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主题征文第2期(12月)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前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来到了2004年11月27日,重庆市为55年前的那场大屠杀举行了悼念活动。
第二天,杨钦典便出现在了现场,他蹲在墓碑前,一边哭着为先烈烧着纸,一边嘴里却还在忏悔道:“我对不起你们,我对不起你们……”
两年之后的2006年4月,杨将军的嫡孙杨瀚,不远万里地赶到河南省漯河市的一处小村庄,而他此行就是要来拜访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杨钦典,此时的杨钦典正站在院外等候杨瀚的来临。
见到杨瀚,这位88岁的杨钦典居然直接哭了出来,他抽泣地说道:“我等这一天等了好久,无论你是要打要骂都可以,我真对不起杨将军啊!”
杨瀚见到老人如此难过,自己心中百感交集,连忙表示自己不是过来寻仇的,只是想要了解一下那段历史的真相。
听到这话杨钦典才稳定住情绪,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便如潮水般涌来,他慢慢讲述了尘封70年的那段晦暗艰涩的历史往事。
01 意气风发的刀客“陕西王”
“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24岁时将军作此豪迈诗
刀客出身的国陕军将领杨将军,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他成了名符其实的“陕西王”。
那年23岁的将军娶14岁的罗佩兰,婚后两人很幸福,罗佩兰随丈夫从军,杨将军教她骑马打枪,罗佩兰很快成为军中的“花木兰”,深受战士们的喜爱。
只可惜罗佩兰由于长时间舟车劳顿,身体逐渐衰弱,为杨将军生下一儿一女后,在1926年便撒手人寰,终年25岁。
02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1927年,杨将军应冯将军的邀请,就任国民军联军第10路军司令,在军中结识了一位女中豪杰谢葆真,她思想开放先进、做事果敢,口才出众且敢为天下先。谢葆真工作热情很高,深得杨将军赏识。
杨将军刚丧妻不久,看到谢葆真,仿佛又看到了罗佩兰,遂对她展开猛烈地追求,谢葆真被他的真诚所打动。
彼时谢葆真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杨将军除英勇善战还是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十分拥护中共的主张。
两人相知相爱,谢葆真经党组织的批准,正式与杨将军结婚。那年,将军35岁,他比谢葆真大了整整20岁。
之前年轻的谢葆真受刘伯坚和宣侠父两位老革命的影响,明白了国家贫弱的背后原因,她也对革命的未来走向有了清醒的认识,甚至做好了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准备。
正是在两位革命前辈的影响下,谢葆真坚定地加入了共产党组织。经受新思想洗礼的谢葆真有一个信念:她的革命可以改变自己和中国更多劳苦大众的命运。
也因为有这种信念,谢葆真在革命中总是热情洋溢、激情满满,她的泼辣、勇敢、坚强,经常让男子都自惭形秽。这样的女子,被大英雄杨将军爱上,无疑是情理之中。
杨将军和谢葆真的结合堪称“完美”,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是妥妥的“革命伴侣”。
婚后,两人共育有两子五女七个孩子。谢葆真对杨将军的照顾几乎是全方位的,她不仅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还在工作上充当了他最得力的助手。
杨将军每每与人说起两人的革命理想时,眼里总闪着光。他也不止一次地讲到他们结婚时别人问的那句话:“你为什么选择和谢葆真结为夫妻?”
对这个问题,杨将军的答案是:“因为她思想进步,可以在工作中帮助我。”一旁的谢葆真听见道:“我不要你海誓山盟,只要你革命就行了。”
03 西安兵谏,英雄诞生
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时间流逝到1936年12月12日。那天张、杨两将军兵谏蒋介石,改变了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推动国共再次合作,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然而这两位民族英雄却都遭受到蒋的迫害,12月26日,张将军陪同蒋回到南京后被扣押,直到1990年才重获人身自由。
而杨将军则留在了西安,迫于舆论压力,蒋当时并没有对他怎么样。处置他蒋分了几步走,第一步逼迫他交出兵权;第二步流放,直接让杨将军出国考察。
杨将军失去了对西北军的控制,1937年6月29日,在蒋的催促之下,将军携妻子和次子前往美国、英国考察,可是蒋并没有因此放过将军,连续发动了两次暗杀。
但对于这位民族英雄,这些杀手都不忍心痛下杀手,褚龙吟对着中统特务说:“如果蒋委员长要杀杨将军,那就正大光明地审判,公开处刑,偷偷摸摸地杀算什么本事!”
