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有这3个特征的人,最好敬而远之
饭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饭局上有两个人,就有了江湖;有三个人以上,就有了人生百态。
酒桌上,你的言行举止会暴露你的人品和德行。
有识之士往往能透过饭局见微知著,识人用人,洞察酒桌上的经济利益、社会关系和文化滋味。
所谓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饭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酒桌上,有这三个特征的人,尽量少交往,最好敬而远之。
别人请客时乱点菜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受邀去参加饭局,主人一定会把饭菜酒水都安排好,有特色的饮食,能烘托就餐的氛围,让宾主尽欢。
在宴会开始前,很多主人会问宾客,对饭菜是否满意,有没有什么忌口,请客人再点一些自己爱吃的菜,以防安排不周。
其实这只是一种礼节,一般客人都是入乡随俗,如果另外再点很多菜,就是对主人的安排不满意,会让主人很没有面子。
但是真的会有人,拿起菜单就开始点菜,菜点得多了吃不完,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让同行的人都很尴尬。
还有一种人,在别人请客的时候,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就指使服务员再点个什么,再上几个菜,完全不考虑主人的感受。
甚至还有更奇葩的,别人请客,他觉得什么菜好吃,还要服务员给他再打包一份。
这种人表面上看是非常失礼,其实是他们内心非常自私的表现,跟这种人交往,很容易吃亏被算计,最好敬而远之。
自己从来不结账的人
酒桌之上,也不全是功利的心理,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三五好友小聚,大家把酒言欢,共话家常,交流思想,增进友谊。
这种抛开身份地位的差异,聚会的目的是为了朋友情义,要么平摊费用,要么轮流请客,都不会把钱看得太重。
可是酒桌上有一种人,从不设宴邀请别人,但是别人有宴请,他一定去
这种连一顿饭钱都不愿意出的人,更不可能在朋友发生危难时伸出援手,这种人不可交,应该尽量远离才好。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有的人对自己占了便宜沾沾自喜,你的计较和小气,让大家认识了你的品行,也疏离了彼此的距离。
请吃和被请是互相的,有来有往真君子,今天我请你,下次你回请。
有的人请人吃饭,不一定就多喜欢喧嚣,也不是有钱没地方花,他请的是情谊,请的是真诚。
不要计较多出的饭钱,吃吃喝喝穷不了的,就想着占便宜,你失去的会更多。
这种把一顿饭钱看的比朋友情义还重的人,一定是自私自利的人,总想着占别人的便宜,所以遇到这种人最好敬而远之。
在酒桌上非常势利的人
酒桌上敬酒这是礼仪,大家一般都会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个敬酒。
有的人会按照长幼顺序,有的则会按照座位顺序,只要不漏过,那就说的过去。
但是有一部分人,他们只给位高权重者敬酒!
古语云:“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有些人做得更过分,他们看谁官大,看谁有钱,就巴结讨好,对那些混得不好的人,话都说不上几句。
这种人,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是特别势利眼的小人,往后要少跟他打交道。
你有利可图,他就会来巴结你,你对他毫无用处,他理都不理你。在酒桌上攀龙附凤的人,不管他嘴上说得再好听,也不要轻信他,这种人一定非常势利,对有用的人就巴结,对没用的人从来不放在眼里。
他们只是为了利益才奉承你,等到无利可图的时候,他们就会马上翻脸,这种人尽量少交往,最好敬而远之。
酒桌上,有这三种特征的人,虽然表现不一样,但都是私心很重的人。
《素书》云:“败莫败于多私。”
引起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私心太重,过于看重自己的利益,必然会给自己带来阻碍。
“小则结匹夫之怨,大则激天下之怒,此多私之所败也。”
吃饭事小,出局事大。一顿饭局,你看透了别人,别人也看透了你。在高人眼中,饭局中人早已一丝不挂……
《菜根谭》云:“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冷静思考,就能在饭桌上看透伪装,辨识真相,提高立身处世的能力,自己会越来越沉稳,人生会越来越顺利。
善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逐利,处于天下众生所厌恶的地方,反而更接近于道,这是谦虚的德行。
江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成为百谷之王。
天地之间,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是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事物,水滴石穿。
