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
不限于表达自我
也不止于赚钱养家
”
——砍柴书院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写完《红楼梦》的最后一句,79岁的南京老人王振顺,终于用毛笔手抄完了中国四大名著。
这个庞大的工程,老人用了整整五年。
起初王老写的是正楷字,后来因身患帕金森综合征,笔拿不稳了,眼睛也越来越模糊,字看的不是很清晰,又改用繁体字,最后只能用简体字,但无论多艰难,王老都未想过放弃。
五年,7200个小时,328万字,3815张八开宣纸,这份惊人的毅力,让网友佩服,但更令网友动容的是,毅力背后的故事。
原来,五年前的一天,老伴对王振顺随口开了句玩笑,说:“你没事的时候写写字,写好了也可以给后人留个纪念。”谁曾想,一次对话竟成了临终嘱托,两个礼拜后,老伴突发心肌梗塞不幸离世。
老伴的突然离去,让王振顺老人悲痛不已,悲痛之余他想起了老伴生前的那句玩笑。于是,他铺好宣纸,拿起毛笔,开始手抄四大名著,一笔一划都承载着他对老伴的思念,也是他全部的情感寄托。
虽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王老都雷打不动地坚持,只因这是老伴的临终嘱托,他一定要完成。
王振顺和老伴的感情让人羡慕不已。老伴去世后,曾有人给他做介绍,都被王老拒绝了,他说:“我们感情那么好,我不可能在找别人的。”
从此后,王老就将对老伴的思念融入到了文字中,他对爱情的坚持和忠贞,让网友大呼“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你在时,我陪你朝朝暮暮。
你不在时,我一个人,完成我们的梦想。
这,大概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你说的每一句话,哪怕是玩笑,我都记得。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陈国圣和老伴是上世纪60年代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当时条件简陋,借了半间办公室,买了一张棕床,借了两张课桌椅和四条长凳,俩人就组建了自己的小家。
这一牵手,就是一生的守候。
相濡以沫,走过了半个世纪之久。
都说时间会让爱情慢慢褪去颜色,最后变成一张毫无色调的白纸,但陈国圣夫妇却打破了这个魔咒,他们相守的每一天,都爱意满满。
俩人都是教育工作者,毕生精力都用在了教书育人上,陈国圣老伴一直有个愿望,想存点钱帮助贫困孩子实现读书梦。
原本两人想有朝一日一起来完成这个心愿,谁知病魔无情,平日健健康康的老伴,因脑溢血突然就走了。
老伴的离去,让陈国圣瞬间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从前俩人总是一起出门、一起锻炼、一起买菜烧饭。
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坐在空落落的屋子里,对老伴的思念总是萦绕在心头。
于是,老人买了一个小本子,封面上写成-----忆恪琯,白天他会去看图书馆看看书,回到家后,就伏案而坐,开始写爱情日记。
这是一本爱情日记,也是他们的回忆录,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记录着二老共同走过的路,都说年纪大了,人的记忆就容易退化,但和老伴发生的所有事,陈老都记得清清楚楚,应了那句话: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除了写爱情日记,陈老一直记得老伴的有个心愿,帮助贫困孩子实现读书梦,现在老伴离去,陈老决定帮助老伴完成这个心愿。
老伴在时,他们的生活就很节俭,老伴离开后,为了凑够更多的钱,陈老更加节俭了,每月的退休金,他只留一小部分,其余的都存起来,只为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
最后陈老将自己所存的积蓄和之前俩人的的存款全部都捐赠了出去,他说:“帮助老伴完成了心愿,他才踏实。”
所谓神仙伴侣,大概就是:
想你所想,行你所行。
即便天人永隔,也会帮你完成心愿,让你在人间,了无遗憾。
今年三月,杭州还有一丝寒冷,80岁的朱恩德老人却在那段最冷的日子里,将自己亲手编织的100多顶帽子,送给了同住在一栋公寓里的伙伴们。
朱奶奶一直很喜欢织东西,一次老伴说:“你那么喜欢,就物尽其用吧!” 两个人商量着,给附近的独居老人,一人送一顶帽子。
做这个决定时,老伴已经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但老伴依然每天坚持坐在沙发上帮忙绕毛线。