杨将军带着妻子谢葆真和孩子在欧洲一边工作一边游玩,若不是七七事变的爆发,或许将军也很愿意继续考察。
04 伉俪情深,共赴国难
杨将军行伍出身,戎马多年,心念家乡、报效国家的意愿强烈。7月8日得知国内情况,将军即发电报询问宋子文,后陆续收到两封回电,即刻复电:“两电均悉。日寇进迫,国将不国噩耗传来,五中痛愤。弟一革命军人何忍此时道遥国外。拟由旧金山返国抗敌,乞转陈委座。”后被蒋拒绝,只得继续进行欧美行程。
杨将军懊恼不已,满腔的报国之志时时涌上心头,谢葆真见丈夫整日茶不思饭不想,于是便提议偷渡回国。
尽管他们知道这样回国很可能会落入蒋的手中,但是为了抗日救国的大计,他们仍选择冒着身家性命积极谋划。
10月2日杨将军在英国接到了日内瓦转来的宋子文来电:“值兹全国抗战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如何?盼复。”
杨将军认为宋在电报中转达的是蒋同意他回国的信息,于是开始安排回国的事情。
05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归国前夫妻二人约定,回国后无论生死离合都要在一起。
为了保险起见,谢葆真带着孩子乘飞机,杨将军带着秘书坐轮船。他们约定好在香港帝都酒店见面,那里有杨将军曾经的战友,方便照应。
曾任宋的秘书、杨将军高级参议的郭增恺1963年说,他在抗战期间蒋的近臣们口中得知,原来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将杨将军准备通过苏联回国通报给了蒋。
蒋根据斯大林的通报,改变了原先不让将军回国的政策,设计了一个诱捕将军的计划。
1937年11月26日凌晨, 杨将军一行乘坐的轮船抵达香港,他刚一下轮船,就被几十号特务包围,12月2日他由戴笠陪同乘飞机去了南昌。
将军一到南昌就被这些便衣警卫和宪兵完全管制起来,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行动自由。
在此期间杨将军不断地给蒋写信,但换来的是日渐减少的生活待遇。可怜的将军只能蜗居在一间小黑屋中,再也无法完成自己驱除鞑虏的理想。
当谢葆真发现自己和丈夫失去了联络,一时间慌了,谢葆真是个革命者,她自然知道丈夫在这个时候失踪意味着什么。
果然,很快她便得知了丈夫被蒋囚禁在南昌的消息。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谢葆真顾不得自身安危,于1938年1月24日,携幼子在副官阎继明和勤务兵张醒民的陪同下毅然前往南昌。到达南昌后非但未与将军谋面,反遭囚禁,直至1938年3月才同将军拘押在一起。
在谢葆真的眼里,只要能跟丈夫在一起,即使身陷牢狱也是幸福。
……
杨将军在被囚的12年中,被辗转拘禁在南昌、长沙、益阳、息烽、重庆等地,是谢葆真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侧,照顾他保护他,她是他的解语花。将军在长期经受生理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同国民党特务进行斗争时仍能斗志昂扬,她功不可没。
在南昌被软禁的当天,将军并不相信自己从此会失去自由之身,后来了然自己的处境后,在这些特务面前将军渐渐感受到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滋味。
被软禁的第五天,将军得知日军已侵占至南京近郊,作为军人,报国无门使他心情苦闷。
第六天晚上,将军自叹说:“我是一名军人,在双十二时,我和张先生为了抗日救国而发动兵谏,如今全国都在抗战,我若竟逍遥国外,那么就失去双十二举动的意义了。我今回到祖国,为的是亲上前线杀敌,但是人家不让我上前线,或把我牺牲了我也问心无愧,但愿蒋能抗战到底就好了!”
