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东北人,“大酱”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大酱的用处很多,平日蘸食,炒菜,炖肉更是少不了。我的一个无辣不欢的朋友,出国门随身带的除了护照还有一瓶老干妈,饼干、面包都能抹一点。
我家小女儿的基因里似乎有着强烈的东北味道,只要给她一点点酱,任何酱都可以,她就可以举着小手不停的往嘴里送各种蘸过酱的食物,从蔬菜到面包,不一而足。
而我更是如此,用东北黄豆酱加上鸡蛋过油之后就形成了天下第一美味--鸡蛋酱。新鲜的小葱、黄瓜、水萝卜、生菜、苦苣等等青菜清洗干净,要是有家乡的干豆腐,那简直就是最幸福的一餐了。
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有自己的“酱”--画图,无论是人事问题,财务问题,还是需要设计方案,我都喜欢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步骤如下:
1、把我想到的所有点都写出来;
2、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画出逻辑图;
3、顺着逻辑图,找出藏在逻辑图之外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
4、以解决为目标画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5、在接下来就是分配资源,执行,确定监督和输出的节点;
这样,无论再复杂的问题,都能在纸面上清晰的呈现出来,而且思路就是这样画着画着就自己蹦出来了。
管理上通用的“酱”还有另一个名词,叫做奖惩。但现在很多企业把奖惩做偏了,本来应该解决问题,激发战斗力的制度,却被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变成了扣钱的利器。
一个企业的HR曾经沾沾自喜的列举自己帮助老板省钱的几大举措:
1、迟到,罚款,再扣全勤奖;
2、绩效奖励,就是把原本的基础工资里面的20%拿出来大家抢,很多人变相降薪;
3、年终奖,最终发放会因各种原因、制度而打折扣;
4、加薪,绝不主动加薪,一定要逼的员工快要辞职的时候才给加薪,而且不能是员工想加多少加多少,一定是要讨价还价的。
不知道会有多少企业管理者会喜欢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但我却很难认同。我认为人力资源不是为罚钱和省钱而存在的,而是为了最大化的利用人力资源而存在的。
以迟到为例,现在很多企业的做法就很好,上班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而是一个区间,从早上8点半到10点之间上班都可以,只要保证每天8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就不算迟到。以项目成果,工作总时长作为衡量标准,远比9点的一次打卡要合理的多。
而绩效奖励也绝不是为了省钱而存在的,逼着员工签订新的绩效合同,同意拿出20%的基础工资作为绩效奖励,绩效达成才能拿满薪水,这种行为其实真的很“狗腿”,无论从理论上讲如何合理,但从心里上对所有员工都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