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父母赐予了我生命,感谢生活赠予了友谊爱情,这是一首歌的部分歌词。实际上,任何人终其一生,都存在一个感恩的问题,只有学会感谢生活,感恩报恩,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感恩是对爱的回报。报载:有位76岁的老人率众子女为一非亲非故的9 3岁辞世老人送终。故者原是他家的保姆,为其抚养了孩子,操持家务。当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时则出资送到敬老院,直到为其送终。这家人无疑有一颗感恩之心。为什么要感恩?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人都离不开周围人的关心帮助。人之感恩,首先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还要感谢教导我们的师长之恩,感谢帮助我的朋友之恩。吃饭想到种粮人之恩,喝水时想到掘井人之恩……。感恩是对爱的回报和弘扬,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责任。凡是懂道义,有良知,未泯灭人性之人都有感恩之心。所以,孔子把忘恩负义之徒斥为“小人”。杭州曾有一位6 6岁的老人把自己8 6岁的母亲活活掐死,奇闻传出,令人发指。已是爷爷年龄的儿子杀母亲,可见不知感恩,确实是值得国人深思的问题。
我们肯定记得来自《诗经》里珍珠般的言辞: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由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都是爱与被爱,也许木桃对他人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也许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书生和未婚妻约好结婚的日子,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沉重打击一病不起。这时路过一游僧,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只见茫茫大海,一遇害女子赤身躺在海滩,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过来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挖个坑,把尸体埋了,走了。僧人说:那具女尸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她一件衣服。她今生与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即最后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我们都不相信轮回报应,但都深谙善有善报。故事提倡的似乎每个人都在寻找徘徊,来世一遭似乎就是为了报恩,报答前世的恩情,这似乎讲的有些绝对,但笃信好人还是有好报的。我们只要真心示人,真情待人,这么做足够了。千万不要痴想着别人会给以怎样的回报。要知道强求带不来甜蜜,过分索取总会成为输家。你非圣人,我非圣者,大喜大悲的心绪,生离死别的痛楚,早晚要将你我碾过,爱也好,恨也好,仇也好,谁都逃不开曲终人散,大幕滑落的结局。既如此,你我何必不多一份感恩戴德之心呢。感恩心其实就是慈善心,活在世上,你也施恩,我也施恩,你也微笑,我也微笑,笑得如佛,佛也微笑。
一位老华侨在海外跋涉半生,衣锦还乡萌生了济世助人之念。于是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校长写信,希望提供十几个贫困学生名单,并寄去一部分书籍。但书寄出后大部分没有回音。新年到了,少数几个孩子给老人寄出了贺卡并感谢赠书,老人高兴地说:有回音了,终于找到可资助的孩子了。原来他寄出的书是块试金石,他只资助有回音,并且心存感激,懂得感恩的人。
看来这感恩之举,往往就在举手之劳。感恩来源于心如止水的满足。我们可以为四肢健全,衣食无忧感恩,为家人平安健康,生活平稳感恩,为无穷大自然供养我们阳光、空气、水感恩,所以这满足、庆幸、乐活,都要从感恩开始。但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一些孩子,有父母的呵护,却不知珍惜,享受别人的劳动而不说声谢谢。视幸福为天然,视索取为当然。从不知回报,感恩已成为人情感世界的盲区。事实上,当一个人呱呱坠地,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时,就已开始享受前人赐予的一切成果了。父母有养育之恩,老师有教育之恩,领导有知遇之恩,同事有协助之恩……。你既有意无意接受了别人为你的付出和恩惠,那你第一反应就应是日后回报,此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一种契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会自觉自愿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总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
感恩、感谢、感激,这些词汇,当然也包括你的对手,甚至是敌人。草原上的羊群、角马因虎豹豺狼的存在而不断繁衍壮大。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能不感谢你的“敌人”。你的进步和成熟是在与对手较量中逐步积累的,事实从不让处在一帆风顺的人成为栋梁,也从不让没有厄运困难的人成为伟人。没有敌人,就没有人生的超越。回首往事,你会惊奇地发现,真正促使你成功的,不是顺境,不是亲朋,而是那些可置你于绝境,甚至死地的打击挫折。所以你要感谢你的敌人,酿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之春。中国人其实是很容易感谢人的,尤其是感谢那些曾经狠狠整过自己的人。当这些猛人稍稍手下留情,就会对其感谢不尽。
台湾天下杂志曾节选过《人生成长的10堂课》,其中第五课:感恩态度是人生成长的原动力。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成功好像停滞在某处。这是因为他认为成就主要来自自己。其实不管是过客,还是知己,陪你走过短暂人生路的朋友,都是你美丽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音符。因为有了他们,你的人生才能五音齐全。要让自己的人生演奏出美丽动听的音乐,就离不开学会说声谢谢。这还因为,一个有道德,重情操的人,他们在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中,总是先想到他人的帮助。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似乎无人超越他的伟大贡献,但他总不忘感谢其他科学家,甚至说:如果没人帮助,就不能产生《相对论》。感谢是对他人行为的认可、尊重,如自己帮了别人,听到一声谢谢,心里会感到温暖与满足。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让人感到冷漠、怨怼、隔膜,其中一个原因是对一些人,对别人的帮助,对社会的恩情,竟然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曾听说这样一则故事。有个人同一位准备远航的水手交谈,问水手,“你父亲怎么死的” ?
“出海捕鱼遇风暴死在海上”。
“你的祖父呢” ?
“也死在海上”。
“那你还去航海,不怕死在哪里” ?
水手不答反问:“你的父亲死在哪里” ?
“死在床上”。
“你祖父呢”?,
“也死在床上”。
“那么你每天睡在床上不害怕吗” ?
水手这一问,倒使这个人捕捉到一份厚实的鼓舞。既被感动,又心生感谢之情,深情地说了声谢谢。因为人确实如此,今晚脱下的鞋,明早还不一定能不能穿上。世事难料,水手这番话,怎么不使人感动呢。其实这感谢是生活中的一缕阳光,一声谢谢,是感恩之心的真诚表白,是尊重别人的真情流露,如果我们都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学会说声谢谢,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洒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