可见,柔能克刚,弱能胜强。
不见具体形状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
由此可知,无言的教化和无为的益处更甚于有为。”
天下之人都高高在上,只有水处在下方。
天下之人都喜欢安逸,只有水处于艰险;天下之人都喜欢洁净,只有水处在污秽之中。
水趋向的处境都是天下人厌恶的,所以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善。”
“当你不与天下人相争时,天下将没有人能与你相争,这就是效仿水德行事。
水最接近于道,道无处不在,水无所不利。水避高趋下,从不回流,善于利用地势的起伏。
你看那深潭中的一汪碧水,表面淸澈而平静,却是那样的深不可测。
水也会有流失,但却从不会枯竭。
默默无闻的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这就是水至善至仁的品格。
它遇到圆形障碍就绕其而行,遇到方形障碍就折回而走,遇到堵塞就暂时停止,一旦出现决口就浩荡奔流,这就是水的信誉。
它能洗涤肮脏污秽,能使崎岖的地势趋于平缓,这就是水的能力。
它用浮力载物,用清面照人,用坚毅的恒心克服障碍,这就是水的长处。
它日夜而人、贤人和聪明的人都善于选择时机,能随机应变、顺天应时,就像皓皓明月,静观世事沧桑。
君子和小人的四个显著区别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清楚对方的人品,因为,对方人品的好坏,是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同的影响的。和一个人品好的人交往,就有可能会让自己受益终生;而和一个人品不好的人交往,就有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
君子和小人,就是人品皆然不同的两类人,君子的人品极好;而小人的人品极差。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某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先看清对方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深入交往。
君子和小人,有以下这四个显著的区别,我们可以先通过这些对一个人做出明确的判断,如果确定是君子,我们可以和这个人深交,可以让这个人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如果是小人,就要趁早离得远远的。
一、君子会维护朋友的利益;而小人却会因为嫉妒去破坏朋友的利益。作为君子,会一心希望朋友好,看着朋友有什么好事或得到什么好处,他会真心为朋友感到高兴,人前背后,也会极力地帮助朋友维护利益,尽管这些利益他自己本身一点儿都得不着,但他就是会那样无私地盼着朋友越来越好。
而小人,却恰恰相反,他最见不得别人好。哪怕是他最好的朋友,如果得好了,他也会产生强烈的嫉妒,然后想尽各种办法去破坏朋友的利益。
二、君子会和对手当面较量;而小人却会背后放冷箭。作为君子,如果在做生意的时候,或者是工作当中遇到对手了,和对手的较量,都会显得那么“坦荡荡”,光明正大地凭自己的实力论输赢,从不会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到最后,就算是输了,往往都会让对手很佩服。
而小人,为了战胜对手会使出各种阴招,最擅长的就是背后放冷箭,他根本不管赢得是否光彩,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好了,什么尊严之类的,对这种人来讲根本就不重要。
三、君子说话一言九鼎;而小人说话却时常不算数。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真正的君子,往往都会秉承一个原则:做不到的事从来不说,但凡说了,就一定要做到。这样的人,从不轻易给人承诺,只要承诺了,就务必兑现。他答应过的事,你指着他,他一定不会让你落空,是真正靠得住的人。
而小人,说出来的话没有几句是算数的,根本不给自己的话做主。甚至于,有时候还会故意答应别人一些事情,在你指上他的时候,他根本不去做,就是为了把你的事给耽误了。
四、君子会主动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而小人却总想让别人替自己“背黑锅”。作为君子,在有些事情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他往往会第一个站出来,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愿意替别人受过,为了保全大伙儿,不惜让自己一个人受责罚。这样的人,是有事宁愿自己承受,也要护着朋友的那种人。
而小人,明明责任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都不承认,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并且,还会昧着良心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让别人替他“背黑锅”。这种人相当的自私,为了保全自己,谁他都可以不顾。
