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午下了一场雨,室内的温度骤降,要穿长袖才能呆住。
看着某度搜索框上的高考倒计时,我才有一种真实的感觉,又是一年高考时。
我参加高考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会还是7月7、8、9三天考试,烈日当空,考场里没有空调,只有电扇哗啦啦地扫来扫去。顾不上热,那会好像也没有现在温度这么高。
十几年过去了,高考时间也早已从过去的7月调到了6月,唯一不变地是气氛依然凝重。
于学校领导、老师,教学成果的验收时间到,一年的奖金及下一年的安排全看这届考生成绩了。
于考生家长,那些辛苦接送、陪读的日子即将结束,检验十几年努力的时候到了,孩子的命运会怎样,两天后见分晓。
于考生,多年培训班、补习班终于结束了,人生即将开启新的篇章,终于不用起早贪黑了,终于可以走出家门自由飞翔了。
2
向着高考的终点冲刺。
如今的孩子从高一开始就没有正常休息了,早上六点不到就起床,晚上十一点多才睡觉,桌上堆成山,各种题海战术。学校生活的状态就像是网上流传的衡水一中学生排队打饭的情景。
不管老师还是家长说的最多的都是类似"努把力,考上好大学,就不用这么辛苦了"、"上了大学就不用学习了"这样的话语,让人以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进入另一个阶层,从此走上康庄大道。
事实上,高考的确是一个结束点,是一种学习方式的结束。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只要不太笨,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肯下功夫,考上大学不是梦。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要学生愿意学总能学进去。
终于走到那三天,有人紧张,有人磨拳插掌、跃跃欲试,有人平静。那时候,我是平时做题都会。考试时心清如水,答题也很快,但总在不经意间出错。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的考试心理素质太差,根本没发挥出平时的水平。我当时知道吗?并不是完全不知道,只是没觉察。因为不到全考完,我不敢和别人讨论题目。
但不管怎么样,高考终于来了,终于熬到高考了。
上学的那些年的确辛苦,但和在社会上相比,和辛苦培育的父母相比,高考之前的生活真的太幸福了。
3
我们以为高考是人生艰难旅程的结束,不,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的长征路才真正开始。
没有考上大学的尤其是农村的孩子,远走他乡打工,挣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然后生孩子。或许你还没大学毕业,你的同学已经当爸了。人生就此定格。
对于还算富裕的地区来讲或许没什么,但对于那些要靠着高考走出山沟的人来讲,人生就此灰暗。除非成了富豪,否则处处都受到没学历的困扰。
上了大学,第一个学期班里很多同学都胖了很多。很多同学的生活就是直到不得不起床才匆匆爬起来去教室(作为新生还不敢旷课),晚上喝酒、打牌、聊天、看录像。
有些人考试前通宵背诵,考试时再辅助做个弊,考过四级,拿到学位,四年大学结束,然后进入找工作、失业的循环状态。这是大多数。
有些人早早地给自己做了规划,考研还是找工作。还有的家里早早给做了安排,一毕业就有工作。
因为高考,人生有了第一个分岔路。一边直接进入社会这个竞技场,一边通往传说中的象牙塔,作为一个缓冲带可以晚一点进入社会。
早进入未必抢占先机,后进入未必就是拾人牙慧。除了那些还没出生就占领超前起跑线的人,大多数人都面对相同的起跑线,得面对同一个竞技场。
4
高考,不是终点,是另一场比赛的开始,竞技内容、赛制、对手开始不一样了。
位于不同城市、档次不同的学校,教学、氛围都会有很大的差别,接触到的人和事也有区别,眼界开阔程度也不同。这些都可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他的努力方向,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毕业时手里毕业证、自己的能力、技能决定了能拿到什么样的工作机会。
中学的学习是为了通过高考,考的内容再多也都在书本上,只需要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理解、吃透,通过各种题目的变化掌握内容,就可能考出好成绩。
考试内容来自同一套课本,统一试卷。赛制简单,只看分数,不拼脸、不拼爹,对手是自己省里的同届同学,有可能考试前你都知道自己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到了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可能是你的对手,没有特定的比赛内容了,赛制复杂,或者根本就没有清晰的赛制。可能没有老师指点了,比赛的复杂程度超出想象。
这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赛场,它有特定的规则,但有些人只有上了场甚至可能输过多场比赛才知道该怎么比。而有些人上场前就知道了,所以才会有同样的起点却很快不在一个层面上。
这场比赛注定能赢到底的人寥寥无几,唯有不断提高综合战斗能力,才拥有永远站在比赛场的机会,才能在这条长征路上顺利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