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吐槽一下看完整本书,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直接与月亮以及“六”便士相关的内容,纯象征意义。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会感到有些无聊,简单的叙事手法,夹杂了叙事者‘我’的太多观点。而且整本书不多的几个故事,是用的几个记忆碎片的形式拼凑而成,让读者对于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后半生的脉络有个大概的了解。
小说由‘我’在伦敦结识了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开始,引出主人公——一个证券经纪人。在外人看来,他事业稳定,家庭美满,有个活跃在文艺界的夫人,有一对漂亮的子女。也因此当思特里克兰德抛下一切离家出走时,大家是多么的震惊。‘我’,受其夫人所托,前去寻找克兰德已将其挽回。
于是开始了,‘我’,同时也是读者们,对于主人公的亲密接触。他冷酷无情,令人难以理解,像个偏执狂一般,好像被恶魔俘获心灵,于是六亲不认,于是离他从前所生活的世俗世界渐行渐远,只为了绘画。
他的无情,在关于那个好心的荷兰画家戴尔克的故事中,达到了高峰。戴尔克是全书中第一个理解其作品的人,尽管在‘我’我的叙述中他是一个滑稽可笑,受人欺侮的人,自身的绘画作品也难以算得上杰作,但可以看得出‘我’与作者是认可这位可爱又可怜的画家的,认可他高尚的人格以及超出时代的鉴赏力。
耐人寻味的是戴尔克的妻子的背叛,以及在其死后克兰德的对此事的看法。其中人性与爱情的意味值得琢磨,适合单独写篇文章论述。
之后的克兰德做过码头工人,之后自我放逐(当然在本人眼中并非如此)到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与土著人结婚生子,画出了最后的作品。
在旁人眼中,克兰德最初拥有一切:金钱、地位、家庭.....他是一步一步踏向深渊,最终一无所有,死在小岛上面。但所谓金钱,所谓名誉,何尝不是人类社会为了自我维持强加给每个人的规则与束缚?便士便是世人种种趋之若鹜的东西。我们渴求着便士,是因为便士可以满足我们的欲望,更是因为我们不愿意被世俗孤立——所谓怪人,所谓非议,便是大家都想要的东西,有人不要;大家都在做的事,有人不做。
克兰德看透了这些,或者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便一眼看中了那天空中的月亮——真正美好的东西,真正心中所求的东西,这是一种完全不受外界的价值观影响的伟大追求。
所以克兰德是伟大的,但在我们看来,又是最无情的。他是他自己的君主,他有他自己的规则与秩序,这一切都与外界的格格不入。
这让我想到了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中一段话,
那么我们当代的奇人异事都是什么呐?有人从大学辍学创业,有人变卖家产去做捞不到什么钱的事,他们的特立独行一直是媒体热衷报道的,也因此反映了群众对其人其行的不解与非议,甚至是看笑话。他们大多不会成功,但一旦成功,所造成的轰动是巨大的,但无论成功与否,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是非凡的,他们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依照着某种规定好的路线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