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楼主问:有了宝宝以后,老公睡沙发的有吗?还是只有我苦逼??
上百层楼说有,其中好几十个说睡了一年。最高记录看到一个说从怀孕开始算起至今三年。
有说到的细节的,每晚夜奶和换尿布,开灯怕孩子醒透透今晚不用睡;不开灯看不清,奶粉倒没倒准明早天亮才知道。加上自己新手紧张,换大便都不知道擦干净没,孩子软软的提起来手都在抖。
另一个回复说呵呵,等到会爬会滚床,晚上不说了白天换尿布也同样是惊心动魄。放在床上怕孩子乱爬摔了,拉了臭臭又无法背着,只能单手抱着负重20斤,另一只手提热水壶拿新尿布拿湿纸巾,从手抖练到有肌肉。老公一直在沙发睡死或假装睡死。
看起来都是用说笑自嘲的方式回帖,但这样的回复率这样的细节,老公们爸爸们是怎么了?
楼主发帖找到了同款:原来自己不是个案、自己老公也不算没人性,是不是就安心了?
正因为很多男人婚前都是小孩,婚后尤其是有了下一代,儿女就是一个给予父母全面提升和进入家庭生活模式的契机。
无论你有多不独立多懒癌的多冷血,拖延症多严重,孩子是不会介意也不会放过你的。
他们无时无刻需要照顾,让你学会关注人的表情关心人的需求,让你学会呵护弱小关心天气和菜价。
虽然不懂,但只要有爱孩子的心,慢慢去知冷暖,不出两个月都能从零变成熟手。泡奶可以目测水量、换尿布可以不惊醒宝宝、洗澡可以同时讲故事或唱歌。
场面是温馨的,夫妻是越来越有默契的。丈夫在此时更知道照顾一个孩子不容易,虽然妻子是主力,能搭把手也有变成熟的乐趣。作为妻子,生产的痛苦月子的不适,从少女变妈妈的身材身体心态变化,笑中有泪。同时也是一个有足够“借口”向丈夫寻帮助的时期。夫妻共同去完成这个伟大的项目,可以有很多的有趣话题:自己的努力、孩子的成长、一个家的温暖。
这就是孩子要带来的契机。
可是现在看到更多的是新妈妈没出月子就开始忙里忙外,产假中也要一边背着孩子一边拖地做饭晾衣服。晚上好不容易老公回来,却是借口工作太累在一旁观战。
在一个隐形爸爸的时间里,一个月一百天过去,多少勺奶粉配几升温水不清楚、尿布魔术贴往哪边不知道、洗澡要多温的水记不起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孩子小的时候不愿意和妻子一起努力学做父母,孩子渐渐长大,女人慢慢驾轻就熟,当男人发现要有点亲子乐趣想要插手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需要帮忙的甚至会越帮越忙。继而更加有借口甩手不管。心里自我安慰,我也为这个家努力赚钱,也是很辛苦的。便可以心安理得躺个舒服的姿势刷朋友圈。
如果一个男人婚后的生活依旧没变:上班下班葛优躺呼噜震天宵夜狂;如果一个爸爸没为妻子或孩子熬过夜,这样的男人基本可以看作是失去了一个良好的成长机会。
对于他来说,和单身没有太大区别。硬是要区分,只能说来了一对母子住在同一屋檐下。有空去看看热闹拍个照,没空就依旧抽烟回邮件玩电脑。
女人产后抑郁症多半是这个原因吧!没有人共同有过。
女人在扮演受害者角色的同时,是不是也该想想自己完全是这个困局的帮凶呢?我想说策划者但可能会太伤人。要知道受害者扮演很容易入戏却难以出息。
在育儿这件事上,男人对亲生骨肉也是有照顾欲望的。但是他对新人物新任务的紧张、对要照顾整个家庭开支压力的不安通常会选择逃离,回到他们熟悉的安全地带——他们单身的生活模式。
如果女人再听之任之,将无法逆转。
人就是这样的,越承担越能承担。就像机灵的老师总会让最捣蛋的孩子当班干部一样。男人是孩子,你是机灵的老师吗?
也许你会觉得为什么要像老师一样当妻子,因为男人的脑部结构决定了他们的思维非常直接,如果他说“我怕吵着孩子,我还是睡沙发吧”然后你默认了,并自己熬夜苦逼起奶换尿布。那么在男人的思维里就翻译成:噢,原来是可以顺利逃开的,也不用担心不会做了,她自己都做得挺好!
于是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两性关系奇妙之处就是相互作用;直白点是相互利用;商业点就叫合伙企业。如果你觉得自己受害而不去推动事情发展。恭喜你,你,你将继续受害。女人是掌握家庭气氛的主持人,放弃主人翁的权利,不仅自己苦闷,整个家庭也会落入合租房的怪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