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国内所有的节日,无论是不是应当过节的人,大家见面都会说一句节日快乐。
自己早已不是儿童的年龄,周围有没有适合这个节日的人。却还是感受了一把节日气氛。微信里朋友间的互相问节日好,公司里有孩子的人能请假的都请假回家陪孩子了,商场里各种应季的促销活动……这个原本属于少数人的节日,成为了全民快乐的日子。
即使自己暂时还没有孩子,我也关注着周围同事的带孩子的情况。在深圳,我们这一代人,如果是夫妻俩都在外打工的(即双职工家庭),家里孩子基本都是老人帮着带,不是女方的父母,就是男方的父母,或者两边轮着来。
孩子上学了,对于老人的依靠也没有变少。现在的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愿意承担的教养责任越来越少,班主任更多的是希望家长们自己的孩子自己管教,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孩子的学习生活。有些作业不单是需要家长协助,甚至是直接布置给家长的作业。然后孩子每日课程结束时间特别早。我几次外出办完事,五点不到就看到学校放学。这个时间点,要不然就是把孩子交给晚托班,要不然就是让家里老人接回家。
老人的角色不可或缺——老父母们又再次发光发热,肩负起协助养育孙辈的重任。
周围也有还没有生育的同事,其中有是个女博士,她坚信自己绝对会合理安排工作,然后自己教养孩子。当然对于她的畅想,被其他同事吐槽为“太年轻”。
是的,太年轻真的可以概括很多不切实际的想象。那么生活在大城市,承受着各方面生活压力的我们,真的没办法离开父母独立养育孩子吗?
解决方法一:努力挣钱,花钱雇佣保姆代为照看孩子。
算是一条出路,可是前段时间的“保姆纵火案”让大家无法相信这花钱雇来的外人。
解决方法二:找一份自由度高的工作,合理规划工作时间,做到照顾孩子,在外打拼两不误。
简书里许多全职带孩子,全职写作的,大约可以化为此类。
来自另外父母一方的态度
昨天看到一条人民日报的新闻,“浙江一退休女士陈阿姨,打拼半辈子,把儿子成家立业了,自己想享几年清福,不想带孙子了。儿媳妇不乐意了,放话说:“等你老了,是不是我们也不用管了?听了这话,陈阿姨当然不舒服,还是想过自己带生活,也不免疑惑,不带孙子是不是错呢?”
不想带孩子,想过轻松自由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为人子女不应该认为自己的父母帮自己带孩子天经地义。
父母也是自由的人,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作为自由派,我的观点是,子女的教育到了成年就应该结束。成年后的人生是属于子女自己的。独立的子女有责任承担起自己人生的责任,父母的义务已经结束。至于协助养育孙辈,那不是义务。做子女的也不应以不赡养父母为要挟让其帮忙照看孙辈。
每次看到有人用煽情的笔触记叙着渴望自由的父母,用动情地语调讲述对孩子的爱。现实却是残忍冷漠的另一番景象。现实不是小说,不是散文诗歌,现实生活是孩子的哭闹,是油盐酱醋,是为孩子准备的一顿顿饭,是陪伴孩子写得一篇篇作业。这些琐碎小事,如沙粒堆砌成生活的沙滩上。生活中的爱,生活中的快乐与美好,如贝壳星星点点散落在沙滩中。
在这孩子的节日,把幻想留给孩子,自己还是要勇敢的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
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要养育他,教导他,陪伴他。
爱父母,却不得不远走他乡,让父母成为空巢老人。作为子女于心不忍。并且在整个社会通力宣传下,大家都觉得空巢老人很可怜。可是另一方面说来,那是一种自由。他们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轻松地度过自己的晚年。
不要让那句公益广告词:“等你……的时候,我就享福了。”永远的都是将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