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去盘龙城,车子从中北路出发,走武汉大道,经二桥,一路向北。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车子似乎在陌生的城市里穿行。窗外,面孔陌生,街道陌生,天空也陌生。虽然,我已经在武汉住了十几年。
行人匆匆,在不同轨道上忙碌,为各自生活奔波。他们双眼直视,毫不在乎擦肩而过的你。
能否相遇?与谁相遇?相遇之后,会有什么化学反应?想想,这是件多么奇妙的事情。渺小的生命个体,轨迹发生交错,茫茫人海中暂停对视,就需要传说中的“缘”吧。尽管这个缘,不一定带来欢笑,也可能会留下遗憾,但终归相遇,也是有幸。
当年,八月,我在雨中走进武汉。
从机场到达市区,已是晚上十一点多。大哥带着我,拖着行李箱,行走在湿漉的武汉街头,最后,在阅马场随便找了个旅馆。
第二天过早,怎么叫唤,都没有服务员接待,经过观察,才发现需要自己去窗口点餐、付款和取餐,与家乡的模式不一样。这个早晨,我于不经意间,完成了在远方的第一节课。
我记得,三环学生公寓外,东湖边上有个公用电话亭,大哥在这里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小雨淅淅沥沥,水汽袅袅,朦胧了整个回忆,十几年的时间,都没能让它褪色。
春看樱花,夏赏荷;秋数枫落,冬寻梅。
从那一刻开始,我的武汉,就是在三环住,去武大听课,在劝业场、街道口闲逛,到亚贸、司门口买衣服,偶尔,还去家乐福的啤酒屋打牙祭,到江滩步行街放风。
再后来,工作在报社,我的武汉,就变成了东亭、中北路、水果湖、中南商场、武汉大道、省博物馆、东湖公园和徐东。
直到进入摄影世界,一到周末就参加活动,跟朋友们大街小巷乱串。这时候,你才发现,什么叫做大武汉,什么叫做两江三镇。
每天不一样的,不是武汉自己本身的变化,而是你眼中逐渐开疆拓土的视野,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它的风俗,它的情感,它的生活。每一秒,都在刷新你的认知。
这个城市很大,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管是老武汉人,还是新武汉人,每个人,总会以他自己为原点,用生活作为长轴,划出一个有边界的的武汉。然后,以兴趣,去把握这座城市的质感。
新年,总有新气象。
同学注册了新公司,瞄准长三角的私人定制旅游,说要撸起袖子干一场。
身边的朋友,也有不同的规划,胖妞儿重燃文学梦,开始动笔码字;海马要一天一张照片,记录平凡生活;野猪拿起GR扫街,天天送上不同的大武汉;宇宙同学学习怎么玩公号,憋几天后推送出第一期内容。
人嘛,总是需要从别人的强迫里离开,要去为自己做点什么东西。
多年来,你在既定的逻辑里生活,小心翼翼,踏着别人的脚步前行,慢慢的,也将自己丢失在茫茫人海里。等有一天疲惫了审美,便动了心思,用自己的视角去安排新的旅程,从身边的一街一巷开始,相遇不同的风景,属于你的。
而我的计划,去年从广州回来后,就已经开始。
江城百景,用海图记的形式,寻找一个石海眼中的武汉。不想一本正经逐个拍地标,只希望能站在这一百个地点,拍摄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巷子里的一只猫,还是正在晒太阳的老人,或者是深处墙外的一朵花。不拘泥于形式,用心去与这座城市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