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史记》中,赵高和秦二世的一小段对话。其中一句让我有些想法。
今时不师文而决于武力,愿陛下遂从时毋疑,即群臣不及谋。
这句话我觉得基本上可以说是,赵高忽悠秦二世的。告诉他现如今要用武力来统治国家,要在大臣们没谋反之前采取措施。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骸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我更倾向孟子他老人家的意思。
而秦二世之所以会同意赵高的说法,更多的因素应该是他和赵高是同一类人,臭味相同才会不谋而合。
这也难怪,秦始皇在世时似乎应该也不是以“仁爱”治理百姓的。
在这之后秦二世诛杀手足应该也不难理解,只是他杀公子将闾他们兄弟三人时先说他们“不臣”,后来面对公子将闾地据理的驳论后,传令的使臣只能说“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
看到这儿,想起了公子扶苏,他们兄弟命运如此相似。
如果没有赵高和李斯密谋,如果没有赵高怂恿二世武力治国,如果二世心中还有一丝手足之情。那么秦帝国会不会再长远些。
凡以暴力得到的,终以暴力失去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道德经》
或许没有赵高没有李斯,秦帝国并不长久的命运从一开始便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