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刷新了观众对富豪生活的认知。剧中,顾佳家境殷实,为了帮丈夫发展事业,让儿子进入贵族幼儿园,她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挤进富太太们的圈子。结果却发现,富太太连发个朋友圈都存在鄙视链。
第一次参加太太圈的聚会,她穿上最正式的礼服,背上她最贵的香奈儿包包。小心翼翼地把香奈儿包包放在了自己身后的椅子上。一旁的富豪太太看了一眼,却轻蔑地笑话她的举动,当众对她问她:“你说那个凳子就那么一点点大,你还要放一个包包在后边,你这样坐着挤不挤?”
顾家这时才发现其他富太太们的包,全都比她的包贵好几倍,她们毫不在意地把几十万、上百万的包包扔到地上,以显示自己雍容华贵的地位。
聚会结束后,富太太们习惯合照发朋友圈,李太太因为手里的爱马仕包价值260万,是最贵的包,因此她站在C位。而顾家的包相形见绌,她只好故意把包藏在身后,表情僵硬地和富太太们拍了照。
可是,在发朋友圈时,富豪太太们却故意把合影中的自己,单独裁掉了。这让顾佳心里很不舒服,为了融入这个富豪圈,她竟然把房子也抵押了,用抵押款买了限量版爱马仕包。这才刚算是一脚踏进了富太太的圈子。
日子久了,顾佳发现,人原来真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在同一等级的人,硬是要融进对方的生活圈子,到最后都是自讨没趣。
等级是什么?美国作家保罗.福赛尔在《格调》这本书里对“等级”是这样描述的。
他说:“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后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些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它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这本书是保罗.福赛尔在三十年多年前写的。几十年后,再回看中国的发展现状,越来越多的人惊讶的发现,这部刺痛人心的社会等级指南,正在影响着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这本书把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发人们不自觉地对对号入座。这些现象也在折射出当下中国的终生百态,因此,这本书也可以被看做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01 上层阶级
顾佳想方设法攀交情的那些富太太,就属于一个既富有又能被很多人看见的上层阶级。他们的老公大都是各企业的老总,而这些富太太的生活圈子就是坐在一起各自绽放着富有的光芒,她们对思想和精神生活没多大兴趣。
上层阶级从不怀疑一件物品的价值,因为他们觉得毋庸置疑。所以,当顾佳小心翼翼地把包放在椅子后,富太太看见了,就觉得顾佳小家子气,一个包而已。
当顾佳同样买了爱马仕包包后,这群富太太认为,眼前这个不入流的姑娘,勉强可以加入富太太圈。由此可见,一个爱马仕包包才是帮她成功打进富太太圈子的标配。这个昂贵的包包就是赤裸裸的等级标志。
02 中层阶级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金子塔,那么处于中层阶级的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大多数人就像企业的螺丝钉,可以随时被换掉。因此,中层阶级大都是“焦虑体质”,他们害怕被别人看不起。
印度有部电影《起跑线》,就是反应中层阶级特有的焦虑现象的。女主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进入了中产阶级的下层,属于中下层阶级。一家人本已经步入了小康生活,却因为女儿入学的问题头疼不已。
女主只能学着中产阶层的父母,买学区房,刻意靠近上层圈子,又学着他们上“精英父母课堂”,最重要的是从内到外,从言行到举止都要和中产基层的人一样,才有可能让女儿上中层阶级孩子能上的学校。
可是,女子却因为不会说英语,女主的学历不高,反而受到当地学校的排挤。学费只是最低门槛,隐形的费用才是填不满的坑。影片的结局是女主最终选择让孩子退学收场,并且当众指责中上层学校的家长、校长的虚伪和不公。
所以说,人比人,气死人,你上面永远存在一个你高攀不起的阶级。
03 下层阶级
劳动阶层的最底层就是下层阶级。处在该级别的人们明显感到就业不稳定,甚至与世隔绝。
一提到酗酒、抽烟、暴力等行为,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下层阶级的人。就如同想到爱马仕包包就会想到上层阶级一样。每个阶级都有各自的专属的行为举止、穿衣打扮,甚至从居住地,就能判断这些人所属的阶级。
众所周知,日本大阪西成爱隣地区就是所谓的贫民区。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没钱、没工作、没家的下层阶级居民。
这个地方出了名的治安不好,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就连公共电话亭都贴着这样的标语:“破坏公共电话、偷取硬币的犯罪多发,如发现可疑人物请报警。”甚至还有一些人属于看不见的底层,他们终将让懒惰、失望和怨恨压倒了自尊,在慈善机构和管教所里度过一生。
无论什么阶层,我们所谓的拥有什么东西从来不代表真正的拥有,我们拥有随时去获得什么东西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拥有。
只有当你足够优秀,才会有同样优秀的人来成就你。做自己的贵人吧。只有当你足够优秀,才会有同样优秀的人来成就你。
每个人的成长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完美指标。正如《三十而已》中的三位女主一样,我们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想了解无处不在的社会等级,赶快读读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