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上的温暖一幕

第四十一个教师节下午,我与同事相约前往体育西路。在大沙地站踏上地铁,列车呼啸着驶向珠江新城方向,车厢里弥漫着节日的轻松氛围。

行至中途,车门开启处,两位银发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进车厢。

走在前面的老妪白发如雪,步履蹒跚如秋叶颤巍,后面的老人虽也年迈,却仍能稳健地搀扶着同伴。

拥挤的车厢里,人们不约而同地挪动身子,勉强腾出一个座位。最年长的老人缓缓落座,她的同伴则伸手握住吊环,守护在侧。

约莫一分钟光景,对面两位年轻姑娘交换了一个眼神。没有言语,却同时起身让座。邻座的年轻男生见状,也悄然站立。

这一刻,三人的举动仿佛经过排练般自然流畅。那位最年长的老人颤巍巍地挪到新空出的座位,却因列车晃动迟迟不敢就坐,直至列车平稳行驶,才小心翼翼地落座。两位老人相视一笑,皱纹里漾着温暖的光。

这寻常的一幕,让我在这个属于教育工作者的节日里陷入沉思。

让座之寻常,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让座之不寻常,在于其中蕴含的教育真谛。

真正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它不仅仅发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更流淌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那两个年轻姑娘下意识的举动,不正是教育成果最生动的体现吗?

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唤醒人心深处向善的力量。它不在于背诵多少经典条文,而在于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三位年轻人用行动诠释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善行成为本能,让礼仪融入血脉。

列车继续前行,窗外流光掠过。在这个教师节的早晨,这节普通的车厢变成了一个移动的课堂。

老人们得到了休憩,年轻人完成了善举,而我们这些旁观者,则见证了一场无声却深刻的教育实践。

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止于课堂,它就在这生活的细微处,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践行中薪火相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