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我们人的大脑当中,只有二十万分之一的脑细胞能够产生多巴胺,所以它在头脑当中的量其实是很少的,但是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多巴胺就是一种单一分子的物质,它由碳、氢、氧、氮四类原子构成。多巴胺决定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我们过去以为多巴胺是快乐分子,以为只要它分泌了,我们就会高兴,但这个答案是错的,多巴胺的分泌与快乐无关,多巴胺是奖赏回路——它跟你获得的惊喜有关,但是与快乐无关。
多巴胺并不带来快乐,多巴胺只带来兴奋,所以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脱离了野蛮性的标志,就是我们能够活在当下,能够让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内源性大麻素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到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带来的快乐。
多巴胺让我们兴奋,让我们有获得感、成就感。如果一个孩子考试考了第一,他会分泌多巴胺,但如果他在考完试后,受到的都是打击、挑剔(比如考了98分,别人问他那两分丢到哪儿去了),他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多巴胺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少。为什么大量的孩子要从游戏中获得多巴胺?因为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他都是沮丧的、痛苦的,都是被人挑剔、被人唠叨的,所以他没法正常获得多巴胺,他只能通过打游戏、喝可乐、买鞋子来满足自己,多巴胺是一个成就导向的东西。
当我们坐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飞机飞过去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好浪漫,会觉得坐飞机旅行多好,真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时候是多巴胺分子在起作用,我们会想要去旅行。
但是当你真的踏上了旅途,感受一下经济舱里的拥挤,然后很多人挤在过道里面,飞机在不停地颠簸,或者在机场再延误上几天,你就受不了了,你就会觉得旅行其实是“人在囧途”,没有那么多快乐,这都是多巴胺所带来的影响。
跟多巴胺相对的当下分子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说的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内源性大麻素,这些东西能让我们好好地享受当下,能让我们细心感受一杯茶的味道,而不是去极度地渴望得到一个东西。
这两种神经递质是相互抑制的。就是当多巴胺的分泌旺盛的时候,享受当下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
比如你看中了一套房子,特别想要得到那套房子,不买房子就不结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你的多巴胺能被调动了。多巴胺分泌过高以后,当下分子就不发挥作用了,你想要体会人生的美好,但你发现自己没有感觉。但是如果你真的开始体会人生的美好,能够活在当下,去感受到当下的美好的时候,你可能会失去追求未来的那个劲儿,你会觉得其实现在就挺好的,咱们这小日子过得不错,干吗那么使劲奋斗呢?所以说多巴胺和当下分子两者之间是相互抑制的。
那你应该站哪一边呢?答案是“成熟的标志就是一个人终于懂得了活在当下”。一个人如果纵容自己的多巴胺不断地分泌,那你就跟一只猴子没有太大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跟原始社会的人,没有太大区别。原始社会资源总是不够,原始社会的人总是觉得自己需要更多,所以能够抢占的东西他们就尽量抢占,能够占有的异性尽量占有,因为这样可以延续自己的DNA。
但是你如果一直用原始人的方法生活,一定会有无穷无尽的痛苦。因为多巴胺并不带来快乐,多巴胺只带来兴奋,但不是让你真正地享受人生。所以,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脱离了野蛮性的标志,就是我们能够活在当下,能够让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内源性大麻素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到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带来的快乐。
电子游戏对大脑的控制原理和毒品、酒精对大脑的控制原理是一样的,就是它用随机性的奖赏,去刺激你分泌过多的多巴胺。
成年人玩电子游戏更不容易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然而,青少年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好……青少年大脑与成年人大脑最大的差异在额叶,额叶直到20岁出头才发育完全。这会造成问题,因为正是额叶赋予成年人良好的判断力。它们就像刹车闸,在我们要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时警告我们收手。在额叶功能不全的情况下,青少年容易冲动行事,即使他们知道怎么做更好,也容易做出不明智的决定。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如果我们把自己完全交给心中熊熊燃烧的欲望所掌管,谁也救不了你。但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平衡,像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无可无不可”,我们能够既有一定的多巴胺,去努力地追求一些事,同时又能够激发自己的当下分子,去享受当下所拥有的这一切,我们的人生才能够达到平衡,这个地球也才能够达到平衡。
感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