与人交往,关键看人品,那些称得上君子的人,能遇到是我们的幸运,值得深交;而那些地道的小人,很容易给我们带来一些伤害,一定要远离。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01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判断一件事的对错。
不要苛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相同,不要期望别人能完全理解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观点。
02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
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
所谓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03不要背后说人,不要在意被说。一无是处的人没得可说,越是出色的人越会被人说。
世间没有不被评论的事,也没有不被评说的人。
别人的嘴我们无法去控制,但我们可以抱一颗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纷扰。
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本质。
04沉淀自己的心,静观事态变迁。与人相处,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让,勿究。
嘴上吃些亏又何妨,让他三分又如何。人人都需要被尊重,人人都渴望被理解。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学会淡下性子,学会忍住怒气面对不满。
事事不能太精,太精无路;待人不能太苛,太苛无友。懂得退让,方显大气;知道包容,方显大度。
05己之短,不可藏,越藏越短;己之长,不可扬,越扬越少。
得意时莫炫,失意时莫馁。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衰;三分靠运,七分靠己。
努力过就好,尽了心就行,结果不是最终的目的,对过程的体会才是最真的感悟。
做人,善良一点不吃亏!做人,别总想着算计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算得了一时,算不了一世,你斗得过君子,斗不过小人,踏踏实实,诚诚恳恳,会结交朋友一堆,得到评价满分。做人,别总是占人便宜,谁也不憨不傻,你能占到便宜,是别人让的,你能抢到好处,是他人给的,不要觉得自己聪明,其实是别人不想计较,不屑于你的这种行为。做人,别总是欺负老实人,老实人是世上最好的一种人,他们不耍手段,不玩心眼,没有能说会道的嘴,没有欺骗害人的心,本本分分的做事,老老实实的做人。做人,别随便议论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做人原则不同,你不能拿你的标准衡量人,谁都有自己的难处,谁都有做错的时候,别指指点点,恶意评论。做人,别出卖朋友,欺骗家人,钱财虽好,比不上朋友相伴,利益再重,比不上家人可靠,朋友能在你有难的时候扶一把,家人会在你疲惫的时候端杯茶,而金钱利益算什么,百年之后,不过是身外之物。做人,真诚一点,没有错,真诚的人才能把知己结交,真诚的心才能让感情牢靠,做人,善良一点,不吃亏,善良的人知己朋友最多,善良的心上帝也会纪念。做人,善良一点,帮助他人,做人,真诚一点,用心待人,这一生都会内心无愧,这辈子都会睡得安稳,善良的人,天父眷恋,真诚的人,终好福气。
影响世界的30条思想金句:涉及道德、哲学、文学、历史、现代诗!
1思想家:思想家们在表述自身哲学观点的同时,最有价值的恰是彼此反驳对方的那一部分。
2选择:当你已经做出选择的时候,才发现真正的选择还未开始。
3语言、风格、写作:罗兰·巴特说:语言与风格都是盲目的力量,写作是一种具有历史连带性的行为;语默说:语言与风格都是潜伏的力量,写作是一种具有时间偶然性的行为。
4灵魂与肉体:当我们认为灵魂在支配肉体行为的时刻,实际上灵魂已经被肉体的行为给控制了。
5自由:当我们消灭了阻碍“自由”的一切障碍,就会为“自由”制造更多的障碍。
6哲学先贤:黑格尔为哲学的笼子装上了玻璃;马克思是打碎玻璃却无法解构笼子的人;费尔巴哈的哲学就像看到了鸟和鸟笼的存在,却说不清鸟和鸟笼的存在。
7真理:在真理距离我们最近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在远离真理了。
8常识与哲学:常识是对知识的“知识”,哲学是对思想的“思想”。
9感觉与行动:休谟说:感觉是行动的必要条件;语默说:感觉是行动的必然障碍。
10信仰与启蒙:信仰的本质就是“出卖”自己;启蒙的本质就是“推翻”自己。
11道德:道德一旦成为文本的附庸,道德就会沦为空洞的词语。
12知识与道德:当我们拥有了知识就会忘掉“知识”,当我们认识了道德就会背叛“道德”。
13存在:比如以前存在,你从不认为其存在;而后,你以为存在,所以被存在;而想方设法以为不存在,但这种存在抹不掉了。
