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理解的能力圈,就是知道自己真正理解什么,同样也虚心接受,那么什么是能力圈?
用一个故事来讲
假设有这样一个老人,他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老人是个“万事通”,多年来,镇上哪怕是一点儿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知道镇上每个人的血统、行为、态度、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通过长期观察并参与城镇事务,他一点一滴地积累了这些知识。
“万事通”知道镇上住户的尸体都被埋在哪里、分别是谁埋的;他知道谁欠谁的钱、谁和谁关系好,或者谁是这个小镇赖以生存的支柱;他知道镇长偷税漏税的事;他知道那次洪灾小镇被淹的时候,水究竟涨到多高;他也确切地知道谁帮助了谁、谁没有帮。
这时候,有一个陌生人从大城市来到镇上。短短几天,陌生人就自以为自己对这个小镇无所不知。他见过镇长、治安官,也见过酒保和小店老板,可以熟门熟路地四处走动。这个小镇不过是个芝麻点儿大的地方,他还从未遇到任何稀奇的事情。
陌生人坚定地认为,凡是“万事通”知道的事情,他也都差不多一清二楚。他很快就用敏锐的目光对这个小镇做出了判断,他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做出假设,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足以帮助他开展业务。但这其实是一种虚假的自信,可能导致他最终承担的风险远超预期。不深入了解这个小镇的历史,他怎么能确定自己选择了适于开发的土地?又如何确定自己通过谈判争取到了最优惠的价格?
毕竟,和“万事通”相比,他哪里有什么知识呢?
一边是“万事通”头脑中详细的知识网络,另一边是陌生人头脑中浅尝辄止的所谓知识,二者的区别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处于能力圈之内、什么是处于能力圈之外,对复杂领域的真正理解是伪造不来的。“万事通”很快就能把陌生人难倒,陌生人却做不到。因此,只要“万事通”身处自己的能力圈之内,他就可以利用对现实更加准确的理解来做决策。有了这种深刻的认知,他就可以灵活地应对挑战,因为他对每个问题很可能都有不止一个解决方案。深入的理解帮他提高了效率,他可以迅速排除糟糕的选项,因为他拥有每一块拼图。
倘若你认真对待“万事通/陌生人”这一理念,也试着仔细划分自己的优势领域,那会发生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清单可以帮你解决以上问题,但如果你没有至少几年的经验,没有几次失败的经历,你根本不配称自己在某个领域富有竞争力。
不用乡导者,
不能得地利。
今天也碰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8点58分,来到公司楼下准备上班,但往往55~60之间的人员最为拥挤,所以我选择了走货梯,碰到好朋友李翔挺巧,也不巧卡点专业户,也怪不得视频卡点也卡的好,人生处处是卡点,上楼之后,因为货梯建在10楼消防通道,正常情况下是锁着的,打不开。到了10楼后我们去把门拉开,确实如同往日锁起来了,我拉了两下拉不动,想着走到9楼坐电梯上来,可李翔这货死劝不听硬是要拉真的无语,可门居然拉开了,进去过后我反复的观察,没错啊是锁着的,可是门没固定好,栓口直接划开了!有的事情总是能颠覆自己的认知,记得长记性以后自己开公司就不能用这种锁,容易被偷 所以说没见过不一定不存在,多一种尝试总是没错的,哪怕不行也是在积累经验。
那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能力圈?
理解是没有捷径可言的,打造能力圈需要多年的经验、试错,并积极寻求更好的实践和思考方法。而打造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圈涉及三个关键因素:好奇心和求知欲、监测,以及反馈。
首先,你必须愿意学习。学习等于经验加反思,你可以从自己过往的经历中学习,也可以通过书籍、文章和对话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倘若一切新知都只依靠自学,那么不仅成本高昂,速度也太过缓慢。一己之力微弱,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则更富成效。你需要永葆好奇心,积极找寻能够帮助你扩展、巩固自身能力圈边界的知识。
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你不可能活得足够长,
亲自犯下那么多的错误。
其次,针对自己已经或想要确立能力圈的领域,你需要监控自己的业绩记录,更要有勇气对自己进行诚实的监测,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反馈。
我们常常过度自信。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开车、恋爱、管理和交易等诸多方面的表现都比自己想象的糟糕得多。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坦诚的自我汇报,我们没有如实记录,因为并不是真心想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在准确理解现实的道路上,自尊心是一只凶猛的拦路虎。
但如果你想要评估或打造自己的能力圈,这样是行不通的。如果你在投资股票,你就需要准确记录你的每一笔交易;如果你身处领导岗位,你需要观察和记录你的每个决策最终达成的结果,并根据你最初希望实现的目标来评估这些决策的效果。你需要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以便积极反思并从中吸取教训。这些都是必备的技能。
记录自己的表现是最简单、最私密的自我反馈方式。日记可以让你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扪心自问:是哪里出了差错?怎样才能做得更好?通过监测自己的表现,你可以看到以往看不到的规律。这种类型的分析可能有损自尊心,但它有助于你打造能力圈。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那你永远也无法进步。
最后,你还必须偶尔征求外部反馈,这有助于你打造自己的能力圈,也是维护能力圈的关键。
动机问题与信息不对称
动机会扭曲他人能力的可信赖程度,这在金融领域尤为明显。直到最近,几乎所有金融产品都附带佣金。换句话说,理财顾问会根据佣金的多寡,而非理财建议的优劣来推荐产品。幸运的是,股票和债券市场指数型基金的兴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
面对像理财顾问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先详细地了解他的薪酬结构,才能获得做决策的依据。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采购家具、购买房产,或者在零售店选购洗衣机。这么在行的销售员到底能从我们的订单中得到什么好处?
当然,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销售领域。每当我们得到建议时,建议提供方的动机构成都与我们不同。承认这一事实并据此采取行动,这并不是愤世嫉俗。
假设我们要把车送到汽车修理工那里。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对汽车修理都一窍不通,因此很容易被敲竹杠。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于有关汽车运作原理的基础知识方面,甚至还存在于对汽车目前实际问题的认知方面。我们从没打开过汽车引擎盖,但汽车修理工打开过。我们知道他在这种情况下的动机:让我们尽可能多地花钱,同时还能留住我们作为他的常客。至少在我们对这位汽车修理工产生一定程度的信任之前,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忍一忍,亲自学习一点儿汽修知识。
幸运的是,如今有了互联网的帮助,真正学起来也不难。我们甚至不用提前学习,只要在有需要的时候按需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方法便是推迟有关大额消费的所有决定,直到你腾出时间去网上查阅相关信息,至少确认汽车修理工不是在虚张声势,故意唬人。
1.至少要了解一些这个陌生领域的基本知识,同时承认自己只是“陌生人”,而非“万事通”。但要记住一点,基础知识很容易获得,并且往往会给习得者带来盲目的自信。
2.主动与该领域内的优秀人才交流。花时间做一点儿功课,至少确定一下你需要问哪些问题,以及需要哪些信息才能做出理智的决策。别人代替你来回答问题,那是“授人以鱼”;向他们提出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详细问题,那就是请他们“授人以渔”。此外,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建议,尤其是在风险较高、涉及利益较大的情况下,那就问一些问题来试探他们的能力圈边界,然后自问此时的情形会如何影响他们提供给你的信息。
3.利用对基本思维模型的了解弥补自己对陌生领域知识的匮乏。这可以帮助你确定最有用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可以指导你应对目前的处境。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记住,能力圈一定是有边界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领域内培养做正确决策的能力。在任何特定的情形下,都一定有人已经具备该领域的能力,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来真正理解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