由于日军进逼南京,南昌城区每天都有日机来空袭投弹。几天后,杨将军被移居到离市区十多公里外的梅岭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别墅里。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8年1月,在戴笠的指使下,特务头子李家杰将杨将军转移到湖南省桃源县城三四公里外的吴家大屋监禁。两个月后,戴笠派特务把谢葆真和孩子送来一起囚禁,将军一家才得以团聚。
1939年春,李家杰奉命将将军一家转移至贵州息烽,一开始他们被关押在息烽阳郎坝看守所。戴笠来此地检查时,发现阳郎坝离公路太近,不安全。
于是又把他们一家三口迁往离息烽县城十多公里的玄天洞道馆内,除了有宪兵和特务看守外,还在周围修筑起碉堡。
玄天洞是一个百步方圆的天然岩洞,里面有平房五间,阴暗、潮湿、常年不见阳光,在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再加上精神上受到的折磨,杨将军经常生病。
将军被囚禁在玄天洞整整八年,受尽了折磨。即使这样,他仍然时刻关心民族危亡,他从各种渠道关注着抗日的发展状况。
戴笠听从蒋介石的指示,在杨将军的住宅周围都安排了便衣特务监视,将军白天的活动范围只有洞门口很小的一块地方,虽然能活动的地方有限,可将军会常常站在那里抬头看看天地,期待重获自由的一天。
杨将军是十分重视教育的人,他对身边次子的教育问题很上心,可是军统怕消息走漏,不允许他儿子读书。在他的多次努力下,才允许买一套百科全书让儿子阅读学习。
在这期间谢葆真生下了一个女儿,见到新生儿时一家人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但是戴笠知道此事后竟然克扣将军一家的粮食,在小婴儿诞生8天后,便早早夭折了。
这件事对谢葆真的打击很大,她对着将军说道:“我们还有四个孩子在外面,幸好他们没有跟我们在一起……”
1941年谢葆真又生下了一个女儿,所幸这个孩子艰难地活了下来。
因为谢葆真是共产党员,这里的特务尤为“关照”她,这使得她的精神出现问题。她特别痛恨那些特务,时常斥责他们,因为和特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性格刚烈的她曾用脸盆、桌椅怒砸他们。
她还大声地质问特务队长:“爱国有罪吗?抗日有罪吗?你们是以什么名义囚禁的我们?”
特务对她怀恨在心,总是想方设法的折磨她,产后本来身体就虚弱的她,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特务们强迫她和杨将军分居,将她转移到半里外的地母洞,经过这样的折磨与虐待,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06 天高不能阻,地远不能隔
特务们对谢葆真下手的那段时日,杨将军经常带着一子一女呆然伫立在洞口,向着叫喊声传来的方向泪如雨下,却又无能为力……
“爱的结晶,爱的最后,都是有眼泪的过程才有完满的。那我有许许多多的话,实在说,无头说起,也无法说完,也没时间。我现在甚么都能牺牲了,就是这爱字离不开。我昼夜只祝祷弟弟(谢葆真)你的病好。呼尘,七月二十四日。”
这封信是被秘密送出去的,所以信中用到了“呼尘”等隐语,杨将军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给妻子报平安,二来是为了给妻子力量。此时,她的妻子正被特务们折磨,并被他们认定“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1944年,谢葆真的病情逐渐好转,特务们才准许将军和夫人共同居住。
自1937年12月以来,杨将军和谢葆真已经被蒋关押了7年之久。在这7年里,将军亲眼目睹出生八天的女儿惨死狱中,妻子被迫害的歇斯底里。
这样的生活对将军来说每天都是煎熬,他也曾想过了断自己,但那时日寇还没有被赶出中国,他实在是不甘心。
07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945年,一家人日思夜盼终于等来了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消息,将军夫妇和儿女听了高兴的跳了起来,他们想着马上就可以重获自由了。
可是一想到自己原本也可以上战场保家卫国,为抗日出一份力,却被囚禁在山里八年,将军就忍不住愤慨万千,这时候的他认为蒋会释放他。
为了要求蒋抗日不再打内战,他们扣留蒋半个月,结果自己被蒋囚禁了八年,他以为这下宿怨可以消除了。
杨将军每天焦急地盼望着,一直到1946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中共提出了释放张、杨两位将军的要求,蒋介石虽口头答应,但暗地里却将张将军秘密转移到台湾,将杨将军转移到重庆的杨家山,将军一家重获自由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
