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听专家讲课,知道有很多名号、很多荣誉、出版过书或发表很多文章的就是专家。但是在苏州大学国培班培训时,我又认识了另一类专家。他们默默的在自己的专业里工作,对待自己的工作、专业像对待自己的家,这是更伟大的专家。因为专家讲的或许只是知识技术层面的内容,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实际经历讲述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孩子的理解,更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理解。
一个刚毕业一年多的小老师,在教学点呆了一年多。两个班的学生,两个老师的一个学校。没有检查、不需要监督,没有教研、培训,有的只是一周三十节课的实践机会。就这样的一个老师,用自己青春的激情做着教育,用自己的爱心教着孩子。音乐不会教,上网下载视频,和孩子一起学习。教学相长,教会孩子唱歌跳舞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了快乐。下雪了,带孩子堆雪人;攒废纸卖废品,买来奖品激励孩子。没有条件开展阅读实验,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把自己拴进去和孩子一起阅读,带动家长阅读。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这位老师该有多专业。什么是专家,在自己的工作里专心工作,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家,这就是专家。
从教十六年,从学前班教到小学,从小学教到初中。从语文教到数学,从数学教到英语,无论教哪个年级、教哪个学科都是佼佼者。这才是专家。都说革命同志是块儿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关键是搬到地方就能起到作用。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师的教学经验谈。看着衣着朴素的他们,讲着比衣着更朴素的话语,突然觉得他们就是专家。
高手在民间。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只注意到了那些头上闪着光环的专家,他们的学术水平、他们的言说能力都很高,但是对我们的教学起到真正推动和引领的还有这部分在最基层工作的老师们。他们的教学经验或许不够高大上,但是却真真切切在改变着他们的学生的学习生活。或许他们也没有做过什么教科研课题,但是他们的一个小小的举措或举动都可以让孩子们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是他们让教科研朴素而真实的发生着。没有成本的课题资料,也没有什么鉴定,他们的资料就是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能给他们做出鉴定的就是那些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
这些天,我又认识了一些未曾谋面的专家。加入了河南教师读书会,加入大鱼共读书吧,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高手在民间。他们每天耕耘在自己好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着。他们的对于读书的执着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自认为是一个爱读书,爱写作的我,看到了他们的书单,看到了他们年底的阅读报告,内心升起的是满满的羡慕,满满的敬佩,更多的是追赶的动力。
高手在民间。当我们看到金字塔塔顶那闪闪发光的宝石的时候,是否想到过塔座下一粒小石子的坚强支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