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

在教学这课之前,已经狠抓了预习,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我只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奇在哪里?二是作者是如何写的?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走进课堂,并且想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完成读写结合——走出教室,走进诗词歌赋园近距离观察并指导写作。

教学流程:

一、纵览全文

1、文章结构

2、开头如何导入?

3、结尾如何总结?

二、细读奇松

1、第二小节的结构

2、重点学习迎客松:三句话分别介绍了它的什么?作者是如何观察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运用这样的方法自学陪客松、送客松。

4、交流总结:按照观察顺序:整体——局部。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适的想象。

三、走进诗词歌赋园

1、站在入口,想想总起句。

2、小说园和赋园结构类似,两相呼应,可以两个一起写。芭蕉、仿古砖瓦

3、诗园,看看地上的字模,可以拼成什么诗句?这里的特色在学生的创作诗、翠竹与我们学校的诗社名称、唐朝诗篇的众多与当时的社会繁华……

4、词廊,建筑完全不同,木质结构,藤蔓的缠绕,一起朗读廊里的名篇。

5、曲园,与小说园、赋园类似,只是后面换了桂花树,桂花香味袅袅,如同曲调婉转。

【反思】

第一次在这班孩子中尝试这种教学方式,他们很喜欢,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

课前:

我们约法三章:1、出去排队要快;2、听老师讲要安静,有想法依然可以举手发言,但是其他同学要确保认真听。3、要把眼前的景与课文的写法尽量匹配起来。

课中:

我让他们排成四队围着我,这样讲起来大家都能听见,但是在转移的过程中发生了冲突,班级好事者争端不断,从诗园延续要词廊。

我尽量引导他们重点观察、想象诗园,这里是我们学校真正的特色之处,他们的感受也最深,参与的活动很多,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

课后:

交上来的作业真的不堪入目,有的孩子不知所云,但是又没有时间再去二次指导,其实也是有一点功利的性质,毕竟这样的作文是不会考试的,就拿着好的作文读一读,马虎过关!

最有名的当然非诗园莫属了。它是几个园里最大的一处,只要一进来必能看见。绿色的草坪边缘铺着有花纹的砖块,周围是茂密又芳香的鲜花,四季不断。中间有一个圆拱门,门前则是一处藏着玄机的汉字模块,它们高低错落,组成一个圆形,如果你足够聪明,就能拼出一句诗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拱门的旁边是诗作展示墙,上面有同学创作的中秋诗词。与之相对应的,是诗园的介绍,读一读,定能受益匪浅。在砖墙后面有姿态优美的竹子,那摇曳的青翠枝叶,挺拔且担当,它们不仅具有一种国风感,更给同学们树立了无形的榜样。——缪梦琦(一个语文水平真的不高的孩子,这次写的东西却让我眼前一亮,看来我找到表扬的机会了。成就一个孩子可能就在这一瞬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山奇松》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主要展示了黄山奇松的“奇”,这也是课后练习的重点,所以我在这节课上重点让学生体会黄山...
    行走的教育阅读 6,582评论 0 2
  • 人们都有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所以,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学科思维导图张维阅读 9,910评论 0 2
  •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最妙观松处,玉屏楼。 篇:总分总 重点第二...
    笑笑8阅读 3,153评论 0 1
  • 凌云千尺叩危崖,裂石声里筑新家。 龙行沧海布惊雷,羯鼓动地壁生芽。 山鬼卷瀑听雨啸,临壑弃饮花底茶。 奇松出黄山,...
    景田南路阅读 2,656评论 2 5
  • 体验时间:2017.12.21 体验者:阿怀智 影城名称:西宁海湖 职位:营运主管 肯德基,简称KFC,是美国跨...
    f1e4ab01d3db阅读 3,2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