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老山的极大好处是,马路对面就是树林,孩子可以随时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
昨天夜里南京启动了人工降雨,早上醒来看到地面是潮湿的,但是没有积水。种地种菜的农户们盼了很久的雨,不知道这次下的够不够透。经过一上午多云的太阳晾晒,路面已经干爽了。
下午吃了饭以后,奶奶提议我们一起去水库转一圈。推着儿童小推车走到了小区门外,去林子里菜地的路口时,娃突然改口想去菜园了。一行三人很爽快地改道去菜园。
推车走到了最后一户人家的时候,也就走到了水泥路的尽头。剩下的大概十几分钟的路程都是刚下过雨的泥巴路。我们得步行走到菜园里。
三岁多的小娃娃,一手拉着我,跟着我们踩着不算泥泞的泥巴路,一鼓作气自己走到了菜园里。
一路上孩子各种为什么,为什么有一股味道?为什么没有青蛙叫?半路上还摘了个毛茸茸类似于蒲公英的一种植物种子,俩人吹起了“蒲公英”降落伞。一朵朵像降落伞的白色种子,随着风飞到树林的各个角落。
刚进菜园子,就见到了种菜里年龄最大,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她正蹲在地上收拾蒜苗。大家互相热情地打了招呼。接着往里走,就听到了楼上相熟邻居家的奶奶的说话声。带着小娃还没走到他们跟前,奶奶就热情地喊着我家娃了。热情地招呼她去菜园里拔萝卜玩,哈哈。
拔了几个不要的小萝卜后,娃失去了兴趣。我们在菜地间的小路上看到了一只大蚂蚁,进而发现了一个绿豆大小的蚂蚁洞。想起来包里有一些娃吃的饼干,就掏了些碎饼干渣,撒在蚂蚁洞旁边吸引蚂蚁们来回忙活。最后为了蚂蚁们方便吃,我还使劲儿把饼干捏碎,洒在蚂蚁洞里。后来在菜地出口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蚂蚁山,大大小小很多的蚂蚁洞。就这样,我和小娃娃在菜地里喂了一个多小时的蚂蚁。
那一大片菜园子有四五家在里边种菜,昨天刚下过雨,趁着土地很湿,可以挖的动。大家都在地里忙活着翻地。往年集满了水的小水沟,今天去了一看,已经干的见底,一点积水也没有。几家人都得用电瓶车从村口的池塘里,一趟又一趟地驮着桶装水,去浇菜。即便种菜已是如此的不易,我们去了相熟的几家都不吝送菜,楼上奶奶把地里的长韭菜都割了送给我们,年龄最大的奶奶把莴笋都拔了,还帮忙拿个塑料袋去装好送我们,还有另一家喊我们去拔生菜,家里菜已经很多了就谢绝了她的好意。这些老太太们都是我们家奶奶前几年在这里和她们一起种菜时结下的交情。
来山里这个五一假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左邻右舍的亲近感。一般在城里,邻居们进了家门就各自关上了门,一梯四户的邻居们,见了面都不一定认识。在这边住,在家就能有邻居从厨房窗口经过,热情地打招呼:哎,你们回来啦。我们就开开门,跟邻居们打个招呼说说话。在走廊里碰到邻居,也能站在那里聊几句。在这里,更有融入住处生活的踏实感,有邻里相熟互帮互助的人情味儿。
嗯,接地气儿的生活还不错。这个五一假期不出门旅游,也过得像度假一样的休闲舒适。已经开始憧憬着等娃幼儿园毕业回来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