来的。就如我们教授说的:外科大夫要“三分技术七分口才”。
因为是个外科大夫都会做手术,只是做的好坏的程度不同而已。如果你有口才会去“吹”,那么名气就会大,找你做手术的人自然而然就多了。因此,你的技术就会越来越好,直到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教授的同学为什么能够做到那个位置上的?是因为他的技术好吗?是因为他对学术界的贡献大吗?都不是。是因为他的父亲是河南省的某个厅长。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即使做到了领导的位置,也并不能代表他真正的有领导力。
刘澜老师讲:美国有一位领导大师叫约翰.马克斯韦尔(John Maxwell),他本来是个牧师,后来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领导力大师。
马克斯韦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必须界定人们对领导力的头号误解的话,那就是认为领导力只来自拥有一个职位或者头衔。
因此,把领导力等同于领导职位,是对领导力最大的误解。
03
领导力与领导职位的关系
刘澜老师做了一个这样的比喻,他很形象地阐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跟区别。领导力像爱情,而领导力像婚姻。爱情不等于婚姻;领导力同样也不等于领导职位。爱情与婚姻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领导力与领导之间也有很密切的联系,那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
刘澜老师,用这样的两句话来概括。第一句,领导力是领导的责任;第二句,领导职位是领导力的资源。
领导力是领导职位的责任。怎么理解?比如说:你是公司里的人力资源总监。那么,为什么要给你这个职位呢?就是要你来解决人力资源上的问题。领导职位是领导力的资源,怎么理解呢?比如:公司给你提供一个职位,这样你就会拥有权利,同时也会拥有很多解决问题的资源。所以说领导职位是领导力的资源。
讲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即使没有领导职位也是可以具备领导力的呢?领导力是一种什么样的责任?它是一种去解决问题的责任。如果你没有领导职位,但同样也解决了问题,这也是领导力。比如说:甘地。他在期间并没有担任过什么职位,但他依然一直在解决问题承担责任。而且最后成功的解决了印度独立这个问题。甘地没有职位,但是他有领导力。
04
领导和领袖的区别
刚刚我们说到我们习惯把那些坐在领导职位上的人叫做领导。那些真正有领导力的人,我们称之为什么呢?中文里有这样一个词:领袖。
“领袖”,一般是指正在进行或曾经进行某项较有影响力的活动或某些较有影响力的组织的最高领导人(一般为褒义),比如"明王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革命先驱领袖孙中山”、“种族平等权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伟大领袖毛泽东"、“人民领袖习近平”等。
简单来讲,领袖:是指真正带领大家解决问题的人,真正可以让大家可以称之为榜样的人。有时候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这个人是你们团队的领导,而那个人才是真正的领袖。甘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是领导,但他是领袖。
所以,领导力更准确的说法,其实就是领袖力。
05
学院派一般研究领导
学院派一般研究领导,研究担任领导职位的人。在美国商学院里,研究领导力的学者的地位是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术界觉得领导力的研究很难量化,不够科学;二是学术界认为领导力不重要。
刘澜老师带领我们回顾这样一个经典的定量的研究的例子。这个研究是关于领导力的,但是它是由有两位社会学家做的,发表于1972年。他们研究了美国167家企业,研究对公司业绩影响主要有哪些因素。他们研究的结果发现:谁当CEO,谁对公司业绩影响最小。
而后来的后续研究,基本上也没有推翻这个结论。有人根据这些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领导力不重要。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有问题。他们研究的是领导,而不是领袖,你可以说谁当领导不重要,但你不能说领导力不重要。
因此,弄清研究对象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研究的是那些真正地发挥领导力的人,他们可能是领导,也可能不是领导。比如说:甘地。但是他们都拥有这样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承担了责任都解决了问题,他们不只是一个人解决了问题,他们是一个人带着一群人解决的问题。
总结:
划重点
1.领导力是责任,是什么责任呢?是解决问题的责任。
2.把领导力等同于职位,是对领导力最大的误解。
3.领导力尽管不等同于职位,但是两者之间有联系:领导力是领导职位的责任,领导职位是领导力的资源。
4.学院派研究领导力有一个误区:他们往往研究的是领导,而不是领袖。领导是担任领导职位的人,领袖是真正发挥领导力的人。
5.这个课程的主题是如何当领袖,而不是如何当领导。
课后思考
最后,我给你留一道思考题: 领导力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为什么?请说明理由。你要注意,这不是语文题,而是领导力的思考题,没有特别简单的答案。你的答案是什么?
我认为:领导力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合体。为什么呢?
1.名词:说到领导力就会联想到某一个职位。比如:校长、董事长或者某个单位的干部等,这样看它是名词。“当没当”
2.动词:领导力(Leadership)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的能力。主要是:做没做的问题。你有没有去承担责任?有没有去解决问题?“做没做”
3.形容词:有人会认为。领导力也是有“野心的”人;有“目标的”人等。“有没有”
4.三合一:真正的“领导力”(也就是“领袖”水平)需要你有那个“野心”;有坐上高位的“能力”;还要有真心的愿意去付出的那份“责任感”。但这样说并不代表你没有职位就不能拥有领导力,不是这样的。“领导力”它是一个合成词,关键在于“做没做”上。也就是说,不是你“有没有”、“当没当”,而是“做没做”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探讨的领导力的秘密,你明白了吗?欢迎留言!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谢谢!
愿我们能正确理解领导力,并运用和践行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