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整理的执行
所谓整理,就是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体分开,再将不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使事物的处理简单化。
1. 制定整理的三大基准。
(1)要与不要的基准。“全部都有用,全部不能扔”是5S推行的一大阻力,它完全违背了5S的原则。“非必需品”摆放所造成的浪费远远大于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所以必须把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进行全面彻底的整理。
(2)保管场所基准。
保管场所基准指的是到底在什么地方“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企业可以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频率来判定物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
(3)废弃处理基准。
工作失误、市场变化、设计变更等诸多因素是企业或个人无法控制的。因此,非必需品是永远存在的。对非必需品的处理方法,其一,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其二,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非必需品。
2. 现场检查。
企业应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不吸引人注意的地方。如设备内部、桌子底部、文件柜顶部等位置。
3. 定点摄像。
定点摄像是一种常用的5S活动方法,他是指从同样的位置、高度、方向,对同样的物体进行连续拍摄。拍摄的照片可以贴在图表上,并以此为基础召开会议。
4. 非必需品的清理与判定。
这一阶段的活动被称为“寻宝活动”。所谓“宝”,是指需要彻底找出来的无用物品。
5.非必需品的处理。
对贴了非必须品红牌的物品,先关人员必须一件一件核实现品实务和票据,确认其使用价值。某种物品被确认有使用价值,就要揭去非必需品红牌。该物品被确认为非必需品,则应该具体决定处理方法,并填写非必需品的处理栏目。
6. 对整理进行评估。
在整理进行到一定阶段,企业必须对其进行评估。