经过近十年的非人折磨,谢葆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越来越差,因为和特务们结怨,谢葆真在生病期间他们不但不给医治,反而故意刺激她气她。
谢葆真萌生了求死的想法,一天她没头没脑地忽然对将军说,“我可能要失信了哦。”将军一时没反应过来,问“失信什么?”她笑笑说“没什么哦。”
……
为了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丈夫与孩子的自由,她开始绝食、吞金(用结婚戒指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被特务们抢救之后她开始大骂蒋,特务们见到谢葆真如此刚烈,最终决定将其杀害。
1947年2月8日寒风凛冽,在这个除夕夜,特务们将谢葆真的手脚绑住,从她的腿部注射药剂,她在重庆杨家山中美合作所狱中含恨地闭上了双眼,年仅34岁。
在将军的苦苦哀求之下,谢葆真和她的结婚戒指被一同火化。贫穷的杨虎城只能用几块破旧的木板为谢葆真做一个骨灰盒。
杨将军万分悲伤,精神也受到重创。从此他便一直将骨灰盒带在身边,晚上常常会抚摸骨灰盒老泪纵横,而他的儿女在母亲去世后会跟着父亲一起落泪,在这幽静的深山当中时时会传出他们的哭泣声。
就这样将军的饮食锐减,原来爽朗洪亮的声音也变得低沉,身体迅速消瘦下来。这些情况传到蒋的耳内,他心里的怒气才会舒缓一点。
身为一个军人,一个将军,不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抗日报国,驰骋战场,这种折磨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可谓是杀人诛心。
……
1949年1月21日,蒋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主动下野,代总统李宗仁接任国民政府的代理总统。在共产党的积极斡旋下,李宗仁承诺释放杨将军,但是蒋虽然下野,依旧掌握着权力,杨将军依然没有得到自由。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长江,南京解放。逃往重庆的蒋介石自知时日无多,彻底撕破了脸皮。
当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请示如何处理杨将军等人时,蒋报复性地下令把囚禁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的共产党和嫌疑犯全部杀掉,并下令将杨将军和他身边所有亲信全部押送到重庆秘密处决,就连将军9岁的女儿和宋绮云秘书八岁的儿子宋振中(小萝卜头)也没有放过。
徐远举和周养浩得知蒋要杀害杨将军和宋绮云一家时,当即安排了六名杀手进行暗杀。这六人分别是杨进兴、熊祥、陆景清、安文芳、王少山和杨钦典。
9月6日午夜,载着杨将军及儿女,秘书宋绮云夫妇和幼子的囚车悄然停在了山下,特务们欺骗将军说准备在这里住两天,等待蒋的接见。
将军在两名特务的挟持下向山上走去,时年20岁的幼子双手捧着母亲的骨灰盒紧紧跟在父亲身后,因为在狱中受尽心理和身体上的折磨,年轻的他已是头发花白,特务们为了保险起见,决定对他们分开下手。
孩子抱着母亲的骨灰走在后方,可是刚一进门就见王少山伸出了闪着寒光的匕首,毫不犹豫地捅进了他的腰间,此时身后又突然冒出两人,他们用白布捂住了他的嘴将其拖入屋内,在濒死之际孩子绝望的哭喊道:“爸!”
然而还未等他再说什么,一口鲜血就喷洒到了母亲的骨灰盒之上,国民党的特务就这么残忍地将他杀害,他才20岁。
听闻声响的杨将军当即就明白了这是场阴谋,他刚要回头查看,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特务熊祥转身来到他身后向他刺进了一刀,身边的特务都闻讯而来,向着这位民族英雄痛下杀手。将军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摔倒在地,与世长辞,时年56岁。
爱国将领就这样在囚禁中失去了生命,到死都没有盼到自由。
……
这时大特务杨进兴对着杨钦典说:“一会后车下来的小孩就交给你们了,好好表现!”说完就继续开始埋伏。
此时的杨钦典极为痛苦,他不是毫无人性的人,要他去刺杀这么熟悉的两个小孩子,怎么能忍下心去……
随后,刽子手们手握滴血的匕首,踏进宋绮云夫妇房内,宋氏夫妇一看这杀气腾腾的景象知道难逃一死,便请求他们放两个孩子一条生路。
没有人性的特务们一言不发的向他们身后逼去,这时两个孩子刚刚下车,一看到这样的场景顿时吓得抱在了一起,特务们把宋氏夫妇逼到墙角,跳了过去在他们胸口刺了几刀,随即拔出匕首走向孩子们。
同一时间,杨钦典发疯般地冲向了“小萝卜头”宋振中,将其冲倒在地,用自己的手掐住了宋振中的脖子。然而毕竟人性未泯,他还是不忍心将这个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小孩子杀掉。
一旁的杨进兴见此很是无语,他骂着杨钦典是废物,而他自己则用匕首结束了这个小孩的生命,当杨钦典回过头来看向了杨将军的女儿时,她早已倒在了血泊当中。
