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声书上面听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面的每个章节都很有条理的带领着我们去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也从每次蛤蟆和苍鹭的对话中平淡的来看待自己的成长问题。
01
蛤蟆生病了
在河岸旁住着一群小动物,河鼠和鼹鼠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去蛤蟆庄园找蛤蟆串门聊天。
但是他们发现蛤蟆庄园没有往日的壮丽繁华,一片破落景象,连住在这里的蛤蟆都没有往日的精神。
他们在一堆旧衣服下面发现蛤蟆,这个蛤蟆可能是他们见到的有史以来最悲伤的蛤蟆。
但他们眼中的蛤蟆不是这样的,他们曾经认识的蛤蟆是一个衣着时髦鲜艳、神采奕奕且风趣幽默的蛤蟆。
如今的蛤蟆也不打扮自己了,精神颓废,河鼠和鼹鼠都觉得蛤蟆生病了,不明白在蛤蟆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河鼠无意间在报纸上发现了苍鹭的心理咨询广告,他想让蛤蟆去接受心理咨询,但是他和鼹鼠都觉得蛤蟆不会去。
河鼠和鼹鼠带着心理咨询广告一起去找蛤蟆,还遇到了朋友獾,獾得知了蛤蟆的情况,决定和河鼠、鼹鼠一起去帮助蛤蟆走出困境。
蛤蟆的朋友们精心照顾他、鼓励他,但是蛤蟆还是没法振作起来。
蛤蟆在獾的鼓励下准备去接受心理咨询。
02
蛤蟆的自我探寻
蛤蟆走进苍鹭的心理咨询室,他以为苍鹭会对他说教开导,但是苍鹭并没有直接问,而是等待蛤蟆自己说,他希望能和蛤蟆共同合作完成咨询。
蛤蟆和苍鹭约定每周面谈一个小时。
蛤蟆在忐忑和不安中度过了随后的一周,在他们的第一次面谈中,蛤蟆认识到有些事情只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蛤蟆要尽快“长大成人”。
在蛤蟆的第二次咨询中,苍鹭让蛤蟆将自己的感受用1-10表现出来,最低为1,表示感觉非常糟糕,最高为10,表示非常愉悦,中间为5表示还不算太糟。
而蛤蟆却毫不犹豫地在1-2之间做了记号。
苍鹭很直接地问蛤蟆是否有过自杀的念头,而蛤蟆的回答是:“是的,我有过。”
蛤蟆讲述自己曾经度过一段特别糟糕的日子,他感觉自己没什么价值,活得没有身边的朋友们那样受人尊敬,他感觉自己像个笑话。
蛤蟆向苍鹭继续讲述了自己滑稽的过去,蛤蟆边哭边叙述自己那段狼狈不堪的经历,特别是在自己狼狈的时候朋友河鼠对他的“嫌弃”,獾一本正经的对他的说教和教育。
獾严厉说教的口气和眼光让蛤蟆想起了他的父亲,獾的指责让蛤蟆更加难过和无地自容。
蛤蟆叙说着自己悲惨的遭遇,他感觉身边的朋友对他不那么友好,就连自己的父亲对他也总是很严厉,这一切都让蛤蟆觉得自己很委屈。
03
儿童自我状态
在心理学中,蛤蟆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和观念传递给后代。
但是作为孩子,应该学会如何应对和防御父母带给他们的影响。
在儿童自我状态中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在蛤蟆的童年世界里,他有个严厉而正直的父亲,还有一个因为害怕丈夫而对蛤蟆并不那么温柔慈爱的母亲。
在蛤蟆的眼中,他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宠爱,反而总是会被父母指责,让他很难堪。
童年时期的蛤蟆没有反抗父母的能力,只能对他们依赖和顺从,而成年后的蛤蟆,即使父母已经离开,他仍然会保留这种依赖的情绪,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蛤蟆在苍鹭的引导下分析了自身的愤怒情绪,儿童释放愤怒的情绪里主要有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和厌烦等情绪。
而如何才能学会成为一个成年人,蛤蟆还要继续咨询。
04
父母自我状态
蛤蟆在咨询中向苍鹭讲述了獾对他说的话,他觉得自己对别人似乎没有什么价值。
对于蛤蟆而言,一直以来獾就像一个父亲一样总是对他进行说教,劝导,这让蛤蟆很难受,总是想起对他严厉的父亲。
獾以蛤蟆状态不好,多次缺席本村学校董事会议为由,让蛤蟆让出校董的位置给他。
蛤蟆在獾的面前,就像面对自己的父亲一样,獾总是以家长的口气对蛤蟆说话。
獾就是典型的父母自我状态。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以来,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我们从父母那里所受到的影响,都会在我们成人之后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而獾和蛤蟆的父亲这种爱批评人,愤怒和严厉的特征,都是挑剔型父母的特征。
蛤蟆面对来自獾,或者是过去他父亲的指责和批评时,连蛤蟆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有的,认为自己像个被审判的囚犯。
因此蛤蟆身上也有挑剔型父母的人格,只是他不是批判别人,而是自我批判和惩罚,蛤蟆自己成为了审判自己的法官。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格。
在苍鹭的心理指导下,蛤蟆意识到一直以来他都在进行自我批判,他应该停止自我批判,学会开始爱自己。
05
蛤蟆的蜕变
在和苍鹭的几次心理咨询后,蛤蟆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蛤蟆的自我洞察力和情商也在提高。
当蛤蟆再次与苍鹭对话时,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在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而苍鹭将这另一种状态称为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用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他能够让我们应对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而蛤蟆开始正视自我,他开始向苍鹭讲述关于自己家庭的故事以及过去他所经历的种种。
蛤蟆的父亲对他的影响很深,而蛤蟆因为无法成长为父亲期望的样子而总是被责骂,连蛤蟆自己都觉得无法继承家里的事业,而且没有信心能将这份事业经营好。
在蛤蟆对苍鹭的叙述和回忆中,他有机会能够全面回顾自己的人生,某些人和某些事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怎么影响他的。
在蛤蟆与苍鹭的这几次面谈中,苍鹭利用人生坐标和心理游戏的方式引导蛤蟆认识四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而蛤蟆也在苍鹭的引导和提问下,能够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蛤蟆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他也在积极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开始有条不紊地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在蛤蟆与苍鹭的最后一次面谈中,蛤蟆终于能够轻松愉快地面对苍鹭,他也明白一直以来苍鹭在引导他进入成人自我状态。
蛤蟆从原来悲伤抑郁的情绪中走出来了,他学会了面对生活,面对自我,了解自己的情感,管理自己的情绪。
蛤蟆重新回归到他所热爱的生活中,成为一只被大家喜欢的,积极乐观,幽默风趣的蛤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