14明白:你只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什么都没明白。
15指令与理性:阿奎那说:指令是理性的功能;语默说:理性是指令的天平。
16哲学史与哲学阅读史:哲学史是“偏见史”,哲学阅读史是“误解史”。
17语词与权力:洛克说:语词常被无意义地使用;语默说:权力常被无条件地操纵。
18奴役:当你以为摆脱了被奴役的事实的时候,不过是改变了对“奴役”的认识而已。
19伦理:伦理不是寻找到的研究对象,伦理本身就是答案,我们只是在答案中寻找答案;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答案中,却找不到答案。
20选择与目的:我们在选择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们在目的之中,我们没有目的。
21了解与认为:了解是一种“不确定”,认为是一种“不知道”。
22读书与思考:读书是顺藤摸瓜的过程,思考则是摸瓜顺藤找根的过程。
23读书与写作:读书是在不断隐退自我而又逐渐认识自我的过程,写作是在逐渐呈现自我而又不断消解自我的过程。
24哲学与文学:哲学的文学性就像打开了想象天空的一把钥匙;文学的哲学性就像支撑着现实土地的一根拐杖。
25现代诗:现代诗的创作是对语言自由的释放又竭力“禁锢”语言自由的过程。
26现代诗:现代诗的创作就像是用针牵引语言的线“缝补思想”,而又在思想还未成熟之前将“语言的线”剪断的过程。
27现代诗:现代诗的创作就像修房子到拆房子的过渡,前者是对结构熟练化的创造过程,后者则是对结构陌生化的破坏过程。
28诗:诗的本质就是控制呼吸,语言是附着体,思想恰恰是多余的存在。
29诗人的世界:在诗人的世界里,所有词语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义。
30诗:诗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艺术,更是一种场景营造艺术。
做事做人的三个重要品质!
01
做事要有恒心。
做事要有恒心,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曾国藩说:凡人做一事,便需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不可做这样想那样,坐着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02戒骄傲、戒多言。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骄傲和多言是导致失败的重要诱因。
骄傲会令自己变得嚣张,心无所忌,从而令别人感到不舒服,如此一来,很容易结下仇恨。多言的人,缺少静气,而且话说多了,难免会有失误,遭人忌恨。
03平和。
人在世上混,难免会不顺,这时抑郁、怨天尤人都无济于事。曾国藩说:抑郁、怨天尤人的人,不仅不可以涉世,还不利于仁德的修养,不仅不利于仁德的修养,也不利于保养身体。
我们要谨记,任何事都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一帆风顺时,不张扬,言行低调;受挫时,不抑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生命中的苦难都是必然,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释迦牟尼有一句话:“这辈子,无论你遇见谁,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这个人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爱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恨你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每一个人的出现,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每一个出现,都是值得感恩的缘分。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今生伤害你的人,其实是来渡你的。
伤害你的人,是来渡你的
佛说:一切法门,明心为要。
明心,方可明理。有苦难,方能得渡。
人生有苦难不是坏事,坚强和防备,在困境中才得以生长。
你所受的苦难,都是来让你更加强大的。
归省禅师担任住持期间,由于天旱,僧人们每天喝稀粥吃野菜,个个面黄肌瘦。
一天,归省禅师外出化缘,法远就召集大家取出柜里储藏的米做起粥来。粥未好,归省禅师便回寺了,小师弟们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归省禅师看到准备用来应急的米全用了,十分生气,质问法远:“谁让你这么做的!”
法远毫无惧色地说:“众师兄弟个个形容枯槁,实在心下不忍,于是就把应急的米拿出来煮了,请师父原谅。”
归省严厉地说:“依清规打三十大板,驱逐出寺!”
法远默默离寺,在院外走廊寻了个角落栖息下来。偶然被归省禅师发现,十分吃惊地问:“你住这里多久了?”