后来老伴住院,朱奶奶就去医院陪伴着,老伴熟睡后,朱奶奶就坐在走廊里,借着灯光一点一点织,一针一线都是他们的小心愿。
老伴去世后,朱奶奶失落了好长一段时间,儿女们劝她放下手里的活儿,朱奶奶却说:“那是我和他的约定,现在他不在了,但是约定还在。没关系,我一个人也能完成。”
没有老伴帮忙绕毛线,每次都多了一道程序。而且,朱奶奶已经80岁,视力不比从前,织错了也是常事,她就不厌其烦地拆开,重新去织。
坐久了腰和后背会酸痛,手关节也会不舒服,但一想到这是和老伴的心愿,朱奶奶就咬咬牙,继续一针一线地织。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但还有一种浪漫,也足够令人动容:
即使你先离开,我也会承载着两个人的爱,继续前行。
在美丽的青岛,有这样一位老人,五年来风雨无阻地喂养着五四广场附近的海鸥,因为他的执着,附近的居民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海鸥爸爸”。
老人名叫孙方成,五年前的一天,他和老伴像往常一样来海边晨练,恰好遇到成群的海鸥,一向喜欢小动物的老伴就提议,以后可以常来喂食。
那些日子,他们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地给这些海鸥喂食。
然而,一年后老伴却因病离世,去世前老伴用微弱的声音交代:“海鸥还要继续喂下去,给咱们青岛留下这道风景线。”
从此后,两个人的心愿,由一个人来守护。
无论刮风下雨,孙老从未缺席。
每天清晨五点半,别人是来广场晨练、散步,孙老却拉着重重的食物来喂鸽子,那些食物都是残羹剩饭,孙老从不嫌脏。
每天从收集食物到最后喂完所有海鸥,起码要5个小时,7桶海鸥食,200多斤的重量,孙老骑车来回一趟又一趟运送。
为了方便喂食,孙老总是穿着一身旧运动服,脸上斜挂着一副“瘸腿”的眼镜,不戴手套,直接用手去抓食物。
冬天的青岛,寒风刺骨,孙老的手被冻残了,手指已经无法全部伸直了,但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因为这是老伴的临终遗言,他相信老伴在另一个世界,看到这些翱翔的海鸥,也会开心。
对爱最好的诠释,或许就是:
你不在了,还有我。
我会用行动,践行诺言。
90岁高龄的陈志英是河北省保定人,因多年来坚持资助村里的贫困学生,被评为“保定好人”。
陈志英老人从不觉得自己的举动有多伟大,她只是在做老伴一直想做而没来得及做的事情。
陈志英的老伴,生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2007年,因病离世,弥留之际,老伴说出了自己此生唯一的遗憾,就是在有生之年没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什么。
相伴数载,得知老伴留有遗憾,陈志英老人寝食难安,最后决定出资捐助村小学的贫困学生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这一坚持,就是整整八年。
陈志英老人并不是很富有,但只要手里有钱,她都会去捐助,300、600等等,数额虽然不大,但陈老从未间断,哪怕自己少吃点,少穿点,能够帮助孩子们,她相信老伴一定会很高兴。
这大概就是爱情中最大的坚定。
替你完成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这句浪漫的情话,是民国大师钱钟书说给爱妻杨绛的。
在民国众多才子佳人中,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仿若一股清流,他们一生伉俪情深,相伴六十余年,从未吵过架,从学生时代一直携手走向生命的终点。
钱钟书离世时留给杨绛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活。这句话支撑了杨绛往后的18年。
钱钟书去世不久,杨绛先生便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锺书遗稿的工作,那是几麻袋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即便年事已高,杨绛先生仍亲力亲为,因为那是钱老的遗作,她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世上最伟大的爱情,莫过于:我说的每一句你都记得,你的每一个心愿,我都倾力去完成。
希望阅尽千帆后,我们都可以遇到这样一个人,既可以陪你看繁华盛景,也可以用一生去守护爱情。
作者简介:晨夕,砍柴书院老A,崇尚简单生活的自由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