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一
这是一本让我读了3遍,写了18篇读书感悟的书。
这是一本看完后欲罢不能的书,让我又继续入手有关阿德勒心理学和岸见一郎的5本书,而且全部看完了。
这是一本让我颠覆过往认知的书,用柏拉图式的对话体,两个人探讨交流阿德勒心理学和人生哲学故事。青年有困惑,禅师有智慧,只说故事太浅,只说道理太深,他们两个相遇后,是怎么进行关于探讨人生智慧、改善人际关系、改变现状和获得幸福的讨论呢?是怎么完成人生智慧的传承呢?邀请你先来看第一篇读后感。
目的论VS原因决定论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弗洛伊德提倡“原因决定论”,认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是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过去的心理创伤给我们巨大的伤害,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你的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这就是弗洛伊德“原因决定论”学说提倡的过去决定现在,原因决定结果。
这个“原因决定论”让我们觉得人生很无力,因为过去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过去别人怎么对待我也是无法改变的,我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甚至没有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
而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说,他提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就是阿德勒的“目的论”。
这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客观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而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换句话说,我们的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基于某种目的,是让自己过得更好还是更糟,都是基于自己的选择。
比如同样有童年遭受虐待经历的人,有的人一直把自己现在不好的生活归因于父母不爱我,父母虐待我,造成了我现在扭曲的性格,不愿意与人打交道,不再相信别人,让自己用一颗坚硬的冷漠的心去处事,这样势必不快乐不幸福。
而我亲眼看到有的人,正因为童年悲惨的经历,更激发起了他的生命力,让他不屈服于命运,正是因为他知道没有爱会给人带来多么大的痛苦,他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不想让别人也经历他这样的痛苦,所以他不断修行,不断提升自己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的能力,促使他走上家庭教育的路,去教授他人感受爱学会爱传播爱的能力。
再比如童年因为外出被人骗了,然后说自己有了心理创伤,有了社交恐惧证,成年后就不愿意出去跟人交往,天天死宅在家里闭门不出。到底是因为有了童年的社交创伤,导致他成年后不出门呢?还是他为了能够不出门,为了能够不被其他人批评他一直宅家,为了不再受到任何社交创伤,基于这些目的,给自己找的理由和借口呢?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状的“目的”服务的。
这就是原因决定论和目的论带给我们的不同思考。
私人逻辑——你对过往经历的诠释决定你的人生
任何一个铜板,都是有两面的。我们对过往的经历怎么解读,是看到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是看到它对我们的积极影响,还是看到它对我们的消极影响,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主观阐释。
阿德勒提出私人逻辑一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客观事实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主观阐释才是决定性因素。经由我们的主观阐释,基于我们的信念(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做出我们的决定,我们的决定让我们做出下一步的行动。
所以,正面管教里所有的活动,都会问一句,你在这件事里面的想法、感受和决定是什么?你对事情的想法和感受,就是你冰山下的东西,就是你的主观阐释,这些会促使你做出决定做出改变。还会通过这件事问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的?这些都是在让你把私人逻辑用语言表达出来,看到你的主观阐释是怎么改变你的行为的。
改变现状就从改变一个念头开始
基于目的论和私人逻辑的探讨,我们看到了真相,我们的人生现状不是由过往经历决定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如何生活。挣脱过去的束缚,从过去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决定现在的,只有当下这一刻,只有你自己。你要改变生活的现状很容易,只要你改变你对过往经历的主观阐释,看到它积极的正向的一面即可。
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你随时都拥有改变现状的可能,人生的改变,从改变一个念头开始!
读书点亮智慧,读书启迪人生。精读一本书,读懂一个人。共读一本书,结交一群人!
看完此篇文章,如果你有收获有启发,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评论、转发分享!期待和你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