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3 读金刚经所感

      最近心血来潮去读金刚经,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里面有一句话是说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也就是说实像跟相之间有关联,但是实像跟关联又不同,实像会在内心中形成我,众生,寿者,法相等等,但同时也说了也没有非法相,即空相。佛学中,是即让人不要执着于我,也不要执着于空的,让人要回归自己的本心。而佛学中善恶的划分也不是简单的好坏,而是是否发于本心,如果不是就是恶。其实佛学里面的很多东西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的例子的。

      先来说相跟像。以前时常有种疑惑,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会有不一样的态度。甚至是同一个人在面对同一个事情,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呢?这里的态度是情绪和现实取舍的缩影,相当于人的看法。人的看法是会因为场景,情绪,甚至是阅历而改变的,不变的是人就是那个人,好比一个正直的人,她可能只能变得谨慎冷漠,但不太容易变成一个卑鄙无耻的人。同样一个人在提问说你今天是不是有点累?有些人会觉得这个人在关心我,有些人会觉得这个人在讽刺我,然后由这个评价而带出来讨厌或者喜欢。我们的内心接受到了外面的像,在内心里面形成了相,这是一个因果,同时我们会因为这个相而做出评价跟取舍,导致另外的不同的像的出现,这也是一个因果。那么到底这个人是讽刺还是关心呢?我觉得这个肯定是有答案的,即便不从相来看,光是从像本身,这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为,那肯定也是有原因的。只是这个原因我们是无法控制无法证明的,所以对于这点只能说不去过于的执着。

       相虽然是空,但又不是空。佛学视乎说如果所有的我们都不执着和不在乎了,那就是执着于空了,也不对。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无法逃脱现实的游戏规则,比如各种客观的现实,这个人说了什么话,这个人在什么时候是不是出现,是不是借钱不还等等,需要面对各种善意的同时也要面对各种恶意,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相本身并不是不好的,它是人经历的浓缩,是有参考价值跟现实意义的,比如你和一个人关系本来很好,你本来是因为很开心去跟他分享,但是对方反馈给你的是讽刺冰冷,那这个相本来就是有意义的,它可以告诉你也许你所认为的你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是那样,这个不等于是怀疑而是对自己内心的相有一个调整。然后根据自己的内心做出最适当的选择,要么是选择跟这个人保持距离,还是不在乎等等。没有看到这点之前,我以前觉得佛学总是让人要去普度众生,要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所有,这个简直太不现实。现在看到这点,压根别人也没有这样推崇过,极端的这种想法反而也是一种执着,本身也不是佛学中对明心见性的表述,也跟慈悲不沾边。如果什么都无差别,那为什么要设定一个六道的区别,为什么还有三牲过河的比喻呢,就是说在佛学里其实也是承认有差别的。

        着相,在我的理解就是想要去控制这个相,想要去证明这个相,并且由此产生的各种情绪。比如看到的相是这个人不在乎我,但是却觉得这个相不是自己喜欢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拼命想要去改变这个而产生的各种烦恼。不着相,就是不要去执着这个相本身,你所需要知道的就是你看到了一个你不想要的相就可以了。然后呢?我还没有研究那么深,但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去坦然接受这个相,然后去作用在像上,这个目的不是处于我看到的相,而是处于我的本心想要做什么。

        王阳明的心学给我很大的启发,心即理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被误用在哪些极端利己行为上我觉得挺可惜。王阳明认为,你不需要去管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这个人到底喜不喜欢你,在不在乎你,你需要的是提高你的认知,锻炼你的意识,而心之所向就是答案。这个跟佛学是有点关系的,别人你无法控制,就像是相无法控制一样,你没有办法定义,没有办法改变,你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你的见解。而人你自然而然的跟随你的见解,所做出的选择就可以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并不重要,这个人对你好不好好像也不重要。

         因此每当我遇到心情郁结烦闷,那些不符合我内心认知的事情发生时,我会想着是我的一个意识,是我的认为里的一个影像。它或许是真的,也或许不是真的。但如果这个认识所牵连的结果是会对我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那我会随这个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跟行为方式。比如我不得不跟一个不讲诚信的接触时,我可能就不会对她过于热情,也不会让她知道很多她知道了会很麻烦的时候,如果不得不跟一个不太在乎自己的接触但又不能把关系搞僵的话,那只能随她的做法,不会跟他轻易约定,不会把她的话放心上,就算是要做一些必须得事情也会做到一些必要的措施目的只是为了促进事情的发生而不是改变她这个人。如果不是不得不,那心中的感受会给出正确的选择。比较麻烦的是,寿者相我个人认为,破寿者相相当于是破了过去的开心换来不开心,又或者无法破解不开心而一直持续。所以心之所向还有一个点就是要圆融让她变化,如果一个相你发现跟自己期待的认识不同了,那就将原来的相加以补充,然后更新掉过去的相,然后基于现在这个相去对她做出选择。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如果真心学佛,感觉很容易反过来执着空,执着普度,执着善良。一旦如此,这佛学瞬间就小气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