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羽毛球的初学者,高远球发力始终是最基本的技术,也是各大论坛热议的话题,然而,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屠龙之技”,能够使得新手很快能够掌握发力技巧。理论读了几千遍,总能够听到“放松”,“使用腰力”,“提高腕力”等等耳熟能详的词汇,羽毛球却怎么也打不高打不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总算能够在主动状态下打出较好的高远球了,现将一些感悟记录在这里。
1、放松。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从专业教练到菜鸟,似乎谁都知道发力之前要放松。然而恕我直言,放松这个词本身就很有问题。要放松?能做到放松么?一旦放松,球都打不到,敢放松么?只有了解了发力原理,可能才会敢于放松。实际上,无论是正手高远,反手高远,正手平抽,反手平抽,甚至杀球,发力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就是首先要让出发力空间,然后在挥拍的过程中持拍手牵着拍子走,而不能真的“挥”拍。在球拍与球接触的一刹那,从身体传导到手腕的力量才真正爆发出来。
什么意思?拿着拍子做扫地动作,这就是挥拍子,拿着拍子甩着玩,这就是牵拍子。
很多人都知道“挥大臂”这个词,什么是挥大臂?其实就是拿着拍子扫天花板啊。
2、身体动作。很奇怪的是,大多数论坛在讨论高远球时都很强调手臂动作,却很少考虑身体动作。可是教练在教发力时,最早教的却是下肢的蹬跳,腰腹扭转,要能够感觉到力量从下肢传导到上肢的过程。我想这不仅仅是为了高远球的发力,而且也是杀球的要求--协调全身关节,将力量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仅仅靠手腕的力量去击打球。
另外,我们看到专业球员动作很潇洒,业余选手嘛,往往很猥琐的样子...其实绝大多数原因都是在于没有身体动作、或者身体动作不完整,显得肢体不舒展。
3、脚步。这也是一个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很多人的击球点都偏后,长期下来形成了习惯,就算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意识跑到羽毛球的后面去击球。击球点偏后使得人很难充分发力,一般这样击出的球见高不见远。其实,在看专业球员打球时也能发现类似的情形,比如被动时来不及回到球后,只能后仰着身体靠腕力击打,这时人的身体往往会踉跄站不稳。
业余选手由于紧张,很容易没站稳就打球,这时整个肢体动作会随之变形,更谈不上高质量的高远。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步法与意识配合。步法没有捷径,只能通过艰苦训练。而步法的训练,显然对膝盖是个不太友好的行为...
附上潮田玲子高远球示范。注意看她的右脚确认来球位置,右腿从微曲到伸直,力量由脚踝传递到腰到肩,双肩尽可能打开,最后到手到拍。至于网上流传甚广的什么小臂内旋屈指发力、霸王杀等等还是等框架搭好了身体协调了再去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