这时,宋夫人尚未断气,但已经发不出声音,她瞪着双眼咬着牙齿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孩子被杀,没有人性的特务最后又给宋夫人补上几刀。
就这样杨将军父子、女儿,宋绮云夫妇与他们八岁的孩子都残忍地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下,而与将军同行的副官也在之后的两个月在重庆遇难身亡,加上1947年逝世的谢葆真,杨将军一案中共有9人遇害身亡。
随后,杨将军父子的尸体被特务们粗暴的埋在了花园的一座花台里,凶手们匆匆把其他尸体埋在附近,便向主子邀功去了。
将军随身携带的小皮箱中的财务也被他们瓜分殆尽。杀人凶手们为了不被人发现还用强硫酸腐蚀了将军父子两人的面部,使其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杨将军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被杀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终年五十六岁。
杨将军因与张将军一同发动西安兵谏招致蒋的不满,最后被囚禁杀害,虽然将军到死都没有重获自由,但是他们的爱国壮举大大推动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08 知君用心如日月 同生共死情谊深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不久,在自首特务杨钦典的供述下,杨将军秘密被害的真相浮出水面。几天后,将军父子的遗体从戴公祠的花园中被挖掘出来。
人们在将军的身边,看到了一个骨灰盒。经证实,这个正是将军到哪儿都会带着的夫人谢葆真的骨灰。
看到这一幕后,世人哀叹:这对患难与共的英雄夫妻,竟是以这种方式完成了“生死与共”……
刀客杨将军有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但终是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负重前行,悲情又悲催。
英雄虽然逝去;但英雄,永远不会死去!!!
尾声:心灵的救赎
杨钦典正是我们文章开头出现的那位88岁老人,他直接参与了刺杀杨将军的案件当中……
杨钦典本是贫苦农民,为了活命才加入了国民党军队,起初的他是蒋介石的侍卫,后来被调入了中统从事特务工作,也是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宋绮云。宋绮云见此人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就对杨钦典多加感化。
在耳濡目染之下杨钦典也决心为共产党做一些事情,他常常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帮助地下党员打探情报、交换信件、帮忙购买药物,可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沾染上无辜人的鲜血。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重庆(重庆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此时罗广斌叫住了杨钦典。说道:“老杨,告诉你个事情,新中国成立了!”
“老杨啊,你也知道国民党快要完蛋了,咱们也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不是?”
杨钦典害怕罗广斌会给自己招来祸事,当时就没有说什么,但他也认为该找一条退路了。
11月27日。国民党自知阻挡不了解放军的步伐,他们在逃跑之前对白公馆等监狱中的革命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大屠杀当天正好是杨钦典值班,当时的白公馆关押着四十多名革命者,分别由国民党保密司法处进行处理。
当天夜晚四点,还有19人未遭受迫害。最终杨钦典经过多次心理博弈,救下了这19人。
11月30日,解放军向着重庆发起了最后的攻击,重庆宣告解放。
第二天,杨钦典就主动跑到了重庆市公安局进行了自首。罗广斌等逃出的19人当场为其作证,希望组织对他宽大处理。
当地政府也认为杨钦典为人老实,所犯错误也是受人裹挟,并没有对其进行追究,还安排他到当地公安局工作。
可是杨钦典一直愧疚于当初对杨将军的迫害,做了这么多年的特务没有脸面去为人民服务。
当即就拒绝了任职,赶往河南老家务农赎罪。政府尊重了杨钦典的愿望,给了他一笔路费,让他可以平安地回到老家。
……
当杨瀚听完爷爷奶奶被迫害前后的所有遭遇,心里五味杂陈、心乱如麻。
但当他看着这个寻求原谅的老人,杨瀚忍不住叹了口气,他握紧了老人的双手说道:
“没关系,我们不怪你。我只是来看看你的,以前的事情都有历史原因。我希望您身体健康,祝您长命百岁!”
……
2007年11月17日,如释重负的杨钦典在得到杨将军家人的谅解后离开了人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