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假,教育台在播《新三国》,开始随着弟弟看了两眼,看着看着就放不下了。
《三国演义》似乎早就看过,但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除了名字情节大都模糊;再看《三顾茅庐》,被诸葛亮的《隆中对》震住!早就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奇书,不知道竟如此超绝,找来原著再次细读,不禁感叹当年只知道看打打杀杀,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简直就是浪费,仅《隆中对》中的战略智慧,就甩那些宫斗剧几十条街。
话说东汉末年,垄断市场长达300多年的超级霸主大汉公司日渐式微,自董卓之后更是名存实亡。市场垄断格局被打破,这给雄踞各方的各大中小企业一大良机,新兴企业(豪杰)如雨后春笋般揭竿而起,目标一致——欲取代汉室成为新一代霸主。天下情势大变,从此市场风起云涌,同质化竞争进入白热化。
众多创客之中曹操最为成功,他挟名义上的大boss(天子刘协),打着大汉的旗号攻城掠地,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成为强势品牌。江东孙吴,善于经营,人才济济,历经三代也已经完全控制江东市场。
刘备是大汉公司的老员工,对大汉公司感情深厚,并被大boss刘协(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匡扶汉室,统一天下,重现大汉的兴盛。
刘备本就雄心勃勃,又被大boss授予“玉带诏”寄予厚望,从此马力全开,开始中兴大汉的计划,本着一颗死磕到底的忠心和打不死的小强精神,率领本就不多的士卒,不顾势单力薄专业抗曹十几年,无奈曹操势力太过强大,刘备屡次方才得手转眼便被驱逐,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过了十几年,实力与创业初期并无太大不同。
建安十三年(公元228)刘备再一次被曹操败于长坂,创业之路走到谷底,困境中开始思考“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时终于遇见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那是“神”一样的存在——诸葛亮,孔明先生于隆中草庐为刘备总结历史,分析时事,指明方向。堪称千古名篇,高山仰止。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演义》
用营销的语言翻译过来是这样滴:“曹操、东吴大势已成,以刘备薄弱力量直接与曹操抢市场(地盘)是不可能取胜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刘备一直失败的原因)。
江东的孙权在江东市场根基深厚,只可以与他们合作不能与他们竞争。荆州北靠汉水、沔水,水上交通便利,从这里直到南海都有利可图;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是通往巴蜀的要道,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品流通必经之地);但是,刘表公司没有在荆州建立应有的影响力,您很容易就能占领这里的市场,这简直是上天对将军(刘备)的恩赐,难道您不想要么?
益州物产丰富,经济十分繁荣,市场潜力巨大,大汉公司就是以这里为根据地成就霸主地位,然而刘璋经营无道,内部矛盾严重,外强中干,想占领这里也是易如反掌。
汉中在益州的北面,这里的张鲁公司唯利是图,利润丰厚但口碑极差。如果刘备公司取得荆州和益州市场作为根据地,与西面和南面的祝融、夷越保持和睦,再与东吴孙权公司一起合作,在这里做大做强,一旦市场割据发生变动,我们就能从荆州出发去占领南阳、洛阳;从益州出发取得秦川,这样一来就能实现中兴汉室的霸业了!“
诸葛亮一席话,不仅解答“为什么刘备十几年抗曹无功而返”,还为刘备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自《隆中对》之后,刘备一改颓势,从此事业蒸蒸日上,最终与魏、吴鼎足而立,成为市场三大霸主之一。
启示1:你无法用成功者的方法,打败成功者。
——与强大对手正面交战是不明智的。
产品时代,市场需求大于产品供,企业之间几乎没有竞争,制定什么样的策略由自己决定即可;然而,今天是同质化竞争的时代,市场格局已经完全不同,每一个产品都有几十上百个选择,各品类都有运作成熟实力强大的成功品牌,无视现状盲目行动是不明智的。
成功,是一面旗帜。无数消费者都被招揽在他的旗下;同时,成功也是一个陷阱,许多企业以为复制成功品牌的行为就能复制他的成功。
那些已经深入人心的领先品牌,是当今市场中的“曹操”,去屑的“海飞丝”,安全的“沃尔沃”,预防上火的饮料“王老吉“等……新产品用一模一样的战略与之竞争,就是企图用成功者成功的方法打败他,就是“势单力薄的刘备要消灭强大曹操”——显然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能取胜是必然。
国画大师齐白石说过:“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学习成功的方法和复制成功者的行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一味地模仿只能死路一条。
不顾实力悬殊与对手正面交锋,没有针对对手制定战略,是刘备“隆中对”之前失败的根本原因。
启示2:与其去攻打一个守备森严的山头,不如找到一个无人的山头然后占领它。
只有成功者才能与成功者竞争,想要从强大的对手手中抢地盘,你自己首先要强大,即要先将自己成长为大品牌,才有和大品牌较量的资格。刘备前十几年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这一点。
《隆中对》千古流传,其价值就在于对现实的准确把握,对未来的正确规划。
总结他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先圈地,后进攻。
战争学上称之为侧翼战,避开敌人的正面进攻,转而寻找空白区域或被忽略的细分市场占据它,规避竞争,为自己赢得时间和空间发展壮大,待自己成为“一方霸主”(该市场的强势品牌),寻找机会,再与大品牌竞争,夺取他的市场份额。
《隆中对》的侧翼战策略,让当时还属于中小企业的刘备公司,在短短数年内成长为一方霸主,拥有了与曹操一争天下的实力,让刘备中兴汉室的理想成为可能。
当今市场,也如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豪杰并起”,刘备公司发展壮大的经验很值得借鉴。现实中,运用“侧翼战”品牌战略取得成功的企业也比比皆是——百事可乐定位在“年轻人”的战略,成功避开可口可乐的进攻,先成长为可以与可口可乐竞争的强大品牌,始终坚持强化这一区隔,又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销量上超越可口可乐,成为全球第一大可乐;王老吉以“预防上火的饮料”品牌战略,从茶饮料的品类突围,成为新品类的霸主……
同质化竞争的加剧,让中国的市场营销也全面进入“定位时代”,品牌的专业化运作成为一种必然。“先定位后广告”(营销活动开始之前,先制定品牌战略(定位)),已经成为营销人的共识。
没有对市场的精准分析,没有针对竞争对手的有效的品牌定位(战略),就是在走刘备《隆中对》之前盲目竞争的老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刘备有时间试错,现实中又有多少时间和机会留给这些企业呢?
今天的市场,各个领域的竞争都极为残酷,有限的市场容量,却又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但从市场营销的客观规律来说,品类的前两名会占据80%以上的份额,每个市场最后的竞争都是两大品牌的竞争,跟随者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比如:可乐市场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中国高端白酒市场的“茅台”“五粮液”;乳品市场的“蒙牛”“伊利”;凉茶市场的“加多宝”“王老吉”……即使是已经成为巨头的强大品牌,彼此之间也是相互区隔(不同)的,可口可乐——正宗可乐,百事可乐——年轻人的可乐;宝马——驾驶乐趣,奔驰——乘坐舒适……
没有清晰品牌战略(定位)的企业,如何才能从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困境中走出来呢?
因此,世界级营销大师杰克·特劳特说:“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必须蕴含一个定位(品牌战略)!”
成就事业的人喜欢看《三国》,原来真的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