“已半年多了!”
“给房钱了吗?”
“没有。”
“没给房钱你怎么敢住在这里!你要住,就去交钱!”
于是,法远在市集化缘、诵经,赚来的钱全部用来交房钱。归省禅师笑着对大众宣布:“法远乃肉身佛也!”
后来法远继承了归省禅师的衣钵,将佛学发扬光大。
伤害,其实是一场历练。在这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可以有机会弥补。
人活着,你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对你,真真假假难以看透。真情假意,总要经过时间的历练才能显出一二。
这其中,对你好的人,自然带给了你温暖。但伤害你的人,也无需记恨。他让你成长,他让你强大。
感谢真心待你的人,也感谢伤害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看清生命的真谛,生命,本就是苦难与幸福同行,经受了苦难,看过了人心,方有甄别的能力。
每一个伤害你的人,其实都是来渡你的。正如你所经历的每一次苦难,都是你来日的智慧。
伤害,让人学会不生气
《华严经》中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要对你好。能找出真心待你之人,不容易。
骗你的人,是为了让你认清现实;伤害你的人,是为了让你分出真假。
有位脾气暴躁的青年人,总是和人打架。一次,他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位禅师在说法。
他听完后深有感悟,于是发心不再打架,即使有人冲自己吐口水,也只要擦去,默默承受就好。
禅师笑着对他说:“有口水也没关系,让它自己干了就是,何必擦掉呢?”
青年听后惊讶道:“那怎么行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呢?”
禅师说:“这不是什么能不能忍的问题,你就将它当做蚊虫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虽然被吐了口水,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青年又问:“那如果不是口水,而是用拳头打过来,那可怎么办呢?”
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吗!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心中不忿,终于忍耐不住,挥出拳头,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火气消了,心有大悟。
只有在乎,才会觉得受伤。如果内心不为所动,那伤害就无从下手。
佛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决定你受伤程度的,不是外在的伤害,而是看你内心的那一念。
正因为在意,才会受伤;正因为受伤,才会生气。
可是,苦难面前,生气毫无意义,只会让情绪影响自己。要知道,改变环境很难,改变那一念却很容易。
是苦非苦,是乐非乐,全凭一念之间。
有执念,才会有伤害,不生气,才无人能起。一念放下,伤害便溃不成军。
铭记伤害,而不去记恨
佛说:“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
人生,风雨无数,那些伤害你的人,只会让你变得更强。
所以,伤害你的人,不必记恨。因为他们时刻都在提醒你,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鉴真大师在剃度一年多以后,寺里的住持还是让他做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地外出化缘。
一天,鉴真看着床边一大堆破破烂烂的鞋,心想:别人一年都穿不坏一双鞋,我这刚梯度一年,竟穿烂这么多,今日怎么也要休息一番才是!
住持没看到鉴真外出的身影,心下了然,便带他到寺前一看:“昨夜下了一场雨,你在这条路上走过吗?”
鉴真回答:“当然!”住持接着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上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没再说话,只是抬脚走进泥泞里,走了十几步后,停下脚步说:“今天我在这路上走了一趟,能找到我的脚印吗?”
鉴真答道:“那当然能了。”
住持听后拍拍鉴真的肩膀说:“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不经历风风雨雨、碌碌无为的人,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干又硬的路上,什么足迹也没留下。”
鉴真恍然大悟。
想光大佛法,做个名僧,还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选择权一直在自己手上。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伤害,带来的是成全,磨难,才能走向坦途。
伤害,能毁灭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面对伤害,心态,决定了受伤的分量。
受伤,不要记恨,而要铭记。铭记曾经直面苦难的勇气,铭记当初遭受伤害的心情。一切,都是为了成全未来的自己,不再重蹈覆辙。
顺境让人坦然,苦难给人成长。你遭受的一切,都是上天给你的历练。
那些打不倒你的人,只会让你更强大,伤害你的人,是来渡你的。
生命精彩,活得自在,便是对那些曾经的伤害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