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4口人,生活和睦,家庭成员比较民主,公平,尊重。家庭中遇到大的事情,我们一块商量,比如买房买车的事情。如果遇到了困难的事情,能做到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在平常的生活中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滋养。爱在我们中间流淌,因为有爱,感到被温暖。
这一年,在我心中是一个关键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女儿要考研究生,儿子要上高中,我觉得教育是家庭中的大事,比买房买车要重要的多。这一年,我就给自己说:除工作之外要多关注两个孩子的成长,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心理状况。希望他们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进行学习,我希望两个孩子都能如愿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我们以最大的努力来支持儿子,鼓励儿子的成长,结果还比较令人满意,儿子考入了县城最好的高中,并且进入到了英才班。这所高中现在进行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要求特别严格,一个月让回家一次,每天5点起床,10点多睡觉,吃饭只有20分钟时间,有15节正课,一节早自习。本以为儿子上了高中,他的生活能力也比较强,自己就无事可做了。谁知道儿子进入高中,也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插曲。因为自习课说话而被叫家长,还扣了4分,前几天因为他的工作不够积极,课代表被撤了。我开始担忧儿子的生活,害怕他心情生活受到影响。本来这是一件平常的小事儿,在我眼中变成了大事,好像这件事情能影响到孩子考大学似的。想尽办法看望儿子,给儿子写信,想安慰儿子,其实儿子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脆弱,儿子对我说:我们家人是相互担心,只要我们生活得好,他就生活得好。听到这句话我特别震惊,是呀,我们关心一个人就要相信他,而不是天天担心他。再说,担心有用吗?
女儿正在备研,学习紧张,压力大,既要实习又要学习,他想考到自己理想的学校,每天都处在紧张的学习之中。前一段时间胃不舒服,吃饭吃不下,这样既影响了心情,也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我们担心女儿的身体健康,也担心他学习方法不科学,我们的担心里面有更多的心疼。也许心中有焦虑,有担忧,对他说话声调有点高,女儿感到了自己被指责。他说会照顾好自己的,希望我们注意身体,感知身体。
忽然间,我明白了。我们之所以有焦虑,内心不安,因为我们把对方的爱用在了担心上,而不是放在相信和祝福上。
说实话一双儿女的生活能力都比较强,女儿20多岁了,已经到成家的年龄了,他以后要组合自己的家庭,面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儿子生活能力比较强,内心温和又有理智,与人相处和谐,说话又幽默,在很多方面,儿子的生活能力已经超越了我,我有担心的必要吗?
每个人努力把自己过好,放下担忧担心。相信孩子,相信他们越来越成熟。祝福孩子,祝福他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我想起了普希金诗中的一句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将要过去。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