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我送孩子上学,孩子上学都是校车接送的,送到小区门囗就可以了。
我牵着孩子的手正在等排队等校车,突然学生队伍一阵骚动,有几个孩子大声喊:“xx,快跑,你妈来了!”
我转过头,一位脸色苍白的母亲像疾风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学生队伍中揪住了他儿子,然后,就是一顿耳光子乱括……一边打,一边问:“你下次还偷不偷东西?”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那孩子中午找她母亲要钱买零食,母亲不给,孩子就自己下楼来到小区门囗的小超市,拿了他喜欢的零食就走,当场被超市老板抓住了,问出了孩子家长的电话,叫家长过来付款。
那被打的孩子脸色苍白,嘴唇紧咬,一言不语,任由他妈妈如暴风雨般地刮耳光子。
我走上前,将这位怒气冲冲的母亲拉开,对着她耳边轻声说:“孩子是亲生的,一般只一个,多也就是两个,打不是目的,教育好他,让他明事理才是目的。孩子哪有不犯错的,不犯错还叫孩子吗?能让他知错就改就好了。打骂也好,谈心也好,都是让孩子改错的方法,至于用什么方法好呢?应该是有效果的方法最好。可能的话,尽量不要在人前纠正孩子的错误,周围都是孩子同学,这会让孩子感到很没面子,进而破罐子破摔。你私下提醒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私下的,在家里,可以提醒孩子偷东西不好是种耻辱。也可以告诉孩子偷东西的结果,比如,我小时候我妈常同我讲《小时候偷针大了偷金的故事》,我现在也常同我孩子讲。如果孩子不听讲,还可以揍他一顿了再抱着他讲,只有孩子听得进去,知道后果,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好。”
那孩子的妈妈终于冷静下来了。她说,孩子的爸爸太宠爱孩子了,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永远都是好脾气。家里也有给孩子准备的零食。就这一次,孩子要钱,她没满足他,就闹出这事情来。
此时,校车来了,我提醒孩子的妈妈,先让孩子上学,晚上回家再教育。然后,孩子的妈妈声音放低了八度问她儿子:“xx,你知道错了吗?”
那孩子依然苍白着脸,依然紧咬着唇,但是,他点了一下头表示认错了,两颗豆大的泪珠终于从他眼眶里滚了下来。孩子妈忙拿纸巾帮她儿子擦眼泪,然后送他上校车并叮嘱他:“xx,在学校好好表现,认真听课,晚上一放学就回家,知道了不?”
校车走后,孩子的妈妈向我表示感谢,并向我请教带孩子的方法,我们聊了很久。回到家后,我把此事情同我孩子的爸爸说了,可孩子的爸爸表达了他的不同看法。
孩子爸爸提出几个问起让我思考。该不该给犯错的孩子面子,即纠正错误的时候要不要考虑孩子的面子?
如果纠正错误与保存面子相冲突,没法兼顾,是要纠正错误呢还是要保留面子?
这个问题如果想不明白,再想一个问题,小错不改,铸成大错,面对大错,还有面子可讲吗?
怕是不但没有面子,连里子都丢得一干二净吧。
再说了面子怎么来的?别人给的还是自己争的,这个问题得跟孩子说清楚,面对偷东西,是谁都给小偷面子呢,还是一般不给面子连里子都不给呢?
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怎么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不是犯错的时候道德绑架:“我小有就有理,你敢管你就伤了我的自尊心!!!”事都做了,就该承担后果。
如果孩子小别人给他留面子,不惩治他犯得错,那么他该感恩,而不是心里想着“我小我就有理,犯错了,别人也不敢把我怎么样。”须知,没有谁的尊重是靠作奸犯科赢来的。
孩子的爸爸觉得一般家长教育打骂孩子做得没啥不对,反倒是有些专家是没事找事,提出什么孩子不能打也不能骂的快乐教育等等,让孩子长大后“心”小,一点小事都承受不起,考上北大又怎么样,留学又怎么样,还不是写长信骂父母,要与父母决裂。
孩子爸爸希望家长教育孩子,多看一些国学的东西,老祖宗的教育办法,那是经过五千年文明的检验的,至理名言。别听那些什么专家的忽悠,有钱人没有谁听那些狗屁专家的,他们也就摸透了穷人想靠孩子翻身的心理,骗骗穷人的钱。
清朝,皇子哪怕是太子犯了小错,那都要跪几个时辰,甚至太监按皇帝的命令拿棍子去打犯错的皇子,怎么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反倒是金贵了,金枝玉叶反倒是屡屡被“家暴”,家长们想过其中的原因吗?正因为没想明白,所以人家生的孩子会奋斗,你生的孩子可能只会啃老。
这点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更不会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怎么跟那些吃过苦,受过罪懂得反思,心理素质超强的金枝玉叶去竞争啊,还不被人家给吃定了!!!
到底专家说得对?还是老祖宗的经典说得对?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留面子?大家都讨论下吧。
至于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大家自己去琢磨吧,谁也不能替您做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